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没有可能俄狄浦斯是被陷害的:用俄狄浦斯三角看关系模式

有没有可能俄狄浦斯是被陷害的:用俄狄浦斯三角看关系模式俄狄浦斯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模型里一个重要概念,借用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内核,隐喻我们人在3-6岁左右时,男孩儿潜意识里有超越、赶走、杀死同性父母得到异性父母的欲望。 性心理发展水平的年龄划分大概是这样,具体发展时间根据个体差异也会有所差异。第三阶段:生殖器期(3-6岁),这个阶段男童性的满足主要来自抚弄自己的小鸡鸡,女孩儿通过抚摸自己的会阴部获得愉悦感。这个阶段又叫性蕾期或俄狄浦斯期。第四阶段:潜伏期(7-11岁),这个阶段孩子可能把更多的经历投向了与同伴的玩耍,性心理发展处于潜伏状态。第五阶段:生殖期(12以后),这个阶段个体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的满足主要来自生殖器的活动。

《冲突背后的冲突:解读我们内心的俄狄浦斯三角》是天布老师关于解读中国人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的专著,古今中外人性故事信手拈来,内容详实,语言通俗、幽默。每次读来,对理解部分来访者的关系模式会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自己的俄狄浦斯三角关系也会被重构。

有没有可能俄狄浦斯是被陷害的:用俄狄浦斯三角看关系模式(1)

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性驱力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有着特定的获得满足的身体器官。性心理发展理论具体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欲期(0-1.5岁),这个阶段性的满足来自于口腔的吮吸反射。

第二阶段:肛欲期(1.5-3岁),这个阶段性的满足主要来自于控制肛门括约肌的舒张。

第三阶段:生殖器期(3-6岁),这个阶段男童性的满足主要来自抚弄自己的小鸡鸡,女孩儿通过抚摸自己的会阴部获得愉悦感。这个阶段又叫性蕾期或俄狄浦斯期。

第四阶段:潜伏期(7-11岁),这个阶段孩子可能把更多的经历投向了与同伴的玩耍,性心理发展处于潜伏状态。

第五阶段:生殖期(12以后),这个阶段个体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的满足主要来自生殖器的活动。

性心理发展水平的年龄划分大概是这样,具体发展时间根据个体差异也会有所差异。

俄狄浦斯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模型里一个重要概念,借用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内核,隐喻我们人在3-6岁左右时,男孩儿潜意识里有超越、赶走、杀死同性父母得到异性父母的欲望。

索福克勒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西方十大悲剧《俄狄浦斯王》,故事大概与我们内心的一些活动是契合的,不然怎么会几千年不衰呢。

忒拜国王伊奥斯诱杀了自己的恩人帕罗普斯王的儿子,帕罗普斯王诅咒他家里会发生乱伦:伊奥斯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妻子会被儿子娶为妻,并生下孩子。

伊奥斯娶了老婆后不敢与妻子同房,但一次酒后与妻子发生了性行为,妻子顺利怀孕并生下个儿子,这个儿子叫俄狄浦斯。儿子出生后,伊奥斯害怕一语成谶,想杀了儿子,皇后不依,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伊奥斯大概是自己下不了手,趁老婆睡着时,只砍断了俄狄浦斯的跟腱,并让大臣们把孩子带出去杀了。大臣们连夜把小王子带到野外准备杀掉,看着哇哇大哭的小王子于心不忍,只把俄狄浦斯扔到了野外,让他自生自灭。

一个牧羊人路过荒野时听到婴儿哭泣,把俄狄浦斯包裹起来,并送给了没有孩子的柯林斯国王和王后做儿子。

柯林斯国王夫妇视俄狄浦斯为己出,悉心照料、教导。俄狄浦斯不知道柯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养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听说过自己会杀父娶母这个咒语,为了避免杀死自己的养父母,他在成年前就离开了。

忒拜国王因为做了亏心事,这个时候国家被诅咒,天灾不绝,人民还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吃了不让。伊奥斯在德尔菲神庙去请求神祇帮助,路遇俄狄浦斯,两厢互不认识,发生了冲突,忒拜王和他的士兵被杀。

俄狄浦斯继续前行,路遇斯芬克斯出谜:什么东西早上三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如果俄狄浦斯猜不出谜底会像其他人一样被活活生吞,如果猜出谜底的话斯芬克斯会坠崖而亡。

左思右想,俄狄浦斯说出谜底是人,斯芬克斯听后坠崖而亡。

忒拜国王死了,王后和大臣们商议谁杀死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就成为下一位国王,并可以迎娶王后伊俄卡斯忒为妻。

俄狄浦斯到了忒拜国后被推举为国王,并娶了王后,生下两儿两女。国家刚开始在他的治理下也恢复了一定的繁荣,但没有过多少年,这个国家又发生了更严重的天灾人祸,人民饿殍遍野,怨声载道。俄狄浦斯德尔菲神庙请求神祇,神祇说这次灾害因为这个国家有人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父亲而被天谴。俄狄浦斯回去后让大臣们彻查此事,查来查去没有在人民中间找到杀父娶母的事情,俄狄浦斯虽然知道自己被诅咒杀父娶母,但他早已离开父母,远在他国娶妻生子。

偶然间,大臣们看见俄狄浦斯的脚后跟有愈合的伤疤(听说拉丁语俄狄浦斯,意味红肿的脚),告知了俄狄浦斯真相。俄狄浦斯得知真相后,羞愤不已,将王位传给儿子,刺瞎自己的双眼,并把自己流放到沙漠赎罪。

王后伊俄卡斯忒得知真相后,痛心疾首,羞愧难当,拔剑自刎而亡。

后来俄狄浦斯的儿子们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两个女儿出走沙漠,找到父亲,并其陪他度过余生。

俄狄浦斯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爸爸、妈妈给孩子,三条边代表三个人两两之间的联系模式。不同的联系模式影响了个体往后的心理模式和人际模式。

有没有可能俄狄浦斯是被陷害的:用俄狄浦斯三角看关系模式(2)

天布老师在书里引证了曾文星教授关于中国类似俄狄浦斯王的历史演绎故事薛仁贵与儿子薛丁山的故事:家道中落的穷小子薛仁贵在柳员外家打工,天寒地冻时睡在杂草上,正好被养在深闺中的王员外女儿柳迎春看到,可怜不过,给他送去一件御寒皮衣。柳员外看到薛仁贵穿着自家金贵皮衣招摇,觉得女儿与薛仁贵私定终身,有辱家门,遂将二人赶走,临行前母亲给了柳迎春点细软。

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薛仁贵与迎春走在一个叫“寒窑”的地方,安顿下来,过起了苦哈哈又幸福的小日子。但过了些时间,迎春从母亲处带来的一些细软快被变卖吃完了,薛仁贵心里难受,觉得大家闺秀迎春嫁给自己,实在委屈了。出去找活干的时候,正好看见唐王李世民招兵告示,应告入伍。安顿好已有身孕的妻子后,就出去打仗了。因为骁勇善战,十几年下来做到了,做到了大将军。

十八年后,薛仁贵荣归故里,路遇一孔武有力青年男子,与之比试射箭,最后见男子有现在水平与自己不相上下,心下便有些小心思。自己正从壮年向中年过渡,青年男子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万一青年应征入伍,那风头不是马上盖过自己,大将军职位可能被彼取而代之。小心思一来,行为也会发生偏差,第三箭不偏不倚射向不设防的青年,青年当场毙命。回到寒窑,从柳迎春处得知青年正是自己的儿子薛丁山,后悔不迭。薛仁贵妻女回京复命,妻子柳迎春被当时唐王册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尽享荣华富贵。

薛丁山肉身已死,魂魄快要四散,仙人用莲藕给他做了个身体,魂魄聚拢在一起。之后仙人又悉心教导,给他教了一些上乘功夫。

彼时,薛仁贵东征身陷敌营,仙人派薛丁山出去解救父亲于危难。将敌军击溃后未见父亲,这时一只吊睛白额大虎穿身而过,薛丁山连射三箭将之毙命,走近一看,方才发现不是老虎是父亲薛仁贵。

神话故事哪吒与父亲李靖之间的故事内核和薛仁贵与薛丁山的故事内核一样,是一种故事的两个变式。就像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与《董永与七仙女》为同一神话的两种变式一样。

我国汉唐时期,国运昌盛时与其他名族素有政治、经贸、文化往来。薛仁贵是盛唐时期人物,历史演绎小说《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成书于明朝,其中俄狄浦斯冲突故事可能与古希腊有所交流,也可能像荣格说的“集体潜意识”,既同一神话主题在不同民族中流传。

当代文学大家曹禺的名剧《雷雨》里的俄狄浦斯冲突情节有可能就借鉴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及我国明清历史演绎小说的故事内核。基因要传递下去,祂可能塑造了人和其它生物;同样文化的传递也可以类比基因,称之为“文化基因”,文化基因要传递下去,在不同的民族间流传,也可以同一个故事内核在不同民族间互相借鉴和发展。

张艺谋导演2006年根据曹禺的《雷雨》改编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是充满着俄狄浦斯冲突。

电影名取自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看电影幕后花絮,电影人物角色穿金披紫,张导用了几十万盆的菊花衬托场面,衬托后唐时期某君王俄狄浦斯期突围后的奢华。

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某国家(影射后唐)国境太平、兵强民富,但宫廷之中正在酝酿风暴。大王原本是一个小小的都尉军官,经过极力经营终于成为君王。他当年为了娶地位更显赫的妻子,以求自己更上一层楼,谋害了给他生下太子元祥的原配夫人,从后梁迎娶了美丽的王后,并生了两个王子元杰和元成。

其实大王的原配夫人没死,隐姓埋名,嫁给了太医蒋亦儒,并生有一女蒋婵。

大王本来很器重太子元祥,偶然间发现太子竟然与王后暗结连理,愤恨未行于色,说王后有病,令王后服用带有慢性毒药“西域草乌头”。

王后不敢忤逆,察觉到了汤药有毒,寻思它日报复,照吃不误。并说服儿子元杰在重阳节赏花日,领禁军谋反,逼迫大王退位。

太子元祥与王后欢好并不满足,和蒋太医之女蒋婵偷情,王后很是气愤。

大王知道后,为了保护太子,重阳节时,派人追杀蒋婵母子。

为了报复大王和元祥,蒋婵母子被王后营救,在重阳节时当众揭发真相。,蒋婵疯狂奔出后宫,其母追出,一同被大王的士兵残杀。

此时,元杰带军攻打宫廷,全军乱刀砍死暗伏城门的禁卫军,并砍断了放置在菊花台前的代表王威的黄龙旗。由于太子事先告诉了父王二弟个王后有谋反之意,大王派将军率领大军盾牌兵和弓箭手伏兵平定叛乱。

与此同时,一直不被父母待见的三王子元成想趁机夺权,动手刺杀了太子,并率领武士逼宫,要胁大王下诏禅让王位给他。元成率领的武士很快被大王暗中布置的武士飞刀砍死。三王子不服,企图独自砍杀大王,反被大王鞭刑而死。

造反失败的元杰自刎而亡,此时王后没有了任何胜算和期望,暴怒,顺手打翻了毒汤药。

在这个俄狄浦斯三角冲突里,大王、元祥和王后构成了一个俄狄浦斯三角冲突,元祥虽然受到大王和王后两人的喜爱,但电影里他表现的软绵绵的,外加和继母有染,心理内疚,明显处于阉割焦虑的状态。元杰、大王和王后也构成了一个俄狄浦斯三角冲突,元杰本来也受到父母的器重,但为了达成母亲的欲望,起兵造反,即便他有机会逼退父王也会制造机会失败,父王、母后他谁也不想背叛,兵败后自责自刎而死,也是以俄狄浦斯三角突围失败收场。元成、大王和王后构成的俄狄浦斯三角冲突,元成在这个三角关系没有得到父母任何一方的待见,外加同胞竞争失败,他不自量力铤而走险,可以说还处于俄狄浦斯前期。

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是欧洲整体性压抑的时期,他的来访者以神经症居多,他的研究虽然也很广泛,但他本人可能主要是与处于神经症水平的俄狄浦斯期的来访者在打交道。他的追随者,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梅兰妮·克莱因女士通过母婴观察和给儿童做精神分析式治疗,把研究推向了俄狄浦斯期之前,也叫俄狄浦斯前期。

梅兰妮·克莱因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克莱因的工作成为弗洛伊德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之间过渡的一座桥梁。她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又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驱力是天生朝向客体的,这改变了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客体的看法。

在生命之初,本能驱力就出现在一个客体关系的背景中,并被客体所调整。

婴儿寻找乳房和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能量的释放,更是为了关系的需要。这种对本能驱力和客体关系两方面的强调与弗洛伊德认为驱力是无目标的观点显著不同。在人格的结构问题上,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有所不同,她认为自我在婴儿出生时即已存在,超我也是早在生命之初就被建立起来。她强调最初的婴儿内部幻想世界的重要性,这是与部分客体相联系的充满了迫害和敌意的危险和焦虑的幻想世界,它来自于婴儿自己的死亡本能。婴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投射、内射、分裂等机制去控制强烈的需求、恐惧和焦虑,使自己感到安全,并建立客体关系。她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儿童心理发展,用偏执–分裂位态和抑郁位态来描述婴儿早期经历的两种基本的精神状态。

处于偏执–分裂位的儿童内心只有好与坏、对与错的水平,妈妈满足了婴儿的需要就是个“好乳房”,如果妈妈没有满足,婴儿就会觉得妈妈是个“坏乳房”。当婴儿逐渐感觉妈妈即是“好乳房”又是“坏乳房”时,他可能就在向抑郁心位发展。

三王子元成明显处于偏执–分裂位,他觉得父王、母后、哥哥们都是坏的,心里痛恨他们,也没有评估自己能力水平,贸然行事,最后被鞭父王笞而死。

张艺谋导演通过升华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俄狄浦斯冲突。天布老师则通过体验、研究和应用俄狄浦斯三角模型工作来突围?

《冲突背后的冲突》里分析了《水浒传》中造反者、统治者和权力宝座这个典型俄狄浦斯三角冲突。“统治者和造反者都在争夺权利宝座。权利宝座实际上就像三角关系里的妈妈;统治者是既得利益者,已经跟权利联盟了,形同‘夫妻’;造反者是后来出现的,就像儿子。这样就会出现统治者和造反者在内在心理上、心劲儿上的博弈,也体现了各自心理、性格力量的较量。”对造反者宋江、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人物形象的俄狄浦斯三角冲突也做了分析和评估。比如天布老师分析林冲是精神阉割的软弱状态,处于俄期冲突;李逵是非黑即白的偏执–分裂位态,处于俄前期更早的心理冲突当中;武松是处于理想化纯洁自我的自恋水平,也处于前俄期;鲁智深虽然有时也会冲动,但整体来说做事有分寸,顾及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处于比较成熟的心智水平;宋江这个人物太形象,做事情黏黏糊糊,前怕狼后怕虎,这个也想照顾那个也想照顾到,最后顾此失彼、顾彼失此,处于明显俄狄浦斯冲突期。

天布老师对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里的人物也进行了特别精彩俄狄浦斯三角关系式分析与评估。如白嘉轩作为族长,遵守乡约,总是直着腰杆子,对孩子们的态度也是各有不同,最后孩子们与之发生的冲突也各有不同。

最后,天布老师用俄狄浦斯三角关系解析了一些文化现象。比如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被外国用坚船利炮轻松打败,仁人志士们怨恨传统文化这个无能的“父亲”,想重新找到“洋父亲”来认同,最后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最后发现这个“洋父亲”也不是完美的,所以可能普遍处于文化认同危机当中。

对于俄狄浦斯三角关系,我们可能理解的并不够完整。相信《冲突背后的冲突:解读我们内心的俄狄浦斯三角》是天布老师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多读几遍,对于我们的一些心理咨询实践和自身俄狄浦斯三角关系的理解与重构都会大有裨益。像朱建军老师在推荐序里说的:我常常感叹,买书也许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区区几十块钱,就可以吸收到一位一流专家几十年学习、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世界上哪还有这样合算的事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