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整体上来说,一条政策的优势与弊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衡量,实践再实践后,才能真正成为大家行动的指挥棒,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具体实情的变化而变化,且不可在执行起来,粗暴地一刀切或是“阳奉而阴违”!最后这些政策也罢,条文也罢光管理老师,不管理校长层和后勤,甚至进一步加大了领导层的话语权,趋炎附势者,谄媚献媚者“蜂拥而至”,那大部分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师们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实绩”是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还是综合素质,还是品质,还是综合能力?为了文化课成绩,挤压非高考科目课时造成这类老师课时量不够,还有就是非高考科目教学成绩怎么衡量的问题将会变得很突出!就我们学校来说,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效果采用的是吃平均的政策,造成的结果就是教普通班的大量语数外主科的老师基本是排在音体美计算机等非高考科目的老师后面,这一部分主科老师基本是两个班的课,课时多,任务重,一周下来平均三十

#教育听我说#山东最近四部门联合发文,加强老师管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的通知,一下子就引起了热议,局内人也罢局外人也罢,高级教师也罢初级教师也罢,年轻教师也罢,年纪大的教师也罢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到底是鞭子还是“紧箍咒”呢,争议不小!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1)

当然任何一条政策都是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望的,但如果确确实实地能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效果,那就是一条好的实在的条文。

但怕就怕在执行和实施过程中变样及一刀切,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底下的领导层不详细教研,不反复推敲,在大的框架下制定最合理最有效最能调动老师们积极行的可实施的章法的话,那这些条条框框恐怕又会成为束缚老师们的“枷锁”,又会得不偿失,本末倒置!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2)

比如学校最大的难题就是教学量化问题。如甲老师平均分80分,乙老师79分,能说乙老师比甲老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业绩差吗?这里应该涉及到还有分班问题,生源问题,班主任能力问题,同事间的合作问题,领导管理能力问题等等,都将很难量化。这些恐怕只有一线教师才能有切身体会。

“教学实绩”是看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还是综合素质,还是品质,还是综合能力?为了文化课成绩,挤压非高考科目课时造成这类老师课时量不够,还有就是非高考科目教学成绩怎么衡量的问题将会变得很突出!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3)

就我们学校来说,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效果采用的是吃平均的政策,造成的结果就是教普通班的大量语数外主科的老师基本是排在音体美计算机等非高考科目的老师后面,这一部分主科老师基本是两个班的课,课时多,任务重,一周下来平均三十节课,周末基本都在十节课左右,相当辛苦,可是教学效果成绩上大都排名靠后,而那些非高考科目的音体美计算机老师等,基本是过着双周及没有早读和少量晚自习的“舒适”生活。但是评职称的时候,这些人是都在前面的,一个教学效果就把课时量的不足补过来了。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4)

但是这些音体美计算机老师如果不吃平均,他们的成绩量化将更难实现,也将无法参与评比。更有意思的是不能给学生不排名,老师却需要看成绩排名,这意思恐怕更是倒逼老师抓学生成绩,那之后的内卷将更让学生吃不消,素质教育将任重而道远。

最后这些政策也罢,条文也罢光管理老师,不管理校长层和后勤,甚至进一步加大了领导层的话语权,趋炎附势者,谄媚献媚者“蜂拥而至”,那大部分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师们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山东率先加强教师管理(5)

整体上来说,一条政策的优势与弊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衡量,实践再实践后,才能真正成为大家行动的指挥棒,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具体实情的变化而变化,且不可在执行起来,粗暴地一刀切或是“阳奉而阴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