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如果说太祖、太宗两朝最显赫的外戚之家是昭宪太后杜氏家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最显赫的外戚勋旧之家,就是太宗明德皇后李氏娘家。分别是明德皇后李氏家族,驸马王贻永家族,驸马李遵勖家族,曹皇后家族,和这几家相比,真宗三后的刘、李、杨三家底子太薄了。在仁宗朝,太后当政时期,最显赫的外戚之家,毋庸置疑就是刘美家以及他的姻亲钱氏、马氏、田氏;仁宗官家祯亲政后,娘舅李用和一家开始崛起,而杨太后娘家在刘、李两家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但是,不管是显赫的刘太后娘家,还是新崛起的李家、不起眼的杨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弱势,那就是根基薄弱、人丁不旺,和真正的外戚勋旧之家还有很大差距。那么,仁宗朝真正的外戚勋旧是哪几家呢?

《清平乐》里的福康公主和初恋曹评被官家祯棒打鸳鸯,只能嫁给表叔李玮,青梅竹马的两小无猜就因为官家的猜忌而被拆分,不知道让多少观众意难平,为之叹息落泪。

在历史上,官家祯真的是因为忌惮曹皇后家族势力大,所以不愿意让曹评尚主吗?曹皇后家族在仁宗朝真的盘根错节吗?仁宗官家祯真的对外戚很防备吗?

大错特错!那都是小说家以及编剧毫无史实依据的阴谋论,仁宗官家祯一不忌惮曹氏家族,二不猜忌外戚,相反的,还是最倚重外戚的宋朝皇帝。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2)

01,福康驸马可选择的范围并不窄

有的人认为福康公主赵徽柔的驸马,只有四家外戚可以选择,分别是章献太后刘娥娘家、章懿太后李氏娘家、章惠太后杨氏娘家以及曹皇后娘家,好像认为福康的驸马只能从这四家考虑,其实,这是对历史一知半解产生的误解。

在仁宗朝,太后当政时期,最显赫的外戚之家,毋庸置疑就是刘美家以及他的姻亲钱氏、马氏、田氏;仁宗官家祯亲政后,娘舅李用和一家开始崛起,而杨太后娘家在刘、李两家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但是,不管是显赫的刘太后娘家,还是新崛起的李家、不起眼的杨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弱势,那就是根基薄弱、人丁不旺,和真正的外戚勋旧之家还有很大差距。

那么,仁宗朝真正的外戚勋旧是哪几家呢?

分别是明德皇后李氏家族,驸马王贻永家族,驸马李遵勖家族,曹皇后家族,和这几家相比,真宗三后的刘、李、杨三家底子太薄了。

如果说太祖、太宗两朝最显赫的外戚之家是昭宪太后杜氏家族,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最显赫的外戚勋旧之家,就是太宗明德皇后李氏娘家。

说皇后李明德怕没几个人知道,但提起李明德的父亲李处耘,兄弟李继隆、李继和,相信熟悉宋史的没人不知道。

李处耘为大宋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其子李继隆深得太宗信任,授以兵权执掌劲旅,征汉、伐辽、讨西夏,李继隆都功不可没,被誉为大宋卫霍,成为北宋外戚统军最成功的典范。

李继隆去世后,他的兄弟李继和接棒,是北宋第一个出任三衙管军的外戚,可惜死的太早,46岁就去世,二子早卒,诸侄年幼,李家的昌盛几乎要中断。

幸而李家第三代的接棒人很快成长起来,就是真宗朝、仁宗朝备受宠信的李昭亮。李昭亮,原名昭庆,是李继隆的儿子,天圣三年(1025)二月,避讳刘太后祖父刘延庆而改名。

太宗末年,4岁的李昭亮就恩荫东头供奉官,可以随便出入禁中,去陪伴姑妈李皇后,被姑妈视如己出。真宗继位后也没有中断,还很得真宗的喜爱,在仁宗朝也深得刘太后、仁宗的信任。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3)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4)

和李昭亮家族一样,深受仁宗信任的太宗五女婿王贻永家族和小女婿李遵勖家族,不但是外戚,还是勋旧。

王贻永,原名王克明,是名相王溥之孙,父亲王贻正,舅舅是太祖驸马魏咸信。王贻永因为尚太宗第五女贤懿长公主,以升行制度抬高一辈和父亲成了兄弟,所以改名王贻永。

历史名词小贴士:升行制度,是真宗咸平三年(1000)六月开始实施的制度,就是某人尚公主,要以祖父为父,以父亲为兄,避免公主向公婆行舅姑之礼。治平四年(1067)二月被神宗废除。

李遵勖,原名李勖,是功臣李崇矩之孙,父亲李继昌。因为尚太宗第七女万寿长公主,即清平乐中那个魏国大长公主,以升行制度被真宗赐名遵勖,南宋高僧道济和尚就是他的后裔。

除了这三家,就是曹皇后娘家,曹家第一代曹彬,第二代曹玮、曹璨以及曹琮,在曹皇后之前,曹彬就有个女儿进入真宗的后宫,即曹贤妃,还有个女儿嫁给功臣赵普的孙子赵从约。

由于曹家第二代、第三代多数中年早亡,后继无力,如果不是有曹皇后的存在,曹家第三代就会沦为三四流外戚并逐渐没落,曹家能够继续昌盛甚至超越李家,就是因为不得宠的曹皇后。

仁宗朝还有已经没落的昭宪太后家族、太祖妹夫驸马高怀德家族、太祖驸马石保吉家族、王承衍家族、魏咸信家族、太宗驸马吴元扆家族、柴宗庆家族,以及太祖三后贺孝惠、王孝明、宋孝章,太宗后妃尹淑德、符懿德、李元德、孙贵妃等等。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5)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6)

所以说,就不算勋旧,单算戚里,仁宗给闺女选驸马也不止是刘、杨、李、曹四家,而曹家在仁宗朝的戚里之中,势力并不大,也没有那么想当然的威风,更没资格威胁皇权让官家祯忌惮。

曹评没有入选只能说是福康他俩没缘分,更准确的说,是官家祯眼中也看不到别人家,只有他姥姥家。当然,在历史上,曹评和徽柔并没有扯上关系过,所谓初恋、青梅竹马不过是小说家歪歪的。

真实的曹评也没有那么冰清玉润、风恬月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子弟,有才干,也有贪得无厌。

元符三年(1100),徽宗赵佶继位,曹评就抓住新君继位的接口,向官家乞求恩泽,开口要官,不但可怜兮兮的重提他姑姑的立储功劳,还埋怨他爹曹佾死得太晚,没给他带来更多好处。

徽宗元符三年,四月九日,相州观 察使、真定府路副都总管曹评奏:「恭惟慈圣光献皇后于仁宗倦勤之际,方皇储未建之时,决策禁中,辅翊英宗皇帝,传万世之洪业。英宗皇帝特于先臣佾每加恩礼。逮至神考,恩数日益加隆,人臣莫比。不幸身薨之后,止依例得骨肉恩泽。自元佑以迄绍圣,不敢自陈。若先臣得薨于熙宁、元丰间,必有殊常恩礼,流及于臣。今幸遇陛下诞膺骏命,伏望特降睿旨,推行先臣佾身薨日合得恩命。尚觊寖衰家世,再蒙雨露之恩。」诏曹佾诸子每名特与白身恩泽一名。(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二)

当然,戚里子弟多贪婪,并不是曹评一个如此不知足,李玮家族也是如此,没有尺寸功劳,不过是靠裙带,也能腆着脸一再求官,李用和如此,李璋、李珣都是如此。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7)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8)

02,最重用外戚的宋仁宗

和祖父太宗一样,宋仁宗赵官家不但不猜忌外戚,反而对亲戚们信任重用,当然,因为关系亲疏远近,信任的程度有所有所区别。

景祐二年(1035)四月,仁宗就不顾文臣的反对,让姑父镇国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勖(988-1038)判许州,李姑父早亡后,仁宗继续重用几个表哥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端懿先后知均州、郓州、澶州;李端愿先后知襄州、郢州、庐州;李端悫先后知邢州、冀州、卫州。

曹皇后的兄弟曹佾(1017-1089)也被仁宗委以重任,先后知澶州、青州、许州,至和元年因为治理黄河的事情,仁宗还专门询问小舅子的意见。

曹皇后的八叔叔曹琮,先后出任知邠州、秦州,防御西贼有策略,又改陕西副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拜步军副都指挥使,又任马军副都指挥使并卒于任。

仁宗对舅舅李用和更是超擢提拔,历迁泽州团练、庆州防御、鄜州观察使、殿前都虞候、鄜延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侍卫亲军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最后高至殿前副都指挥使。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9)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0)

对于仁宗擢升外戚出任要职、用人惟亲的行为,文臣言官是没少反抗,韩琦直接批评李昭亮你身为贵家子,岂能担任典军?

庆历元年(1041),监察御史刘元瑜上书仁宗,力陈“李用和、曹琮、李昭亮不可典军”,仁宗装聋作哑充耳不闻。

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定川寨之战后,文臣批评阵亡主帅葛怀敏,又把李昭亮拉出来猛烈批判,十月二十八日,御史中丞贾昌朝上书抨击李用和、李昭亮、曹琮根本不知道兵谋战法,怎么能担任军职?

至和二年(1055)十月初二,殿中侍御史赵抃又上书,说李端懿和曹佾才谋不足,请求官家以有才谋的人取代他们,仁宗仍旧不理睬。

至和二年(甲午,1055)十月乙酉朔,殿中侍御史趙抃言:「京東路青、鄆二州各帶安撫使,近年差兩制、前兩府臣僚以鎮撫之。今曹佾知青州,李端懿知鄆州,御史言其不便,乞檢會改差有才謀,經任使兩制已上臣僚。」詔劄示佾、端懿。至和元年六月,佾自澶徙青,嘉祐元年八月,自青徙許,三年六月,端懿除鄆州,嘉祐五年二月,又自鄆徙澶。(长编)

重用提拔信任的外戚,并不是从曹、李开始,早在康定元年(1040)三月二十四日,仁宗就委任姑父王贻永为同知枢密院事,到九月,又改任枢密副使。

康定元年(庚辰,1040)三月乙卯朔,戊寅,保安節度使、檢校太傅、駙馬都尉王貽永同知樞密院事。(长编126)

九月戊辰,同知樞密院事保寧節度使駙馬都尉王貽永、刑部侍郎杜衍、右諫議大夫鄭戩並為樞密副使。(长编128)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1)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2)

庆历三年(1043)三月二十一日,吕夷简罢相,仁宗重新调整二府人事,不但把王姑父留任,还加宣徽南院使,让外戚亲信牢牢霸占执政席位之一。

慶曆三年(癸未,1043)三月戊辰朔,辛卯,加樞密副使、保慶節度使王貽永為宣徽南院使。(长编140)

太宗重用外戚只看亲疏不看才干,官家祯比祖父太宗惶不多让,不管庸碌还是残暴,只要是他信任的亲戚,他就重用。

庆历二年(1042),仁宗任命一表三千里的表侄子王克基知定州,王克基是功臣王审琦曾孙,太祖驸马王承衍的孙子,公主子王世隆的儿子。

庆历三年(1043)五月,欧阳修上书批评王克基不称职,要求仁宗换人。七月初一,仁宗就让亲信心腹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承祐去接替王克基。

王克基凡庸轻巧,非将臣之材,而任定州。(文忠集卷99·庆历三年论河北守备事宜札子)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3)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4)

郭承祐是仁宗潜邸亲信,发小玩伴,也是太宗子舒王元偁的女婿,娶永定郡主,为人更是平庸不堪,让他替代王克基,是一蟹不如一蟹,文臣怎么会愿意?

迫于朝廷议论,七月二十五,仁宗调封州刺史康德舆替代郭承祐,才到九月初十,就又把康德舆调任知相州,由李昭亮接任定州。

仁宗这种如同儿戏的任人唯亲,刺激的文臣言官是怒火高涨,纷纷群起而攻之,欧阳修尤为激烈,痛批仁宗重用外戚是取笑四方之举。但仁宗并不当回事,反而在庆历四年(1044)三月,擢升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

今外以李昭亮、王克基辈当契丹,内以曹琮、李用和等卫天子,如当今之事势,而以民之司命、国之安危系此数人,安得不取笑四夷,遭其轻侮?(文忠集卷99·庆历三年论军中选将札子)

眼看仁宗是铁了心的重用外戚,禁军管军三帅都是外戚,两府中又有王贻永出任枢副,外戚权势之大简直是前所未有,对大臣的屡次劝谏官家祯都充耳不闻,文臣集团不得不改变策略。

当年六月十八日,枢密副使富弼上书《河北守御十二策》,其中一条就指出仁宗让李用和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曹琮为马军副都指挥使,是任亲,曹、李都是异姓,陛下你如此亲信,为何不相信与陛下你是骨肉之亲的宗室同姓呢?建议官家祯提拔宗室子弟。

慶曆四年(甲申,1044)六月辛卯朔,戊午,···又復思陛下任李用和為殿前副都指揮使,任曹琮為馬軍副都指揮使者,是任親也。用和與琮誠親矣,然皆異姓。異姓者尚可親信,則宗室同姓,與陛下是骨肉之親,反不可信哉?(长编卷150)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5)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6)

文臣集团对皇帝重用外戚没办法了,只能借宗室力量来制衡外戚,仁宗很麻溜的在七月十九回应富弼,采纳他的建议,大封宗室,但,对重用外戚的做法并没有任何改变,在皇帝眼中,同姓的宗室当然没有异姓的外戚更可靠了。

慶曆四年(甲申,1044)七月,戊寅,封武勝節度使、同平章事、馮翊郡公德文為東平郡王,寧江節度使允讓為汝南郡王,蘇王元偓子安化留後允弼為北海郡王,燕王元儼子鎮國留後允良為華原郡王,吴王德昭孫左屯衛大將軍、達州刺史從藹為潁國公,岐王德芳孫左屯衛大將軍、雅州刺史從煦為安國公,齊王元佐孫左千牛衛大將軍、池州團練使宗說為祁國公,昭成太子元僖孫右千牛衛大將軍宗保為建安郡王,華王元偁孫右千牛衛大將軍宗達為恩平郡王,邢王元傑孫右屯衛將軍宗望為清源郡公。上始用富弼議,次第封拜宗室,以德文屬尊且賢,方漢東平王蒼,故封東平。(长编151)

庆历五年(1045)正月二十八,杜衍、范仲淹、富弼都罢政出外,仁宗堂而皇之的把王姑父升为枢密使,成为继钱惟演之后,第二个以外戚担任枢密使的人,随后又加同平章事,兼侍中。

慶曆五年(乙酉,1045)正月丙戌,樞密使、工部侍郎賈昌朝依前官平章事、兼樞密使,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保寧節度使王貽永為樞密使,資政殿學士、給事中、知鄆州宋庠為參知政事。(长编卷154)

慶曆六年(丙申,1046)二月壬子朔,癸丑,樞密使、保寧節度使王貽永加同平章事。(长编卷158)

皇祐元年(己丑,1049)八月壬戌,樞密使、保寧節度使、同平章事王貽永兼侍中。(长编167)

王贻永颇有自知之明,以年老多病,屡次请求退休,仁宗都不同意,直到至和元年(1054)才让老姑父退休。

掌管殿前司的舅舅李用和也因多病退休,仁宗就让表叔李昭亮回京接管殿前司,文臣把李昭亮喷的自请罢职,仁宗又让心腹庸才郭承祐接替殿帅,还一直想让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进入文臣权力核心。

终仁宗官家祯一生,都无比信任重用外戚,说什么猜忌忌惮外戚,那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切合实际的阴谋论。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7)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8)

03,猴格说

仁宗官家祯亲政后,最信任的外戚就是表叔李昭亮、姑父王贻永、李遵勖、堂姐夫兼发小郭承祐、舅舅李用和一家,还有叔岳父曹琮,后来再加上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

因为任用外戚,官家祯真的没少被文臣集团喷啊!李昭亮、郭承祐、张尧佐更是言官们批评的重点对象,没少被弹劾,官家祯是顶着锅盖、忍着言官口水,也要提拔重用这些亲戚。

官家祯的发小,无能残暴的郭承祐,官家祯自己都说发小是庸人,但对他的提拔重用却是初心不改,那么被屡次弹劾,照样一意孤行。

庆历五年让郭承祐复任殿前都虞候、知代州,包拯反对,仁宗就在六年让郭承祐改知邢州,钱明逸跳出来说郭承祐曾经去祸害过邢州,老百姓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陛下你想让老百姓不安吗?仁宗又让郭承祐改知相州······

对于皇后娘家,也是极其重用,皇后叔叔曹琮是仁宗朝曹家的顶梁柱,因为仁宗的信任出任管军,不管言官怎么弹劾,愣是死在马军副都指挥使任上没挪窝。

皇后亲弟弟曹佾从右班殿直累迁殿前都虞候,还屡次出知大州。从弟供备库副使曹偕,是曹珝和兴平郡主(廷美之女)的儿子,先被选为契丹国母生辰副使,累迁知雄州、相州。就连皇后早死的兄弟们曹仪、曹傅都赠以节镇,亲侄子曹诵也迎娶了英宗的亲姐妹延安郡主。

在曹玮死后,曹家人才断代、后续无力的情况下,仁宗还如此信任重用曹家,让曹氏子弟人人得官,不知坊间传闻的所谓猜忌曹家是从何而来的,难道都是凭空想象吗?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19)

福康安在历史上有哪些记载?福康没嫁曹评是仁宗猜忌曹家(20)

仁宗官家祯为何信任重用外戚呢?

宋朝对待外戚的基本原则就是高官厚禄养着,绝对不授实职给他招权擅事的机会,文臣集团对外戚也处于时刻警惕的状态,但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绝对。

从宋太宗赵炅开始,就喜欢重用外戚,他得位不那么光明正大,为了对抗太祖宿将旧臣,就大肆重用藩邸亲信和外戚,经常让外戚典兵,充当他在军中的耳目。太宗、真宗朝的李继隆能有那么多掌兵机会,就因为赵炅猜忌宿将、不得不重用外戚那见不得人的小心思所致。

仁宗官家祯重用外戚的原因,和祖父是大同小异,他是为了平衡文臣集团的影响,才刻意的重用外戚,希望外戚能作为他反制文臣的工具和手段。

因此,哪怕有些外戚是平庸之辈,在仁宗的刻意下也照样位列将相;对文臣集团来说,外戚只要安分守己,平庸无才就是福,皇帝看谁顺眼给个实职也不是不允许。但对于仁宗一意孤行的大量擢用才庸识陋的外戚,文臣集团则是难以容忍的。

所以,在仁宗朝中、后期,屡屡见到文臣集体抗议,对官家祯群起而攻之,这都是因为仁宗重用、信任外戚的行为导致的啊!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长编等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这厮虽然总是处于拖延症晚期,但写出来的东西尽量不会让读者菌失望!如果发现失误之处,非常欢迎留言纠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