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滑雪格局:从单板滑雪爱好到开创蓝盟集团
单板滑雪格局:从单板滑雪爱好到开创蓝盟集团大家好,我叫谷思明,是潮叔多年的朋友,特别感谢潮叔给我们提供平台,并给我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分享内容:小鸡[cockerel]联合创始人、CEO兼董事玩具公园[TOYPARKS]联合创始人、董事蓝盟集团[BlueAlliance Group]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分享嘉宾:谷思明
嘉宾简介:
易毒[EXDO]创始人、董事长
EnergyMagnifier Distribution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小鸡[cockerel]联合创始人、CEO兼董事
玩具公园[TOYPARKS]联合创始人、董事
蓝盟集团[BlueAlliance Group]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分享内容:
大家好,我叫谷思明,是潮叔多年的朋友,特别感谢潮叔给我们提供平台,并给我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我们是一个零售店,接触的都是基层的消费者,我没有特别宏观的理论或者是数据能提供给大家,只是在工作中和雪友们接触得到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我讲的不好希望大家能理解,如果有帮助的话是最好的。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93年开始接触的滑板,当时是小学四年级,买了几十块钱一套的儿童板,一些大哥哥带着我在大街上滑,当时也没有动作指导,就是喜欢,一直滑到初中;初中也就是96年,我开始接触山地车;后来大学开始接触单板滑雪。在大学期间我也接触了摇滚乐,学习了弹吉他,跟大家一起组乐队,所以在我的生活当中,欧美的街头文化对我的影响比较深,我也特别喜欢欧美街头文化,所以现在不管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在生意当中,我的想法和经营的方向确实比较偏欧美一些。
2006年我刚刚大学毕业就做了易毒淘宝店,那是在我接触单板一年之后,因为当时买不到称心如意的装备,市场上只有BURTON的产品且很贵,所以我就找到了一些工厂的资源,买了一些确实是当时的工厂货,朋友们都很喜欢,我就在线上开始售卖。这是在2006年,到现在已经经营单板大概14年的时间了。
我在线上经营了两年后,发现第一是自己非常喜欢这个运动,第二是以自己的兴趣为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非常快乐,于是就在08年的时候开了第一家滑板和滑雪结合在一体的极限用品商店,在幸福大街,起名叫易毒。为什么叫易毒呢?因为我们觉得当时滑雪和单板都像毒品一样吸引着我们上瘾,容易中毒,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实体店到现在也有12年的时间了,目前还在正常营业。
到2010年也就是实体店开了两年之后,我们开始涉及一些代理的业务,重新起了一家公司叫EMD,它代理了一些国内滑雪类和滑板类的产品,主要负责渠道的分销,全国现在大概有二百个经销商左右,大家都非常支持我们,这是我们的批发业务。
在2018年,我们做了一个自主雪板品牌,叫小鸡单板。小鸡也是中国版图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国品牌。
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涉及了滑板教育的方向,我们做了一个1000平米的滑板场,起名儿叫玩具公园儿,做了自己的道具,培养小朋友学习滑板,大概我们一年能为市场上输出600名左右的滑板少年。
这就是现在我们公司的业务形态,我们把这几家公司打包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叫做蓝盟,这些公司都是统一在蓝盟旗下,每个子公司都有合伙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相对在财务上是完全独立的,但是又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极限生态。
我们的梦想其实是做一家中国人自己的三板公司,以冲浪滑板和滑雪为主营项目,我们现在的实体和电商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推广板类文化,使三板文化能融合成一体,形成极限体育的全季生态。因为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不论是滑板冲浪还是单板领域,想在中国做成一个全季生态非常难,夏天我们会想冲浪和滑板,冬天我们可能又想去滑雪,尤其是相对于北方这种四季分明的城市,一个店还是一个公司全季运转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想把三板的生态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从业人员和大众市场的从业者有一样的收入水平。因为无论我们的生意怎么好,我们的业态如何上升,我们面对跟我们同步增长的房租和同步增长的人群的消费水平都是非常苍白的,因为我们只有三个月的营收状况,剩下的八九个月都是严重亏损。
雪具的媒体非常难做,很多在雪圈儿里拿不到广告的收成,也拿不到流量的费用,因为这些企业真正自己盈利的就不多。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讲,如果他们把三个月盈收均摊到十二个月之内,把人力和房租全都均摊了之后,那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如果你只做零售业的话,雪具行业就是这样。现在活的相对比较好的是一边做零售一边儿做代理的double利润公司,他们可以将将建成正规的人员体系和维持正规人员体系的四季运营,如果纯粹的零售店做正规人员体系的四季运营,那肯定是赔钱的。
所以我们觉得把一个不管是滑板店雪具店还是冲浪店像国外一样做成一个三板的集合店,把人群集合在一起互相转化,互相产生三板能量的化学反应是现在中国极限领域的特别重要的使命。
我对三板文化与极限运动的理解
下面我简单跟大家讲讲我对三板文化与极限运动的理解。我理解的三板文化是巧和妙的结合,巧是板类的运动技巧,妙是一种艺术一种美妙,巧跟妙正好是体育和艺术的结合,这是非常特殊的一点,它和传统的大众体育不完全一样,甚至在三板文化极限运动里妙占的更多,因为很多三板极限运动不是完全能用竞技体育的标准来去衡量的。
因为咱们大多数三板的运动的都是靠风格得分,这就是所谓的妙,就是艺术,所以其实从这个妙衍生出来的三板文化是有特别大的优势,这个优势需要通过行业里的精英们和老板们传递给孩子们或者是家长。
参与三板文化和极限运动的优势:
在中国现在是时间很紧凑的社会环境,大家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付出的精力和金钱也都是有限的,参与到三板文化和极限运动中来有什么优势呢?我总结了几点,主要建立在培养一个人或者一个孩子的心智上。
第一个,我觉得能培养的是孩子的自学能力。任何一种教育现在如果能把孩子的自学能力培养出来,它就是成功的。因为三板都需要爱好者有一定的自学感,他要自己去钻研,很多东西不是教练直接说出来就能学会的,需要自己去感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第二个,它能培养一个孩子和一个人的冒险精神。这是咱们国家一直来讲比较弱的一个点,因为咱们国家一直培养的是保守和中庸的文化,儒家一直是这么传递下来的,咱们对于冒险比较抵制。在国外冒险精神已经倡导很久了,能开发孩子们很多的创意性思维,冒险精神是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和一个人缺乏冒险精神的话,基本他成为不了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群体的开拓者。
第三个,三板文化和极限运动还能培养一个人的实践性。咱们传统的大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国内基本上培养的都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实践就比较不重视,这两年还稍微好一些,基本上开始实践,包括要求高等教育融入体育越来越多了,中小学也开始重视。三板文化就是一个证语的过程,我们说这件事儿和真正感受到这件事儿是两件事儿,我们真正滑板上摔倒了和我们看到滑板摔倒了很危险完全是两个层次的领悟。
第四个,它培养孩子和个人的发散思维。因为三板文化倡导的是自由,它可以让孩子更有自由的思维,能更创新,能有相对有价值的个性思维,这个是非常有利的一个点。
第五个,也能让这个孩子和个人开始培养他们的专注精神。玩儿过滑板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包括滑雪也是一样,如果你不专注的话,很有可能让你受伤或者是断送职业生涯。所以说参与这种有危险性的运动可以培养年轻人的专注精神。
第六个,是艺术修养。我觉得极限运动对于艺术方面的培养是非常好的,很多人都说就是滑板是这个世界上最酷的运动没有之一,他的观赏性独特性,它的侧方向行进,就是非正常物理视觉的冲击是非常好的,而且滑板还有一些地下的文化,例如涂鸦,艺术设计,色彩都给了整个儿艺术行业非常好的熏陶。我们沉浸在滑板文化里的孩子会发现他们特别有美感。
第七个,我觉得带给年轻人一种敬畏之心,敬畏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点。因为如果你没有遇到大自然的三米以上的浪,你没有经历过从滑雪的雪山上摔下来,你没有经历过被水呛到,你没有经历过被骑着自行车从山上前滚翻掉到这个山崖下等,你就会缺乏对不管是身边儿的人还是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之心,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
第九个,就是我们的身体。三板运动在国外是应激运动,能增强体能。玩三板运动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会很灵活,很少受伤,同时也培养了大脑的反应和神经的灵活度,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最后一个,我觉得最重要,是刻苦自修的精神,可以面对逆境面对伤痛,这也是极限运动带给我们最棒的一个体验。one more try的含义,就是面对伤痛怎么再站起来,怎么去克服它。
这就是我要说的三板文化跟极限运动对年轻人的好处。
怎样去做极限运动
下面儿我要跟大家分享极限运动该如何运作呢?我们在销售层的底层接触到客户有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经验?
第一,就是不管潮流也好,滑板也好,单板也好,都要以运动本身为中心,不脱离运动谈艺术和潮流。因为我们毕竟是从运动出发的,本心我们不能忘。你一定要去坚持运动本身,有运动才有后边的潮流,才有所谓的艺术,才有所谓的圈子和经济。
所以我希望不管从上到下每一个环节都能更加重视运动本身。其实在行业里有好多吃亏的案例,一些比较大型的三板公司从运动本身脱离开运动,走向商业之后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旦离开运动本身就会失去核心,一旦失去核心就会失去大众,一旦失去大众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第二,不管是做哪个层面,媒体的也好商店也好产品也好,要和运动爱好者在一起,不停地跟他们吸取他们需要的经验,听取他们的意见,从爱好者身上保留最本真的一部分初心。
第三,我们应该保护一些核心,一个是核心的店,一个是核心的企业,还有一个就是核心的运动员。第一个是核心的店铺,和滑板运动员在一起的非商业店铺应该得到品牌最大的支持。不管是从货品上,从活动上,从对会员的照顾上,或品类的优化上,对于核心店铺都是应该和商业店铺有区别的,因为它们是心脏。企业也是一样。最关键的是保护核心的运动员,现在很多运动员坚持滑了很多年后,因为年龄稍微大了一些,没有当年的那些顶峰的状态,就可能被行业遗忘,其实这些运动员都是极限运动领域的精神领袖,他们需要持续的支持,这个很关键。因为其他的运动员也在看着老运动员,如果老运动员经历了半生的努力得到高度之后很诙谐的退伍,这个对于新运动员来讲也是一种打击。
第四,就是保护行业的市场稳定。从大的方向上讲,我们降低价格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极限运动中来才有市场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市场行情我觉得跟这个调性不太符。因为中国跟国外不一样,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接触过滑板,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滑雪这件事儿就不太现实,我们没有极限文化的底蕴,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利润空间,让我们的员工我们的从业者有良好的收入,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有很多企业为了不停的要流量,要流水,要收益,承诺给投资人很大的很快的回报,我个人觉得有点不切实际。比如你让一个老外突然之间在美国市场把二胡儿,京剧,民乐都做起来,那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觉得美国人肯定想的是,首先要保护这一家经销商能赚钱,所以卖二胡儿卖的很贵,这个道理我觉得大家应该都能想明白。是因为我们即使给大家便宜了,我们冲上了短期的流量也不稳定,因为我们中国没有这种生活习惯,我们的父母还不能接受冒险,我们的孩子还怕伤痛还在蜜罐儿里长大,这是一个国情的问题,短时间是转变不了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滑雪突然之间涨起来,突然之间又衰落下去,我觉得就是这个原因。
第五,一定要去除行业内的鄙视链。这个鄙视链其实在每个行业都有,但是在咱们行业去除更重要,因 我们本身是小众的形象,在国内这两年还好一些,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鄙视链还是挺严重的,例如有的人玩短板,就看不上这个玩长板的,其实我觉得大家都在冒险,都一样,只不过是大家喜欢的东西方向不太一样,个人擅长的东西不太一样,如果我们站在圈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圈子永远封闭着自己的风格不接受外人的话是很可怕的。其实在国外也有好多这种情况,我去洛杉矶SUPREME的店门口儿,有好多在这里的涂鸦在骂SUPREME,其实我们能不能接受行业内和行业外关注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不去歧视他们能接受他们不核心;能给他们一个时间让他们去进步能融入我们这个很关键。因为有的时候儿我觉得有些圈子很难融入,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不能有一点变化。这个也是给咱们行业的人提个醒,我们应该向大众张开双臂,接受非专业的团体。我当时在前门买了玩具滑板,但是正是玩具滑板让我喜欢上了极限运动,因为我当时的生活情况就是那样儿。等我们的消费水平慢慢提高,慢慢儿家长也能接受这个运动的时候,那些玩具板儿可能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有一个小朋友踩着玩具板跟咱们在一起玩的话,我们也可以高高兴兴的带着他玩儿吧。
第六点:潮流文化和极限运动文化的从业者要理解国情。我们做适应国情的极限文化,而不是把老外的东西直接照搬过来,这有可能会违背国情的发展。中国的国情我觉得还是比较特殊的,还是有很多地方跟老外的文化有区别,我们学他们的优势,然后摒弃一些不好的东西,我觉得这样会整个儿极限运动行业越来越好。比如说可以组织多一些滑板的聚会,可以多一些团队形式的奖励,这都是适应国情的东西,让大家团结起来。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儿也遇到很多这种情况,小朋友如果你一味的支持他的个人主义精神,长大了之后会有一点儿偏颇,所以我们一直也在研究小朋友的成长心理和成长轨迹,让极限运动能带给他们最好的一面儿。
我就说到这里,大家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私下探讨。
再次感谢潮叔和各位给我发言的机会,谢谢大家,我的店就在北京,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玩儿。
提问与回答:
小朋友滑雪从几岁开始?
我觉得是四五岁开始比较好,其实三岁也可以开始,但是他就是比较软,可能需要用一些拖拽的措施带着他一块儿,就跟雪场溜娃一样。但是一般三岁可能很难培养出兴趣。
老外都不怕早接触,基本上越早我觉得越好,关键的就是说咱们现在为什么追不上国外,主要是比较顶级的运动员其实都是滑板和这个单板滑雪的双料选手。国内虽然也取得了一些非常好的成就,但大多是从学龄后开始接触极限运动,说实话这个行业内从业外国人,不管是滑板还是单板还是自行车儿,基本上都是从学龄前开始接触的,他们骨子里有那些意识,很容易找到风格。
滑雪零售店有多少?
专业器材店就是说卖这种进口品的正规的专业器材店的话,有200到230家左右,我们能覆盖到的大约有200家。但是要说包括崇礼租赁的,包括外贸货的店,还有自主品牌的店就太多了。
但是有一点,就是做滑板的尤其是短板,可能超不过五家,我们家算最大的一个。
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关于这个疫情,我们店受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几乎全中国的滑雪零售店好一点儿的受到影响也得有20%以上,电商受到冲击也很大,因为雪场都关门儿了。
当然这也是一个转机,我们批发的销售额增长了很多。我们零售虽然是亏损了很多,但是我们批发的销售额增长了。突然有很多店开始进背包和滑板鞋的货,大家都开始想夏天怎么办。因为冬天短短三个月风险太大了,也不知道哪天不下雪或者是突然天气变暖或者是所谓的经济小年,而且关键是三个月内建立不了团队,团队不稳定啥都干不了,所以有很多店有这个意识,开始多进春夏季产品。
三板中冲浪怎么做?
我们对于冲浪这块儿国内的市场和地域的限制确实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这个阻碍,所以我们现在主要做一些能在一些湖或附近的地方玩儿的板,现在在单板滑雪领域大概有10到15家左右经销商在做尾波板。我是想去三亚开店,但我凭我自己的能力不行,必须找到合适的契机或者合适的合伙人才有可能。
关于滑雪俱乐部盈利性怎么看?
我觉得这个分地区,因为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太一样。据我所知在东北沈阳往北,然后还有在南方上海,主要靠外滑的这些城市,盈利性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在北京我们也做过,一是周边的雪场价格非常透明,靠周边就不太好。第二个就是外滑,在北京这边的客户基本上以小团队自由行这种形式出现的比较多。据我了解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现在俱乐部对于滑雪来讲非常关键,因为它涉及到客户粘性。但是做起来相对比较辛苦复杂,所以我们跟合伙人在想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外包出去,因为我们自己其实不太擅长做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