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抗疫检验技师总结:全民强检筹备不会白费
优秀抗疫检验技师总结:全民强检筹备不会白费就与内地通关问题,她重申,会以香港福祉为依归作决定,当疫情过后,会第一时间再次与内地通关作出沟通联系。她表示,在第五波疫情前曾跟内地在免检疫通关上达到最后阶段,指在疫情后将重新开展有关工作。长者接种率仍未达理想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政府高层记者会时表示,已向中央提出请求,委派另一队内地中医专家支援香港,相信对香港抗疫有极大的帮助。她指出,特区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医药发展,在这次抗疫中也在不同环节运用中医,目前香港还有很多风险,中医药在防感染、减重症和康复上,可以提供宝贵意见。林郑月娥昨日联同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以及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陞召开政府高层记者会。林郑月娥表示,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是进一步推动「三减、三重、一优先」,即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减少感染;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区域采取精准有力措施;以及优先救治长者,对此打下了坚实基础。林郑月娥表示,特别针对中医药在抗疫
香港昨日新增 13074 宗确诊个案,第五波疫情累计确诊个案增至1088593宗。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政府高层记者会时表示,已向中央提出请求,委派另一队内地中医专家支援香港,相信对香港抗疫有极大的帮助。林郑月娥指,香港应充分借鉴内地抗疫经验,运用好中医药,为香港的抗疫开辟一条新路,推动中医药在香港防控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她深信有另一支内地支援香港抗疫的中医专家组抵港,会对香港的抗疫工作有极大帮助。此外,由中央援建的元朗潭尾小区隔离设施,昨日进行交付,最先完工设施可提供 2444 间房间。
港府早前宣布,暂缓实施全民强制检测计划。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全民强检筹备工作没有白费,若时机合适,会立刻实施全民检测安排。
制图:杨亮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政府高层记者会时表示,已向中央提出请求,委派另一队内地中医专家支援香港,相信对香港抗疫有极大的帮助。她指出,特区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医药发展,在这次抗疫中也在不同环节运用中医,目前香港还有很多风险,中医药在防感染、减重症和康复上,可以提供宝贵意见。
林郑月娥昨日联同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以及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陞召开政府高层记者会。林郑月娥表示,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是进一步推动「三减、三重、一优先」,即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减少感染;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区域采取精准有力措施;以及优先救治长者,对此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郑月娥表示,特别针对中医药在抗疫的应用,已向中央提出希望另派一队内地中医专家,以支援香港抗疫。她引述并认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所言,香港应充分借鉴内地抗疫经验,运用好中医药,为香港的抗疫开辟一条新路,推动中医药在香港防控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她深信有另一支内地支援香港抗疫的中医专家组抵港,会对本港的抗疫工作有极大帮助。
长者接种率仍未达理想
就与内地通关问题,她重申,会以香港福祉为依归作决定,当疫情过后,会第一时间再次与内地通关作出沟通联系。她表示,在第五波疫情前曾跟内地在免检疫通关上达到最后阶段,指在疫情后将重新开展有关工作。
林郑月娥表示,截至前晚(23日),70岁或以上长者第一剂疫苗接种率是71%,第二剂疫苗接种率是57%,即是香港仍有接近28万名70岁以上长者未接种疫苗,她形容情况极不理想,再次呼吁市民接种疫苗。
院舍外展接种仍适用
此外,港府早前宣布暂缓全民强制检测,林郑月娥解释,第五波疫情来得很急,当时并没有做全民检测能力,但不排除日后会推行。全民检测仍停留在细化方案,包括了解检测的位置等。
另外,为方便有需要的安老院舍院友接种复星疫苗,社署正与医疗团队筹划提供外展接种服务。社署表示,政府去年2月及4月介绍及开展院舍外展接种,由医管局外展疫苗接种团队负责复星疫苗接种,到诊注册医生就负责科兴疫苗接种。在去年7月中,政府安排新一轮院舍外展接种,到诊注册医生会为院友接种科兴疫苗,如其他院友欲接种复星疫苗,复诊时可以咨询医护人员,之后安排他们尽快预约及前往小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有关接种复星疫苗的安排,至今仍然适用。
中央援建第六间方舱医院交付
由中央援建的元朗潭尾社区隔离设施,昨日进行交付,最先完工设施可提供2444间房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等下午出席交付仪式。
林郑月娥致辞时表示,怀着感动、感激、感恩的心情,见证社区隔离设施交接。随着首批6个方舱医院的落成,标志抗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有了中央坚强后盾,特区政府现在有底气和能力,为抗疫提供最适当的设施和手段。
由新鸿基地产借出、位于元朗潭尾占地10公顷的社区隔离设施,昨日正式交付启用。据介绍,最先完工的一期设施可提供2444间房,其中2367间为隔离病房,包括9468张床位,配备147间厕所,147间浴室,余下77间为工作房。
中联办续支持特区政府抗疫
林郑月娥表示,方舱医院建设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她深信,是次建筑成果将载入本港抗疫史册。连同之后竹篙湾和启德永久隔离设施提供另外2万多个床位,香港将共有4万多个隔离床位。她续说,元朗社区隔离设施由中国建筑承建,感谢中建团队的付出,以及工友日以继夜的建设。
谭铁牛致辞时表示,中建国际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将六个社区隔离设施建设好,再次展现香港的「火神山」、「雷神山」精神 ,展现中国速度和力量,展现两地血浓于水的情谊。他说,香港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是实施「三减三重一优先」防控策略的关键时刻。香港中联办会继续支持特区政府履行抗疫责任,维护好、管理好、使用好社区隔离设施,打赢疫情阻击战。
一个月建成六间方舱医院
中建国际主席颜建国表示,中建国际调动一切力量,争分夺秒,昼夜兼程,首批6个社区隔离设施建设工作已全部收关。他感谢中央专班坚定支持,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感谢特区政府恪尽职守,展现前所未有履职效率和担当精神;感谢香港中联办统筹指导,牵头建立三方协调机制。
曾国卫:
全民强检筹备未白费
特区政府早前宣布,暂缓实施全民强制检测计划。负责相关工作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在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全民强检筹备工作没有白费,若时机合适,会立刻实施全民检测安排。他表示,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正持续努力抗击疫情。他用全面、快速、有效、无缝四词来概括今次香港与内地合作抗击疫情的过程。
建专班全方位对接内地
曾国卫表示,第五波疫情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为切实负起抗疫主体责任,特区政府动用一切可动员力量和资源。局方在负责日常与内地的协调外,还负责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同时筹备全民检测及其细化方案。自疫情爆发后,特区政府迅速与相关部委、内地专家、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召开工作交流会,成立5个专班全方位对接内地支援香港抗疫的工作。
面对Omicron引发的第五波疫情,政府大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曾国卫表示,政府当时果断地要求检测机构大幅提升检测能力,分别在马鞍山、黄竹坑和九龙公园设立气膜实验室,将核酸检测量由每日最高约10万次,大幅提升至30万次。在中央帮助下,从内地引进约500名检测员和100多名采样员,豁免他们在港需要注册的规定,同时引进检测车辆,大大提升了香港的核酸检测能力。
与内地合作前所未有
曾国卫表示,今次疫情对香港造成很大伤害,但在与内地的合作上是前所未有,社会完全可以感受中央对香港的关心、关爱,以及无私、坚定的支持,同时也有及时、有力的支持。其他省市对香港同样非常支持,特别是广东省和深圳市。内地现时抗疫工作也比较吃紧,但还是无条件援港,足见大家血浓于水的关系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大家庭感情。
他又提到,目前为止,内地专家来了三批,他们提出很多重要、有建设性的建议,并获采纳成为抗疫策略的指导性思想。至于其他援港人员,包括600多位采样员和检测员、约400位医护、300多位专门照顾老人的护理员,以及援建社区隔离设施的工人。
曾国卫表示,粤港澳三地一直实施联防联控机制,虽然今次疫情让三地经历困难时刻,但同时也夯实彼此合作,加深默契,包括三地专家共同分析和掌握疫情,从而制定有效且具针对性的抗疫策略,以及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等。这次合作也让大家明白,疫下需要很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突破,因为疫情就是与时间比赛。他又认为三地未来,须共同防范疫情外溢,防止病毒蔓延至全国各地。
不躺平 不放松 复常才有希望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23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全民强检筹备工作没有白费,若时机合适会立刻实施全民检测安排。诚如曾国卫所言,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正持续努力抗击疫情,本港疫情较高峰时期已有明显回落,确诊数字从每日5万余宗下降至1万余宗。但从绝对数值来看,每日确诊逾万宗远不是一个小数目,加之每日200余宗死亡个案,不难得出香港疫情依然吃紧的判断。香港要真正消除疫困,令到社会经济尽快复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愈是出现好转迹象,愈要坚持抗疫不放松。惟此,香港才有希望真正回复常态。令人遗憾的是,值此关键时刻,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在香港社会蔓延,将特区政府暂缓全民检测曲解为“动态清零”政策改弦易张,叫嚷“与病毒共存”、“放松疫措”的声音再次盛嚣尘上,“躺平主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有见于此,连日来,从国家卫健委疫情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到特首林郑都先后强调,香港暂缓全民检测并非放弃不做,也绝不意味着“躺平”,香港抗疫不能有丝毫松懈,稳控疫情仍是当前香港压倒一切之要务。
过去一段时间,在香港与内地“全面、快速、有效、无缝”合作抗疫下,本港围绕着“三减、三重、一优先、四集中”的战略部署,与疫情做斗争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疫情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然而必须看到,本港疫情依然严峻,断无“躺平”和放松的理由。第五波疫情累计确诊个案超过108万宗,6557人死亡。每日确诊数仍在万余宗之上久久盘恒,死亡个案没有明显减退。而疫情在特定群体的蔓延仍不容乐观,24日报告有3间院舍爆发,共61人染疫,今波疫情累计千余间院舍出现确诊个案,其中60间院舍是近两周出现确诊个案,涉1500余人。专家判断,香港目前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一旦放松和“躺平”,疫情势将于倾刻间反弹。
针对社会上流传的种种曲解与谬误,特首日前特别指出,香港抗疫目标与国家一致,即保护市民、生命至上,尽快遏制疫情,让社会恢复常态,争取与内地和海外“通关”。她更指与内地通关是重点工作。特首强调,抗疫精神是努力不懈、坚定信心,不躺平、不心存侥幸。
之所以暂缓全民检测,正如曾国卫所言,当前香港要用有限的资源集中处理眼前更重要的事,包括减少死亡、重症和感染等。此外,尽快提升疫苗接种率也是当前要务。截至目前全港仍有28万70岁或以上老人未接种首剂疫苗,另外,专家指出,本港学校要在4月底恢复面授课堂,需要在未来8至10星期,将学童接种率推高至八九成以上,以避免引起再一轮爆发。
特首林郑强调,虽然本地第五波疫情较早前的急升明显受到遏制,但特区政府绝不松懈,会继续全力落实“三减”措施,除了采取针对性检测工具以尽早在社区揪出感染个案外,亦会加强实施分层分流的治疗及隔离策略,同时提升“一老一幼”疫苗接种率。
面对第五波严峻疫情,特区政府抗疫措施未有放松。港府23日公布将两人限聚令等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再延14日至4月6日,包括禁止两户以上家庭在私人地方聚集、口罩令,以及停止所有大型活动和避免群组聚集。
不放松、不躺平,稳控疫情决不动摇!本港要走出疫困,达到放开社交距离,乃至与内地通关,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容不得有一丝半毫的松懈。值此关键时刻,全社会当坚持不懈,万众一心,毕其功于一役。
只有坚持不懈,团结一致抗击疫情,香港才可能迎来疫情消退的一天。那种怀有“疫情会自动消退”幻想的人,将不得不为其放松警惕、麻痹大意而埋单。而由于个人松懈而带来疫情反复没有止绝,以致于社会经济陷入久久不能复常的恶性循环,将是整个香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余汶
记者:林骏强、万家成 编辑:剑明 视频:谢烨挺 审读:姚卓玲 审核:雨杉、Ori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