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这是自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轰炸南苑机场时隔10年之后,北京上空再次听到的异样的声响。RB-57D高空侦察机曾两次飞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上空,而未能受到任何惩罚!天蓝得犹如一湖碧水,清澈深邃,高阔博大。一架直-5飞机像一只灵巧的云雀,在蓝天白云间轻盈地盘旋飘舞。机上,坐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中将、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际泰少将、空军某基地参谋长张建华。他们时而俯瞰大地,蹙眉凝思,时而互相注视,神色严峻。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严峻起来。

前言

1958年,美国曾将2架RB-57D高空侦察机装备国民党空军,由国民党空军飞行员驾驶,对大陆进行侦查。这种高空侦察机的性能在当时十分优越,飞机高度增至20000米,远在解放军空军装备的米格-19歼击机的最大实用升限(17500米)之上,所以我军一时拿敌人没有办法。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庆典在即,就在6月14日零时32分,RB-57D侦察机1架,大摇大摆地向中国大陆纵深飞进。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1)

RB-57D侦察机

首都防空作战图上,画了5个神秘的圆圈

1959年北京。

天蓝得犹如一湖碧水,清澈深邃,高阔博大。一架直-5飞机像一只灵巧的云雀,在蓝天白云间轻盈地盘旋飘舞。

机上,坐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中将、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际泰少将、空军某基地参谋长张建华。他们时而俯瞰大地,蹙眉凝思,时而互相注视,神色严峻。

现实迫使他们不得不严峻起来。

RB-57D高空侦察机曾两次飞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上空,而未能受到任何惩罚!

这是自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轰炸南苑机场时隔10年之后,北京上空再次听到的异样的声响。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庆典近在眼前,可谓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届时,将有80个国家的贵宾参加,各社会主义国家首脑莅临天安门,70万群众游行欢庆,倘若RB-57D“不请自来”,甭说军事行动,就是“心血来潮”走马观花地在头顶上溜达一圈,飘落下几片传单,岂不令人败兴?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2)

杨成武

中共中央调兵遣将,精锐的歼击机群、高射炮兵群早已在北京集结,盘马弯弓。但是,这并非万无一失。RB-57D对北京构成的威胁无法消除。

此时,机上共和国的将军们正是肩担保卫北京重任的。

当直-5飘然着陆后,将军们已经深思熟虑,杨成武摊开了首都的防空作战地图,用红色铅笔重重地划了5个神秘的非同寻常的圆圈。

5个圆圈——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5个地空导弹营的阵地部署点。

任务:以天安门为中心,半径130公里以内,歼灭3000米高度以上的敌机。

北京军区空军负责作战指挥,军区空军下设地空导弹群指挥所。指挥员由空军第三基地主任张伯华担任。

大典在即,刻不容缓。

9月5日,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第一营进驻大兴县某地;第二营进驻通县某地;第三营进驻丰台区某地;第四营进驻昌平县某地;第五营进驻顺义县某地。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3)

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5个地空导弹营的阵地部署点

转眼到了195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盛大节日。天安门广场上,呈现出一个欢歌笑语的沸腾海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苏联共产党中央赫鲁晓夫,60个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团长,87个国家的贵宾春风满面,含笑步上天安门城楼。

上午10时,大典在礼炮和雄壮的歌声中开始。

而距天安门广场几十公里外,地空导弹阵地上,5个导弹营环形部署,火力衔接,发射架昂首挺立,如同利剑直刺长空。

天安门广场上,盛大的阅兵式刚刚结束,70万群众在瞭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游行通过天安门。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4)

毛泽东

北京城外,雷达阵地上,天线旋转。荧光屏上,干干净净,没有一丝一毫的疑点。

夜晚,星稀月朗,安详静谧。也没有敌情。

2日、3日、4日,北京的天依然晴静。

5日,部队加强战备解除。

6日,星期六。风和日丽,依旧无战事。

然而,共和国的将军们似乎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宁静。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5)

1959年国庆阅兵

林彪露出难得的笑容:同志们打得好!

通县机场南端,苇塘低洼处,苇叶青青。微风拂动,但见一排排绿色的帐篷隐约其间。这里是地空导弹兵第二营阵地。

10月7日,星期日。阳光灿烂,天空一碧如洗。营长岳振华步出帐篷,仰望天空,若有所思。

9时41分,福建前线雷达连的绿色荧光屏上,蓦然跳出一个微小的亮点,闪闪烁烁地蠕动着。

雷达连报吿:台北市以北50公里海面上空,大型机1架,直飞大陆。

收到此消息后,北京地空导弹群指挥所立马展开准备行动。就在准备的时候,忽然雷达连再次送来报告:10时08分,目标高度18000米,从浙江温岭地带入陆。

雷达连不会出错!

有了确定消息,北京地空导弹群指挥员张伯华也终于可以下令做好准备了。

果然,来了!

这时候雷达连送来消息,敌方飞机已经到达高度19200米处,刚刚路过南京,看着方向是朝着徐州驶来,张伯华迅速意识到,过了徐州就是济南,看来它是要朝着北面飞进。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6)

RB-57D高空侦察机

沿线解放军空军航空兵频频起飞,歼击机层层阻击,它理也不理。来者正是RB-57D高空侦察机。

只见RB-57D神气活现,沿津浦路上空直飞北京。

11时22分,此时敌机已经过了济南直逼北京,张伯华立马下令全军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11时30分,雷达确定敌机此刻情况,高度处于19000米,时速为750公里。

看来,敌机马上就要到北京了。

二营打开制导雷达天线。北京军区空军指挥所命令:歼击机已退出战斗,二营坚决歼灭敌机!

二营制导雷达天线抓住目标。营长口令:“3发导弹接电准备!接通发射架同步!”

营长岳振华全神贯注,在距离目标不同的距离上连续地发出指令。

阵地上,导弹在阳光下闪烁着炫目的光彩。发射架昂起头,随着制导雷达天线对准目标,转入自动跟踪。

RB-57D轻车熟路,像往常一样,狂妄自恃,傲气凌人地飞进。

终于,RB-57D进入了地空导弹的有效火力范围。营长口令:“三点法,导弹3发,间隔x秒,消灭目标!”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7)

岳振华

12时04分。岳振华大喝一声:“发射!”

轰——

似狂涛奔泻,如飓风呼啸,草木摇曳,尘土飞舞,蔽日遮天。只见一枚地对空导弹倏地脱离发射架,喷吐着火红的长长的烈焰,向东南方向飞窜而上。

继而,在两声地动山摇的声响中,又有2枚导弹直追九霄。

稍顷,东南方向传来微弱的爆炸声。

此时,北京地空导弹群指挥所中,指挥员张伯华侧耳倾听,喜不自禁,只是一个劲儿地自言自语:“这下可好啦,这下可好啦!”

他自有道理。

从导弹起飞升空到爆炸的时间可以推断出,萨姆-Ⅱ导弹肯定无疑遭遇了目标。倘若导弹穿越了目标,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听到爆炸声。

猛地,电话铃声大作,果然不出张伯华所料。二营报告:“消耗导弹3枚,击落敌机1架……”

通县东南18公里外的河西务村中,RB-57D高空侦察机主体残骸呈现在人们面前,机头深深地插入地下,尾翼高高地翘起来,尾号“5643”清晰可见。

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员王英钦戴着头盔,仰躺在一片田野里,嘴角流着血,气若游丝,奄奄一息。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8)

飞机残骸

这架RB-57D侦察机1955年7月从美国出厂,1958年交国民党空军使用,编制在驻台湾桃园机场的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第六大队第四中队,已进入大陆纵深侦察达15次之多,截至被击落时已飞行836小时。

刘亚楼闻讯火速赶赴现场。一位同志将从王英钦手上摘下的一块美国制造的手表送到他面前:“司令员,你看,还嘀哒嘀哒地走呐!”

这位上将司令员比谁都高兴,风趣地高声道:“强盗死了,时间还在前进嘛!”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也赶来察看RB-57D的残骸。

8日上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元帅赶到二营。朱德元帅听着营长岳振华的报告,喜形于色,兴奋地用手杖连连击打着地面:“打得好!打得好!”

9日,二营阵地。贺龙元帅、徐向前元帅、聂荣臻元帅、李富春副总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在刘亚楼上将、成钧中将陪同下看望二营指战员,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9)

当年报道

就在大家视察的时候,贺龙元帅忽然发现帐篷处有一些问题,走过去才发现,原来地上都是积水,怪不得刚刚看到许多战士裤子上都有泥点。

想到这里,贺龙元帅欣慰的喊来众人,随后又对着二营的战士们进行了一番夸赞:这么艰难的条件,大家谁都没有抱怨,这才是党和人民的好战士。

10日上午,林彪元帅冒着蒙蒙细雨来到二营。只见林彪的面庞上流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同志们打得好!”

相继,刘伯承元帅、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看望二营。国防部副部长粟裕大将、副总参谋长彭绍辉上将、装甲兵部队司令员许光达大将看望了地空导弹第三营。

10日,国防部通令嘉奖二营,荣记集体二等功。

14日,某机场。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治委员吴法宪,副司令员成钧、王秉璋等为二营举行祝捷喜宴。

刘亚楼似乎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过,喜色满面,笑语不断,双手提着两瓶茅台酒,兴致勃勃地穿梭席间,挨着桌子为大家斟酒、敬酒……

此时,驻北京的外国记者们也正忙得不亦乐乎,对中国用什么部队、用何种手段击落高空侦察机刨根追源,猜测不已,挖空心思却始终未得丝毫真情。中国新闻机构也保持了意味深长的缄默。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10)

当年报道

首开纪录,首战告捷,首发命中

1959年10月7日12时04分,的确是留在世界防空作战史上辉煌的一笔:

首开纪录——

地空导弹孕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防空主要由高射炮和歼击机担任。战争末期,高空高速侦察机轰炸机跃上苍穹,仅靠高射炮和歼击机已显“力不从心”,势孤力薄了。尤其在高空,高射炮和歼击机已经防不胜防。

战争呼唤新的防空武器对付新的空中威胁。于是,地对空导弹——防空武器的宠儿开始孕育。

1941年,纳粹德国最先研制地空导弹,到大战末期,就有几种型号已具雏形了。

苏联红军的坦克碾上了柏林街头,纳粹德国的地空导弹技术资料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苏联人、美国人的保密柜。

40年代末至50年代,第一批地对空导弹开始服役。苏联有萨姆-Ⅰ、萨姆-Ⅱ,美国有波马克A、奈基-Ⅰ、雷鸟-Ⅰ。

苏联50年代中期装备的萨姆-Ⅱ地空导弹,是半固定式全天候型中程防中空、高空导弹武器系统。

自1941年纳粹德国开始研制地对空导弹,至此时已整整18年了。尽管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都早已拥有了“神弹”,但他们的战果只是在靶场上空的实弹射击演习。

在世界防空作战史上,是中国空军首次使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高空高速侦察飞机。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11)

萨姆-Ⅱ导弹

首战告捷——

1956年,中共中央按照国际形势,确定发展导弹以及火箭事业。

很快,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了,聂荣臻上任主任一职,而周总理也很是关心航空事业,经常到国防部开会,和大家一起商讨导弹的发展研究方向。

俗话说,不耻下问。此时想要靠自己研究导弹是不现实的,于是经过周总理和毛主席的决定,大家一致确定尽快访苏,前往苏联引进导弹研究技术。

经过多方协商,苏联方面终于同意协助我们。

就这样,在1957年10月,中苏双方成功签订了火箭以及导弹技术的引进协定。

其中,在地空导弹方面,我们引进的是盖德莱式地空导弹兵器,也就是俗称的萨姆-Ⅱ,因为我方缺乏经验,于是苏联亲自派来专家帮忙组建指导。

看来,发展导弹事业指日可待!

1958年,中国空军着手组建地空导弹部队。被筛选到地空导弹兵部队的每一个干部战士,都是好中挑好,优中选优。干部全都高职低配,团长担任营长,营长担任连长,连长担任排长。第二营营长岳振华就曾是中国第一支100毫米高射炮团的团长。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12)

岳振华

10月,中国从苏联进口5套萨姆-Ⅱ型地空导弹兵器和60枚导弹(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国土防空初、中期作战靠的就是这5套兵器和60枚地对空导弹)。地空导弹兵第一营在北京成立,营长张建华。

12月26日,北京军区空军成立地空导弹兵第二营,营长岳振华。

1959年1月18日,南京军区空军成立地空导弹兵第三营,营长杜先照。

中国空军最初组建的就是这3个地空导弹营,用外国人的兵器在中国大地上转战南北,四处打下高空间谍飞机的也正是他们。

空军地空导弹兵在北京长辛店开始向苏联专家和苏军同志学习操作萨姆-Ⅱ,开始迈出中国军人向导弹武器进军的第一步。

当然,所有这一切,自始至终都是在令人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的保密措施中进行的。年轻的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诞生只有10个月,首战便旗开得胜。

历史上真实的杨乃武案:杨成武在地图上画了5个圈(13)

实弹演习

首发命中——

第一枚地对空导弹升空后,即遭遇了目标,并且弹无虚发,3发导弹全部命中。

细心的读者不禁会问,中国空军不是只组建了3个地空导弹营吗?这第4营、第5营是怎么回事呢?

的确,中国空军最初组建的主要就是3个地空导弹营。“十•七”之战中的第四营是国防科委管辖的地空导弹试验营,第五营则是为担负国庆战备从第一、二、三营中抽调人员临时组建的,后回归原建制。这样,从苏联进口的5套地空导弹兵器也就全部派上了用场。

北京之战,让刚刚诞生几个月的地空导弹兵部队,锋芒初露,世界舆论一片猜测之声。不过,军中机密,慎之又慎,对外界秘而不宣,也就不足为怪了。因而此战的轰动效应与后来的南昌之战相比,看上去似乎逊色不少。然而,正是北京的小试牛刀,方烘托出了南昌“一弹击起冲天浪”的连锁反响。

【关注作者,每天一篇历史趣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