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们有没有踩过坑,第一大V被揭喷与编遍地
大v们有没有踩过坑,第一大V被揭喷与编遍地一、“天龙星人”的矛盾核心是商业化知乎是如何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下知乎官宣的用户已经破2亿了。但是,在知乎用户增长的同时,用户反应知乎的内容水化。早期的知名用户,发的内容越来越少,品质越来越低。而知乎的每次改版,都引发了大量的用户反弹。曾几何时,知乎一度被视为中文互联网用户素质最高的社区。知乎的观点,往往能够引领整个中文互联网。腾讯领投更是让知乎成为明星创业企业。然后,8年之后,知乎商业化依然举步维艰,尚未盈利。相比同期创建的今日头条不可同日而语,而自从成立以来,知乎引以为傲的口碑和品质又严重下降。
对知乎来说,2019可谓流年不利。刚刚进入2019年,就传出知乎大裁员的消息,知乎解释这是正常的淘汰。
然而,在短短几个月后,2019年4月,又有大V爆料说知乎又一轮转岗裁员。
在知乎上,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多年来知乎力捧的第一大V张佳玮惨遭扒皮。因为这位大V在一个回答中列明的书单被发现不可能完成。然后众多用户轮番上阵,扒出这位有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人设的张公子有伪造读书观影经历,有洗稿其他知乎用户回答,移花接木的行为,有当复读机,用自己过去的回答类似问题的做法。然后他在知乎商业运作的事情也被翻出。
这次对大V的质疑,最终以知乎官方镇压扒皮的ID结束。
知乎官宣的用户已经破2亿了。但是,在知乎用户增长的同时,用户反应知乎的内容水化。早期的知名用户,发的内容越来越少,品质越来越低。而知乎的每次改版,都引发了大量的用户反弹。
曾几何时,知乎一度被视为中文互联网用户素质最高的社区。知乎的观点,往往能够引领整个中文互联网。腾讯领投更是让知乎成为明星创业企业。
然后,8年之后,知乎商业化依然举步维艰,尚未盈利。相比同期创建的今日头条不可同日而语,而自从成立以来,知乎引以为傲的口碑和品质又严重下降。
知乎是如何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天龙星人”的矛盾核心是商业化
在张佳玮被扒皮的这个事件中,知乎搞出来一个概念”天龙星人”,这是指知乎早期的种子用户。
在知乎创立之处,最早的一批用户是从各个论坛拉过来的,譬如西西河的马伯庸,虎扑的张佳玮,这批用户在早期为知乎贡献了很多高品质内容。
但是,随着后来用户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矛盾就暴露出来。
知乎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是不准商业化,不准做营销,大家不能给自己引流。而实际上,知乎在有一定用户数以后,流量是有商业价值的。
然后,知乎就爆发了几次大规模封号的时间,一次是众多电影大V集体要与影视公司谈公关, 结果大规模被封。
还有一个是某互联网公司营销导致多个大V被封。
日常,即使没有封号,但是一些回答动不动就被举报恶意营销,而另外一些明显有营销痕迹的回答却无人过问。
其中,张佳玮这种“天龙星人”是有特权的,别人发商业内容要偷偷摸摸,而张佳玮可以直言是商业稿。
其他大V,只能贡献内容。粉丝多了,还要被知乎限流。比允许大V粉丝太多,影响太大。
而张佳玮这种“天龙星人”就没有这个限制,于是针对“天龙星人”的大V战争就开始了。
最初,针对张佳玮个人的揭发被限流,还没撕破脸。而最近这次完全扒皮的回答,已经引发公愤,无法限流。最终以知乎封掉揭发的ID,维护“天龙星人”结束。
而张佳玮在微博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大有改换门庭之势。
允许部分人商业化,不允许所有大V商业化,这种区别对待是矛盾的根源。
二、在商业化中挣扎的知乎
其实,关于商业化的矛盾,困扰知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几年前,在今日头条做问答的时候,就用不太高的价格,挖走了知乎的一批大V。
知乎有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知乎自己需要商业化,让知乎成为一个用户多,商业价值高的平台。
而另外一方面,知乎又对头部用户的商业化非常排斥。知乎非常不愿意自己的头部用户赚钱,不惜用限流等手段限制头部用户的流量,尽可能的不让自己的用户在贡献优质内容的同时赚钱。
从社区运营的角度,知乎把用户做多,内容做热,吸引更多的用户,让知乎变的更有商业价值,能够接到更多的广告,这无可厚非,生意就应该这么做。
但是,知乎不断对用户的商业化进行限制。让用户做免费的贡献优质内容与流量的黄牛,这就不太现实了。
知乎早期的大V就不断尝试变现,但是在知乎不能商业化的禁令中被封。而能够享受商业化蛋糕的只有特权的天龙星人阶层,这导致倒张事件。
理论上,为知乎贡献流量的头部用户不能接商业广告,而知乎自己不但做广告,还什么广告都做,争议很大的医疗,P2P也照接不误。
知乎的改版,也是每次都以限制头部用户坐大,而努力增加自己平台广告的点击率为目的。甚至不惜牺牲用户体验。
天龙星用户,不用贡献内容也有足够的利益。知乎可以坐享优质内容提供的流量。
但是提供优质内容的头部用户,能贡献内容却不允许收益,那么他们的选择换平台,只利用知乎引流,或者就是不贡献有价值的内容。
没工夫的不发言了,有功夫的插科打诨,但是优质内容就不放到这个平台上了。
对知乎来说,没有优质内容,又要留存用户,那就只有剑走偏锋了。
于是,知乎有了热搜,各种男女对立,情绪对立反复出现在热搜,要各种蹭热点。
有了对立,善于喷的互联网用户就可以发泄情绪,这是不小的流量。而没有优质内容,还可以编故事,知乎的匿名功能,让变故事骗赞变得简单。
于是,知乎用户平均185cm,年薪百万,平均常青藤,最低985、211。各种美图,大腿,秀身材。
而实际上,知乎最热的回答是出租屋怎么装修,最热门的车是飞度(飞度在中国销量还真不太行),一个大学生生活费5000元的问答,被认为是炫富,能上热搜。
当然,对广告来说,劣质流量也是流量,也能卖广告。于是知乎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三、知乎的危机
我们看看知乎从成立以来的各种改版,很明显的看出是从商业化出发,但是知乎的做法却未必能获得商业化的最大价值。
知乎的一些做法很小气,它缺乏共赢的意识。在知乎的价值观里面,知乎自己的利益第一,天龙星人的利益第二,而众多优秀内容贡献者的利益被忽略了。
优秀内容贡献者只能贡献优质内容,但是商业变现不容易,知乎不把自己的广告费分给内容和流量贡献者,也限制用户自发的商业活动,这种做法是不能持久的。
其实,互联网企业很多都在做流量与广告的生意。
微博也好,今日头条也好,百度也好,腾讯也好,快手也好,抖音也好。大家都在扶持内容制造者,同时增加自己的流量。
今日头条和微博挖知乎大V属于常规操作,几年前,在争夺自媒体作者的时候,大家都是真金白银给补贴的。也不遗余力的给资源扶持头部用户。
最终,优质用户,优质内容,与优质平台共赢。微博、抖音、快手的头部用户都收入不菲。
但是,知乎反其道而行之,它要自己挣钱,到了几个回答跟一个广告,争议很大的培训,P2P,医疗广告来者不拒的程度。
而另外一方面,它不允许给自己贡献优质内容的用户赚大钱。
前几年,本来是知乎拥有着最优秀的内容,但是知乎并没有把优秀的内容变现,也没有帮助提供优秀内容的作者变现。没有扶持提供优秀内容的用户,给予足够的流量支持,也没有让知乎的商业广告与优质用户分享传播。
本来共赢的事情,做成了对立的事情。
不允许优秀内容用户赚钱,只让自己赚钱,结果就是都赚不到钱。
如今,知乎头部大V的商业价值,无法与其他平台相比,知乎平台的商家价值,也无法与其他平台相比。
本来,知乎相当于最专业的垂直媒体,知乎优质内容传播的最广,知乎观点成为大部分自媒体观点,成为媒体观点,有最大的商业价值。当年的知乎运营好了,它的商业价值对最高的,因为其他媒体只能引导自己的流量,而知乎的高品质内容可以引导整个互联网的流量。
然而,知乎小气的运营却不断逼走大V,不逼走的不鼓励提供优质内容,知乎成了一个平庸的拼用户数,商业价值不高的平台。
今日头条和知乎创立的时间差不多,如今两者的价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资本退潮的情况下,迟迟难以盈利的知乎不得不裁员,不得不放下逼格,接最恶劣的广告。
然而,即使这样做了,知乎盈利依然是大问题。面子没了,里子也没有。
互联网的流量是有限的,知乎如果只做成一个不太大的劣势流量,转化率很低的平台,那么它很难盈利。广告业主不是傻子,拼流量路线,知乎相比巨头们处于绝对劣势,质量再没有了,知乎生存的基础在哪呢?
生存基础没有,在资本泡沫的时候,还可以一轮轮融资,那么资本寒冬的时候,知乎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