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热血家书——新安江水电站第一代建设者马季煌写给父母的信七十年功勋家书荐信人:郭凯敏荐信人:席文荐信人:龙薇薇

家书,是一个家庭的珍贵记忆;档案,更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一封封凝聚亲情的家书,一个个划时代意义的老物件,汇聚成一部部记录国家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的家国档案。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全程协办,浙江广电集团广播城市之声与电视教育科技频道联合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封家书·家国档案七十年”诵读会今天全媒体上线。诵读会从此前收集到的1万份家国档案中挑选出了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家书和档案,进行诵读和展示解读,开启家国档案中的共和国记忆。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

荐信人:长啸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2)

荐信人:郭凯敏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3)

荐信人:席文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4)

荐信人:龙薇薇

七十年功勋家书

热血家书——新安江水电站第一代建设者马季煌写给父母的信

平均年龄86岁的第一代建设者代表集体亮相

这是1957年12月10日,21岁的马季煌刚从江西上犹调到建德新安江水电站时,写给老家平湖父母的一封信。那时的马季煌并不知道,自己将参与建设并亲眼见证的是新中国水电事业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和两万多名背井离乡、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热血儿女一起,在浙江西部山区的这块荒地上披荆斩棘,用双手、用青春、甚至是生命,建起了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建造的大型水力发电站,书写了“叫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人间奇迹。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奋战,1960年4月22日,新安江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禀者:

我于十一月五日从江西上犹水电站调来浙江建德县参加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工作,一切很好,请父母放心。

我和在上犹一起工作的老师傅们从江西赣州乘了两天汽车到南昌,再从南昌转乘火车到杭州,最后到达建德县沧滩。我们单位是新安江水力发电工程局,工地在一个叫朱家埠的小山村,我被分配在发电车间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有一起的师傅帮着,一切很好,请父母放心。

我听我师父讲,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以后要比江西上犹水电站要大好几倍,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一个工程,今后发的电可以送到杭州、上海,可能几年以后家里用的电就是我们这里发的。

这里工人很多,除了我们从江西过来的,全国各地的工人都有,非常热闹。一共有四个家属区,每天上下班要坐火车和汽车,因为我工作的车间需要随叫随到,所以我住在发电车间附近山坡上的一个集体宿舍里,离发电车间特别近,上班很方便。这里的条件比上犹好,江西的菜太辣了,这里还是合胃口的。而且这里工作还有野外施工津贴,一个月能多挣上十块钱。

局领导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叫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要有战斗精神,三年建成发电,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努力工作。我也会虚心向老师傅们学习,努力学好技术,最近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你们在平湖一切可好?弟弟妹妹一切可好?以后有机会我想把他们也带到这里看看。

儿 季煌 敬呈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日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5)

马季煌

在诵读会现场,马季煌回忆起当年的建设经历,感慨万分。那时不仅物资匮乏,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施工中出现的重重危险,但建设者们义无反顾。据不完全统计,当年两万余人中,因公牺牲的有数千人。如今84岁的马季煌还在积极奔走,希望余生能达成所愿,为牺牲的第一代建设者建纪念碑、纪念馆,不要忘记这些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诵读会现场,新安江水电站第一代建设者代表也集体亮相,他们中有当年的潜水工、风钻工、水管工、机修工等,平均年龄86岁,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92岁了。全场观众用鲜花和热烈的掌声向这些英雄的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们致敬!

爱国家书——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这是1983年1月18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写给在美国读博士的儿子钱思进的一封家书,他在信中诫勉儿子要做到问心无愧,求学在外也要心系祖国。钱三强原籍浙江湖州,生于绍兴,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和妻子何泽慧一同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思进:

做研究工作,是一生的又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不是没有困难的,你过去还是克服了不少困难,我相信这研究开始阶段的困难,你是能克服的。这里需要有股创劲 也就是创新精神,同时要同国外和国内的老师和同行们经常请教与交流经验。

你这几年的环境是复杂的,但一定要相信祖国在十二大以后会比较快的复兴和发达起来。今天早晨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后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动员编制科技长远规划。我们经常回忆的五六十年代搞两弹的黄金时代,又将到来,并且针对国民经济发展,涉及面更广。到2000年以后,我国将在世界上进入比较先进的行列。这个日子的到来是经过多少人民100年来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而艰苦奋斗得来的,你祖父和我们一代人都是在这场斗争中努力过的。

近10多年来,你们一代受到了不少委屈,形势还是转的比较快。到2000年你才约五十岁,你是可以看到和参加到这个百年斗争的洪流中去的,你祖父和我们都是对社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虽有不少缺点,但是问心无愧的,希望你们也能做到问心无愧,并对社会作出有益贡献。

爸妈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八日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6)

钱思进

在诵读会现场,北大物理学院退休教授钱思进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不禁潸然,他说:之前在插队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写信多次提到,让他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这也是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果和成绩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父亲的影响下,2003年,已离开祖国23年的钱思进选择了回国,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并且跟世界各地的上千位科研人员一起做研究发现了新粒子,在物理学界引起轰动。

钱思进终记得父亲说过的一句话:“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他说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学者都应该有一颗爱国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把自己的才智学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励志家书——世界冠军徐嘉余的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

2008年,年仅13岁的徐嘉余只身一人从家乡温州来到杭州拜名教头徐国义为师。年少离乡,又值青春叛逆期,父母对他很是牵挂。于是每周六,妈妈带着从家里炖好的各种补汤,坐着绿皮火车连夜赶到杭州来看望他,为他补补身体。爸爸因身体不太好,不能同行,每次就让妈妈捎带一封家书给儿子,鼓励他刻苦训练、教导儿子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探望和书信交流一直持续了2年,近50封信件记录了那一段最开始艰苦训练的日子里,父亲对他的关爱和鼓励。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7)

徐嘉余父母

儿子:

见信佳!

这周在学校的生活还适应吗?远赴300公里以外的杭州学习,虽然辛苦,但一定值得。既然下了决心要走游泳这条路,你就要坚持到底,好好训练。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训练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再努力。

徐教练是个严师,更会出高徒。在外面一切都要听教练的安排,爸爸不在你身边,教练就如同爸爸一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听说徐教练不让你带手机你哭了,多大的孩子了,坚强一点。手机会让你训练分神,不让你用是为你好,一切要分心的东西都要少接触。

从温州到杭州,你初来乍到,难免会有些孤单。但好男儿志在四方,你要学会去融入新的集体。你平时比较腼腆,到了新的环境,要主动去多结交朋友,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省队不比我们市队,里面高手如云,以前你取得的那点成绩不算什么。你要谦虚,更要多向优秀的师哥师姐们请教;队里能做的事情就多做一些。

爸爸以前常和你说,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更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如今,你离家求学,我不能时常在你身边提醒你,但这是我们家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低调踏实,一切用成绩来证明自己;正直谦虚,不走歪门邪道。

现在你的教练说,你的身体太弱了,力量跟不上。你妈妈为了给你调理身体,每周来回坐十几个小时火车给你送这些补身体的食物非常辛苦。见面以后你要多陪陪她说说话,你妈每天都很想你,你遇到什么困难找教练直接打电话给我,你妈就不要让她担心了。

我和你妈在家一切都好,你也不用惦记家里的事情。照顾好自己,加强训练,不要辜负了教练对你的期望。我相信你会战胜眼前的小困难,成就自己的梦想。

父亲:徐进荣

2008年10月23日

徐嘉余回信:

爸爸:

您好

没有想到有机会在11年后给您回信。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才13岁,独自离家在杭州训练,那个时候我从未想到自己真的可以成为世界冠军。

这11年里,每当我重看这封信,我都会感受到您对我的期盼。是的!一名真正的运动员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我现在已经知道了。您对我说“要加强刻苦训练、不怕困难、不怕吃苦,要比别人正常训练的付出高出好几倍的努力才有希望”,这么多年,我做到了!日复一日的训练,从未偷懒,唯有勤勉、谦逊、努力。

十几年来,我都只身在外,常年的训练和比赛让我很少有时间回家孝顺您和妈妈,您心脏不好,我希望您和妈妈一定要注意身体,我的比赛现场直播容易让您激动,能不看就别看了。但是您放心,我一定会每一次都拼尽全力,超越自己,为国争光!

今年中秋节我也不能回家和你们团聚,但我时刻牵挂着你们。

祝您和妈妈身体健康,你们的健康就是我对家最大的牵挂。

儿子:徐嘉余

2019年9月12日

感恩家书——“黑户”打工大姐一家写给平湖户籍女警丁秋美的感谢信

这是2018年11月9日,在嘉兴平湖打工的唐大姐的女儿小彭给平湖林埭派出所的一名年轻户籍女民警丁秋美写的一封信,感谢丁警官为她和她的母亲、妹妹解决了长达30多年的黑户问题。这也是丁警官办理过的最为复杂的户口之一。

30多年前,唐大姐从老家云南来到平湖打工,与之前的一切断了联系。之后,在林埭镇结识了独居的鲁大哥,因为没有身份证,两人一直没有领证结婚。两个女儿因此也都落不了户。母女三人,没有医保,坐不了汽车、火车,住不了旅馆,出不了远门。他们找到丁秋美之后,丁警官对唐大姐一家开展了社会调查,光笔录就有厚厚一沓。之后丁警官又与云南警方经过百余个电话的沟通,确保其落户万无一失。因为丁警官的主动服务,现在母女三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亲爱的丁警官:

您好,我是小彭,请接受我崇高的敬礼与真诚的谢意!感谢您在三年来对我和我的母亲和妹妹的关心,为我们耐心负责地办理户口,很荣幸能遇到您这么负责的警官。

记得2015年您了解了我和我母亲当时的情况,我母亲已经十多年没有联系上亲人了,通过您的努力很快就帮我母亲联系上了老家的亲戚,在云南办理户口的过程中您也给我们安慰和帮助,我母亲对此也非常感谢您。

2016年我的妹妹终于上了一年级,在他人看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因为家里人的不重视导致她晚了一年才上了学。因为您耐心和重视,家里人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按照您的指导,这次办理的非常顺利。小小年纪的她意识到人民警察的伟大。

最后我终于联系上了亲生父亲,去重庆办理了户口,2018年终于拿到了“人生的通行证”,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张身份证。我非常开心,第一时间告诉了您。当然一切都离不开您的鼓励,我永远都记得您教导的: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不光接受帮助 还要学会独立。非常幸运与您相遇 感谢您三年来的关心和鼓励。

小彭

2018年11月9日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8)

丁秋美警官(中)

其实在丁秋美手里,像这样的感谢信收到过很多,她也因此成了当地的红人,今年2月还入选了“中国好人榜”。事实上,丁秋美做过的这一件件看似小的事,正是浙江各政府职能部门践行“三服务”的一个缩影。

浙江省公安厅“最多跑一次”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邵芳建警官表示:全省公安机关深化开展“三服务”,主要做法是实现“三个办”:“就近办”、“简化办”、“网上办”。全省已建成集户籍、出入境、交管等多项业务的“多合一”派出所61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警务站、邮政网站、社会代办点等都可办理相关公安事项,目前73个事项凭“一张身份证明”即可办理,71个事项只需群众“跑一次”。

七十年成就档案——改革先锋

义乌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如今更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纽带。在今天诵读会的现场,义乌市商务局局长王碧荣带来了三份重量级的档案,这些档案见证了义乌从一个没有港口、没有资源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中心,书写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市场传奇。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9)

义乌商务局局长 王碧荣

1号档案:义乌第一批个体工商营业执照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0)

1984年,义乌农妇冯爱倩拿到了由义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首批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告别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摆摊生活,在市场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张来之不易的执照背后,是广为人知的“义乌农妇当街拦县委书记”的故事。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允许老百姓摆摊,主管领导要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的一句表态掷地有声:“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

在诵读会现场,今年89岁的谢高华在浙江医院通过视频再次回忆了当年在县委机关大院外被冯爱倩拦街堵路的故事。就在几天前,谢老刚刚接过省委书记车俊颁发的建国七十周年纪念章。去年,他还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奖章”。当年正是谢书记的创新精神和敢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开启了义乌发展的传奇脚步。

2号档案:“义新欧直通欧洲班列”第一张海关报关单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1)

“义新欧直通欧洲班列”第一张海关报关单(出口)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2)

同批货物西班牙海关进口报关单

行李箱6585千克,数量2058个,总价18110.4美元,境内货源地瑞安,指运港马德里……这是“义新欧”首发班列第一张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

2014年11月18日,首趟“义新欧”(义乌—马德里)铁路班列从义乌鸣笛开出,奔向13052公里之遥的西班牙马德里,开辟了中国东部沿海通往欧洲的第一条国际铁路联运物流大通道,架起义乌对外开放的新桥梁。曾六次点赞“义新欧”。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上旬,“义新欧”货运班列已开通10条线路,辐射35个国家,累计往返开行780多列、发运货物6.3万标箱,是全国运行线路最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中欧班列,今年预计将开行500列。

七十年成就档案——风云浙商

浙商,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崛起的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创业史。几乎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浙商的脚步。今天诵读会现场展示了三份极具历史意义的浙商档案,见证了浙商崛起的轨迹和发展壮大过程中打下的深刻烙印。通过档案背后故事的讲述和解密,共话浙商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3)

吉利公司销售副总经理 陈洪生 (中)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 、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右)

3号档案:1987年娃哈哈《校办厂经济承包合同书》原件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4)

这是1987年6月3日娃哈哈《校办厂经济承包合同书》原件。这份合同标志着当年42岁的宗庆后正式下海创业,由此开始,白手起家打造出价值上千亿的饮料帝国。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些城市企业也逐渐得到了推广。杭州市上城区文教局想把下属的校办企业经销部承包出去,开出的条件是每年上交利润4万元。当时的校办企业经销部名头听起来很大,但实际上加上经理在内只有3人,经费4万元,借款却高达14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意味着承包者要自己赚钱来偿还这笔借款。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接下这摊子。但宗庆后看到的是“自己决策经营”的前景,加上在之前的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市场销售经验,他主动将承包利润指标由4万元提升到10万元。最后,在分管领导的支持下,他如愿以偿拿到了承包权,在1987年4月被上城区教育局正式任命为经销部经理。承包经营的第一年,他们就靠代销文具、冷饮、中国花粉口服液等产品完成了22万的利润,超额完成任务。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说,浙商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做人家不愿做的事”。

4号档案:吉利获颁的民营汽车生产许可证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5)

浙江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洪生在诵读会现场开启了第二份浙商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 2001年第21号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六批),这是全国第一张民营企业汽车生产许可证。由此开始,吉利正式进军汽车领域,成为中国首家民营汽车企业,创造了今天为世人所赞叹的汽车品牌,又收购了沃尔沃并成为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最大股东。吉利汽车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不断升级的缩影。

5号档案:支付宝手写账本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2006年之前,支付宝是用笔记本人工记录交易情况、处理异常数据的,一笔一划,记得非常清晰,很难想象当年用如此“原始”的方式记录信息。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6)

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说:在担保支付诞生的2003年,一旦涉及跨行转账,就需要客户将银行、卡号、姓名和开户行等信息填全,开户行甚至要精确到分理处,否则只要有一个信息匹配不上,到账的时间就漫无边际,还有可能被退回来,当时的出错率非常高。最初,支付宝员工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账上。但随着交易量的增加,这项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支付宝进行了一次重大创新,它不再是淘宝的一个结算部门而是一家独立的运营公司,通过担保交易的功能来解决买家和卖家的信任问题。

如今,支付宝系统早已实现实时处理,并对每一笔交易进行风控,确保安全,目前峰值处理能力为每秒几十万笔,成为全球处理能力最强的支付平台。截至今年1月,支付宝已经进入了10亿用户时代,覆盖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它已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从新中国的“热血建设者”到“功勋科学家”,从“改革先锋”到“风云浙商”,从“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到“为民服务的基层民警”,他们是共和国的荣耀,是浙江改革创新的发展样本,更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和复兴。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7)

最后,诵读会在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落下帷幕,由曾参加雅加达亚运会闭幕表演“杭州8分钟”演出的杭州女孩蒋谨悦和浙江广电集团主持人共同演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场观众热泪盈眶、齐声高唱,爱国之心和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3个月收集到1万余份家书和档案

最终70份家国档案被浙江省档案馆永久收藏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于6月12日正式发起全球“家国档案”征集令,经过3个月的时间,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1万余份不同形式的档案,其中有家书3000多封,具有历史价值的物件6000余件,包括老唱片、工作日志、账单、一手文件等等……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8)

这些档案以不同载体、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七十年来或波澜壮阔、或沧海桑田的浙江故事,追寻铭刻在浙江大地上的奋斗足迹,从尘封的档案中,领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浙江省寻找红色足迹(讲述壮丽七十年的浙江故事)(19)

最终70份极具时代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家书与档案入选,被浙江省档案馆永久收藏,汇聚成一部记录国家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的家国档案,书写70年奋斗征程的壮丽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