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说起城墙方飞 摄对于城墙脚下长大的南京人来说可是太熟悉不过了南京明城墙已走过600多年的风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虽饱经沧桑,却仍然保存下20多公里的墙体和城门,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城垣。也正是它的存在,让南京城有了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地方。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

……

这首童谣

对于城墙脚下长大的南京人来说

可是太熟悉不过了

南京明城墙已走过600多年的风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虽饱经沧桑,却仍然保存下20多公里的墙体和城门,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城垣。也正是它的存在,让南京城有了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地方。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1)

方飞 摄

说起城墙

南京明城墙瓮城

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

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相信很多人也和小布有一样的疑问

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中

为什么七座没有瓮城,六座有瓮城?

这几座瓮城的规制又有何不同呢?

……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2)

中华门 方飞 摄

今天

让我们一一揭开谜底

⇩ ⇩ ⇩

何为“瓮城”?

瓮城,又叫月城、曲池,它是古代在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在城门外(也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很有意思,来源成语“瓮中捉鳖”,当敌军攻入瓮城时,守军只要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同时关闭,即可使敌军成为瓮中之鳖。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3)

顾树荣 摄

瓮城的出现非常早,《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不过具体源于何时,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瓮城分为

内瓮城和外瓮城

区别就是在城门内还是外

外瓮城居多,一般为半圆形和方形的附郭,门道一般在侧面,和主城门曲折相通,这样能更好的保护城门,缺点就是平时通过城门的时间加长,而且不利于车马通行。内瓮城则是明代独创的。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4)

毛劲松 摄

内瓮城建造历史

明代初年,朱元璋在下令建造长达35.267公里的南京明城墙的过程中,依据地理形势和城市整体布局,在东西南北四面共辟有十三座城门。

其中,朝阳门(今中山门南)、太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今兴中门)、定淮门和清凉门七座城门没有瓮城,石城门(即旱西门,在今汉中门广场中央)、三山门(今水西门一带)、聚宝门(今中华门)、通济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和正阳门(今光华门一带)六座城门建有瓮城。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5)

陈烨 摄

在明代之前,我国城墙的瓮城一律建在城外,俗称为外瓮城或月城。明朝建立后,别创新格,在南京城墙的建设过程中,首次将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四座城门的瓮城建在城内,由此开创了我国城墙建造内瓮城的历史。

● 就规制而言,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四座城门的瓮城设在城内,属于内瓮城;神策门的瓮城设在城外,属于外瓮城;正阳门既有内瓮城又有外瓮城,内外瓮城融为一体。

● 就平面形状而言,正阳门、石城门、聚宝门呈长方形,三山门、通济门呈船形,神策门呈不规则的瓦刀形。

● 就体量而言,神策门有一层瓮城,正阳门、石城门有两层瓮城,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有三层瓮城。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6)

石城门又名旱西门(清代王翚《康熙南巡图》第十一卷局部)。

天下第一内瓮城

聚宝门,俗称南门,又称中华门、中华门城堡、中华门瓮城。它地处南京城南交通咽喉,前临外秦淮河,后依内秦淮河,南北两侧以长干桥和镇淮桥贯通,是南京城的南大门。

中华门瓮城的城台高21.45米,如果加上最上面的三层镝楼整体高度不低于40米,是世界所有瓮城中最有气势的。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7)

张健 摄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8)

张健 摄

中华门城门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城门贯通,呈“目”字形结构,每一道门都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现在还可以看到那些闸槽。

瓮城上下设有13个藏兵洞,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据说,在没有任何外来粮草的情况下,藏兵洞可藏兵3000人,守城可达1月之久。

若是两军交战,将敌军放入城门截为三段,藏兵洞内的军兵倾巢而出,分而歼之,正呼应了“瓮中捉鳖”。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9)

@光影剑客N 摄

1983年,聚宝门以“中华古堡”的美称

跻身新评“金陵新四十景”之列

沉寂经年的古城门

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1988年,聚宝门以中华门城堡的名称

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10)

阮忠 摄

唯一一座内外瓮城组合

在明朝十三座城门中,正阳门(位于今天大光路与御道街交界处以南的光华门一带)位于南京城南垣的东段,该城门位于御道(洪武大街,今天的御道街)的正南端,与宫城的正南门午门、皇城的正南门洪武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因位置显赫,其瓮城在构造上与众不同。

正阳门由城墙内侧的瓮城和外侧的瓮城组合而成,外瓮城(史称“月城”)大于内瓮城。外瓮城除了南面正中辟有一门外,在东面还辟有一门。正阳门这种内外瓮城合璧的规制,不仅在南京明城墙中独一无二,在中国城墙建筑史上也是罕见的。

南京明城墙六座瓮城

不同的规制、平面形状、体量

凸显了南京明城墙瓮城的多样性

通济门,位于南京城南偏东,即今天城东干道龙蟠中路的最南端,是明朝南京城南的又一座重要交通要道。

通济门由三层瓮城、四道拱门组成,瓮城建在城内。它和中华门、三山门同属明朝南京城墙城门中规格最高的三座城门。通济门不仅规格高,而且平面造型奇特,从空中俯瞰,通济门宛如一艘扬帆远航的船,停泊在外秦淮河畔。

神策门(今和平门)位于南京中央门立交桥东南角,玄武湖的西北角。不远处是幕府山和长江,在军事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神策门外瓮城因形随势而建,它摆脱了传统的外瓮城中规中矩的规制,具有与众不同的三大新特点:一是依山而建,居高临下;二是瓮城门开在东北角,不正对城门;三是瓮城平面呈不规则的瓦刀形。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11)

神策门(德国莫理循1945年左右拍摄)。

三山门又称水西门,位于今天南京城西偏南的水西门大街与城西干道交界处附近,原为南唐都城的龙光门。

三山门外临护城河(今外秦淮河),城门由三层瓮城、四道拱门组成,瓮城建在城内。从空中俯瞰,整个城门的平面形状呈船形。城门南侧设水关一座,内秦淮河水由此出城,汇入城外的护城河(外秦淮河)中。

石城门又名旱西门、汉西门,位于南京城西,在今天汉中门广场中央。明清时期,它是南京城西入城的一个重要孔道。石城门由两层瓮城、三道拱门组成,瓮城建在城内,瓮城的南城墙与京城城墙合而为一,平面呈长方形。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12)

@光影剑客N 摄

南京明城墙的城墙本体、城池和城门构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体系。即便如此,明城墙仍然存在软肋,这就是十三座城门。

如上所述,明朝南京城十三座城门中,神策门、石城门、三山门、聚宝门、通济门五座城门分别位于南京城北、城西、城南的交通要道,人烟稠密,因此也成为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方。明朝政府未雨绸缪,从加强防御的角度出发,分别在这些城门内外加筑瓮城一层到三层不等,形成“瓮中捉鳖”的震慑作用。

十三座城门

也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

因地制宜而建

其中六座瓮城

在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方面

显得尤为突出

如,城北的神策门瓮城和城西的石城门瓮城,皆为依山而建,但规制、形状、体量各不相同:神策门瓮城位于城外,呈瓦刀形,只有一层;石城门瓮城建于城内,呈长方形,有两层,瓮城的南城墙直接利用了明城墙。城南的通济门和城西的三山门地处平旷之地,分别临近秦淮河的入城处东水关和出城处西水关,规制、体量相似,形状也高度一致,呈船形,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南京明城墙瓮城的多样性

体现了明王朝

扬国威、重防御、融自然的

设计思想和理念

展示了守正创新的开拓性

和因地制宜的天人合一性

在我国建城史上

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城墙之于南京人

不仅仅是活着的历史

更融入了城墙脚下

博爱谦雅、大气包容的城市品质

南京明城墙的变化:揭秘南京明城墙瓮城(13)

方飞 摄

素材来源 | 朱明娥、郭华瑜、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