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在一起了:也别跟亲家一起过年
亲家在一起了:也别跟亲家一起过年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旦儿女成婚,那么过年的时候就剩下老人自己了,难免有些孤独,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建议说让亲家在一起过年,这样呢,既不会让没有孩子陪伴的家庭孤独,还显得更加热闹。所谓“亲家”,就是没有血缘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儿女缔结了婚姻,所产生的一种亲属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今年先回娘家,明年再去婆家,轮换着回家;比如,有的夫妻还会选择过年的时候各回各的家;再比如,有些人为了图圆满,还会选择三个家庭在一起过年。那么今天咱们要讨论的话题,就是亲家在一起过年这个方案,真的可行吗?
文/忒咪妈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分享转发)
大家好,我是忒咪妈妈~
眼瞅着马上过年了,提起过年,想必大家心里都是全家团圆的美好画面。
但对于一些80、90后的独生子女来说,过年回哪个家,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比如,今年先回娘家,明年再去婆家,轮换着回家;比如,有的夫妻还会选择过年的时候各回各的家;再比如,有些人为了图圆满,还会选择三个家庭在一起过年。
那么今天咱们要讨论的话题,就是亲家在一起过年这个方案,真的可行吗?
所谓“亲家”,就是没有血缘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儿女缔结了婚姻,所产生的一种亲属关系。
而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旦儿女成婚,那么过年的时候就剩下老人自己了,难免有些孤独,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建议说让亲家在一起过年,这样呢,既不会让没有孩子陪伴的家庭孤独,还显得更加热闹。
但,真的可行吗?
王阿姨今年57岁,家是农村的,有一个女儿,女儿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城里,王阿姨和丈夫老两口平常难得见自己女儿一面。
去年的时候,王阿姨的女儿考虑到自己父母年龄大了,过年的时候家里冷冷清清的,于是就把父母接到了婆婆家,准备一起共度春节。
但是,王阿姨和丈夫到了女儿的婆婆家之后,明显感觉有点不太适应,女儿的婆家规矩比较多,而且家里条件也比王阿姨他们家好很多。
所以,王阿姨总感觉自己和丈夫插不上话,而且女儿的婆婆、公公也明显有种优越感,有时候说话的语气感觉像是高高在上,有种教育人的感觉。
更关键的是,女儿的婆婆还会有事没事炫耀一下自己的首饰、衣服之类的,这让王阿姨感觉到很是不舒服。
本来女儿安排的是正月十五过完才回家,结果呢,王阿姨和丈夫初四就返回了老家。
有了这个经历之后,王阿姨现在就感觉,不是同一层次的人,尽量别往一起凑,尤其是亲家,不但不会促进两家关系,有时候还会生出很多的矛盾和嫌隙。
其实,我们总会把一些事情想象得太过于美好,但是当真正去了解和接触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往往就会接踵而来。
就比如说,亲家在一起过年,看起来可以跟孩子在一起相处,觉得其乐融融,很是圆满,但是等到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还不如不在一起过年。
首先,彼此不熟悉,生分不自在。
亲家的所有亲密关系,都是由两个孩子缔结在一起的,但事实上,两家人彼此并不熟悉,甚至说有点陌生。
所以说,不管是谁去谁家,都得遵循客随主便这条社交规则,一来二去,当客人的觉得不方便、不自在,主家呢也会觉得很麻烦。
与其这样,还不如呆在自己家里舒服,至少不用顾及很多事情。
其次,经济实力悬殊,别往一起凑。
虽然我们都在强调,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般更有话语权的,往往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那类人。
那么两家人在一起生活,难免就会有一方经济实力会略高一些,那么这一方就会掌控话语权,但是呢,谁都不想自己被教育的跟个小学生一样,不过又没有底气,所以只能憋在心里。
既然如此,就别往一起凑了,呆在自己家里多舒服。
有句话说得挺好,婚姻注重家庭的匹配,婚姻的缔结和管理注重实力的对等。
最后,容易影响孩子的感情。
亲家这种关系,其实是比亲戚要特殊很多的,因为没有血缘联系,所以说到底更加复杂一些。
平常看起来很好的时候,那不管说什么话都行,但若是出现矛盾,那影响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婚姻了,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还是要尽量少接触。
关于过年到底回谁家的问题,对于很多独生子女来说,现在可谓是一道难题。
在我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今年在婆家过年,明年去娘家过年,这样轮换着来比较好一些,双方都可以兼顾到。
或者还有一种方式,如果婆家和娘家距离不太远的话,那就可以过年前几天呆在婆家,后几天呆在娘家。
至于大家所说的过年各回各的家,我本人是不赞成的,因为小夫妻还是要尽量生活在一起,不能因为回谁家的问题,让彼此疏远,产生隔阂,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过年回家这个事儿,到底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