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沭阳:奋进新宿迁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时代沭阳:奋进新宿迁建功新时代沭阳县既是人口大县,也是教育大县,在过去的十年拼搏奋斗中,沭阳的教育发展也取得了辉煌成果。“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84所,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38.89万人,专任教师1.87万人。”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介绍,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优先支持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名校、名师、名学科“三名”工程,擦亮品牌办“名校”,提升品位塑“名师”,聚焦品质打造“名学科”,举全县之力打造“苏北教育强县”,投入了37.15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同时,作为曾经的“劳务输出大县”,沭阳在最高峰时流出人口达42万人。十年来,沭阳蓬勃发展的活力、宜居宜业的魅力,持续吸引人口回流,10年间净增加了12.89万人。 彭伟介绍,十年来,沭阳城区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长个子”,拉框架:以老城区为主体、东部城区和南部城区为两翼拉开了城市框架,并通过产业驱动战略,吸引新市民来沭、吸引农民进城,迅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8月3日下午,宿迁市举行“奋进新宿迁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发布会沭阳专场,回顾总结过去十年以来,沭阳县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过去十年是沭阳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沭阳县委书记彭伟介绍,十年来,沭阳县从“贫困生”向“优等生”转变,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截至2021年,11项指标进入苏北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七个百亿元台阶,达到1162.1亿元,是2012年的2.42倍,连续两年位居苏北20个县(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2亿元,是2012年1.27倍,历史性成为“总量苏北第一、增速全省第一”的“双冠军”;2021年工业税收、工业用电量、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4.61倍、2.15倍、4.92倍,总量分别攀升至苏北第一、第二、第二位,连续七届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
2012年,沭阳县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如今,当年的“一枝独秀”,经过十年耕耘,绽放出了满园春色:17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省政府大督查表扬奖励,先后获评综合实力等16个“全国百强县”荣誉,近三年获得表扬激励11次、获评百强县荣誉6项。
彭伟介绍,十年来,沭阳城区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长个子”,拉框架:以老城区为主体、东部城区和南部城区为两翼拉开了城市框架,并通过产业驱动战略,吸引新市民来沭、吸引农民进城,迅速做大县城,至202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了8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71.78万人,成为全国建成区面积最大、集中居住人口最多的县城。
第二阶段是“长肌肉”,提内涵:从2017年起围绕“完善功能、彰显特色”工作思路,全力打造“花”“园”“城”“市”,加快推动城市由外延拓展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成功获评国家卫生县城、省园林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作为全省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城,沭阳县94%土地面积在镇村,51.52%户籍人口在农村。过去十年来,沭阳县以“获得省政府大督查表彰激励”为标志,从发展不平衡向全面振兴转变,最美乡村蓝图逐渐变为现实模样:立足产业优势,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积极打造苏北最美乡村,连续14次获评“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农房改善、乡村振兴工作先后获得省政府大督查表彰激励;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先后开展了“春雷行动”“冬季攻势”“猎鼠行动”,并首创快递包裹“诚信标签”,把沭阳诚信形象传递到全国各地,“买好花、到沭阳”诚信品牌更加响亮。
同时,作为曾经的“劳务输出大县”,沭阳在最高峰时流出人口达42万人。十年来,沭阳蓬勃发展的活力、宜居宜业的魅力,持续吸引人口回流,10年间净增加了12.89万人。
沭阳县既是人口大县,也是教育大县,在过去的十年拼搏奋斗中,沭阳的教育发展也取得了辉煌成果。“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84所,在校学生和在园幼儿38.89万人,专任教师1.87万人。”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若鸣介绍,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优先支持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名校、名师、名学科“三名”工程,擦亮品牌办“名校”,提升品位塑“名师”,聚焦品质打造“名学科”,举全县之力打造“苏北教育强县”,投入了37.15亿元用于教育事业。
放眼未来,沭阳县将深化“三名工程”,奋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力争到2024年,全县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实现“全市领先、苏北一流”目标,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优质资源更加丰富,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全县教育管理更加精细、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教育教学各项核心指标位居苏北前列。
“近年来,我县跳出县级思维,按照‘是县又高于县’标准,着力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步伐,民生福祉不断增强。”沭阳县发改局局长乔德素介绍,沭阳县正从优化空间布局,着力促进协调发展;优化交通网络,着力提升区位优势;优化城市环境,着力精塑城市颜值;优化功能品质,着力打造宜居城市这四个方面,紧扣“区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立足完善功能、彰显特色,全力打造苏北最美县城。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沭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郎丽娟对沭阳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蓝图性规划和发展也作了详细阐述:以“两区三带”为规划引领,梯次推进乡村振兴;以“一群四链”为产业重点,壮大农业项目能级;以“个十百千”为攻坚工程,重塑乡村环境面貌。
“花乡大地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凝聚着广大干群的智慧和汗水。”彭伟说,县委常委带头做到忠诚担当、引领发展、干事创业、履职尽责、干净干事,表明了“向我看齐”的鲜明态度,充分发挥从一个人、到一班人、到一层人、到一群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作风连着政风,作风强则事半功倍,全县上下积极践行“三真三实”作风,坚持“规范、规矩、程序、标准”,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广大干群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党建统领社会治理新模式,“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被充分激发,始终冲在战疫情、稳增长、守底线等急难险重一线,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沭阳扬帆远航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澎湃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相哲
编辑: 史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