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手把手教你写一首合格的格律诗
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手把手教你写一首合格的格律诗写颔联的时候想好了,颈联要写蝉叫惹人烦,把写景和写景的人联系起来,这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现在要考虑避免两个合掌问题,一是四平头,二是撂眼。颔联开头用的是名词,颈联开头可以选用动词。烦听可以和静待对仗。这个时候静待什么呢,最好是刮风下雨。颔联句式是二一二,颈联可以用二二一的句式。思路想好了,但韵脚让我费了很多脑细胞,最后确定用“泠”字,是清凉的意思。(架上)花难举,巢中鸟不鸣。题目为小暑,最好不要在句子中出现小暑这个词,显得我们没学问。古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比如李峤的《风》,我们也许做不到,尽量避免吧。第一联写小暑的特点,就是热,热是阳光强烈造成的。热到什么样子呢?有句话说像进了蒸笼。于是第一联就有了:(高天)悬赤日,暑热烈如蒸。第二联是要具体描写小暑有代表性的景物。我想到了中午菜园里的丝瓜叶会耷拉下来,第三句就写植物,第四句再配个动物。蝉是最能代表这个季节特色的,我想了想,蝉鸣惹
别怕写诗难,来我这里带你写一首至少是合格的格律诗!
很多人喜欢读格律诗,欣赏它在严格的形式限制下,还能创作出优美的诗句和动人的意境。但很多人也会望而却步,只因那躲不开的“格律”。世间事,为之则难者亦易;胆小的去写现代体诗,胆大的跟我来!
书归正传,就以我的一首《五律•小暑》为例,来讲解成诗的整个过程。
写诗可以从一两个好的句子衍生成篇,但最好还是从总体构思入手,这样更容易使思路贯穿始终。我先设想:首联(第一联)交代要写的大致内容,颔联(第二联)细致写景,颈联(第三联)转折到与人有关,末联(第四联)确定立意抒发感悟。其实这和小学生写作文的思路一样。
题目为小暑,最好不要在句子中出现小暑这个词,显得我们没学问。古人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比如李峤的《风》,我们也许做不到,尽量避免吧。第一联写小暑的特点,就是热,热是阳光强烈造成的。热到什么样子呢?有句话说像进了蒸笼。于是第一联就有了:
(高天)悬赤日,暑热烈如蒸。
第二联是要具体描写小暑有代表性的景物。我想到了中午菜园里的丝瓜叶会耷拉下来,第三句就写植物,第四句再配个动物。蝉是最能代表这个季节特色的,我想了想,蝉鸣惹人烦,放到第五句做转折比较好,本联暂时不写。先想想要写的内容,架子上的的叶子耷拉了,巢里的鸟热得不想鸣叫了,经过反复修改,最后形成:
(架上)花难举,巢中鸟不鸣。
写颔联的时候想好了,颈联要写蝉叫惹人烦,把写景和写景的人联系起来,这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现在要考虑避免两个合掌问题,一是四平头,二是撂眼。颔联开头用的是名词,颈联开头可以选用动词。烦听可以和静待对仗。这个时候静待什么呢,最好是刮风下雨。颔联句式是二一二,颈联可以用二二一的句式。思路想好了,但韵脚让我费了很多脑细胞,最后确定用“泠”字,是清凉的意思。
烦听蝉鼓噪,静待雨丝泠。
尾联要确定立意,立意又必须和前面的写景、写人密切关联,不可脱节。回头看看前面三联都在说热,从物到人都热的难受,而这种难受又逃不掉,这是自然规律,而且这种高温对庄稼和草木都有好处,使他们生长更旺盛。既然是自然规律,就要平静的面对。
万籁循天道,闲观盛夏兴。
好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诗也算完成了,最后再检验一下平仄,精炼一些用字,多读几遍避免低级错误,切记读的时候要站在读者角度,而且是挑剔的读者,就想那个叫“岳子瑜”的人一样挑剔,哈哈哈!
《五律•小暑》
岳晓春
苍穹悬赤日,暑热烈如蒸,
户外花难举,巢中鸟不鸣,
烦听蝉鼓噪,静待雨丝泠。
万籁循天道,闲观解夏兴。
22.7.7午时成
可能是我太笨,习惯于用数字标出平仄来对仗,1代表平,2代表仄,0代表可平可仄。这个方法很实用,介绍给初学的朋友,已经好几个朋友都学会了。
《五律-小暑》
11122 22211
苍穹悬赤日,暑热烈如蒸,
22112 11221
户外花难举,巢中鸟不鸣,
11122,22211
烦听蝉语噪,欣待雨丝泠。
22112 11221
万籁循天道,闲观解夏兴。
最后总结:这首诗有多优秀不敢说,“合格”是绝对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