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同行 致敬美好:疫路同行呵护心灵
疫路同行 致敬美好:疫路同行呵护心灵会沟通,重放松:老年人要学会适当地跟子女或者亲朋好友沟通,打开心扉,获得别人的帮助和理解。变乐观,学宽容:乐观、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剂。日常生活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等不如意之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接纳和宽容是最明智的选择。宽容别人实际上是也在保护自己,苛责别人、斤斤计较时,心身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正确认识衰老的问题,保持积极心态,建立自主、自强、自信的观念。怎样帮助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注重自我调节。曹中昌这样说, 勤学习,多用脑:老年人要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进入老年需要更新观念,老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应该更新自己的电脑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上网、使用微信等新的交往方式。多交往,新适应:老年人可多参加社会活动,发挥“
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迭代,从最初的原始毒株到现在毒株奥密克戎,虽然毒性弱了,但是传播速度和隐蔽性增强,不仅威胁着广大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疫情防控期间,人们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一些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特别老人和青少年儿童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为了加强人们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心理疏导,进一步筑牢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省戴庄医院采访了精神六科主任曹中昌和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副主任钱丽菊两位心理专家。
老年人:科学应对 自我调节
疫情距离我们越近越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对年轻人来说两年前的抗疫经历可能积累了经验,感觉并不怎么害怕,而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就有所不同。因为本次传播主要是奥密克戎毒株的病毒,毒力下降而传播速度飞快,从目前的形势看,由于潜伏期的原因,核酸检测的速度依然落后于传播链,只能通过大规模的反复检测才能避免感染者漏网。虽然毒力下降,但一旦被感染,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就有可能在劫难逃。基于这样的原因,疫情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愈发需要重视。
曹中昌告诉记者,疫情下老年人常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盲目的焦虑,一种是盲目的乐观。最常见的反应是老年人对身体健康过度关注,因为机体老化,多数老人可能有躯体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本身会给他们造成一些痛苦和不适,所以会特别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据2022年1月美国《社区卫生杂志》报告,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居住在纽约市 (NYC) 非机构化环境中的老年人的影响是,经筛查29% 的拉丁裔受访者出现抑郁症,与大流行前时期相比,孤独、抑郁和焦虑均增加。在老年人中常见心理问题与常见心理障碍有老年睡眠障碍、老年抑郁症、老年焦虑症、老年疑病症、老年精神障碍。轻症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或减轻,调节无效或重症患者就需要到专科精神病医院检查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怎样帮助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注重自我调节。曹中昌这样说, 勤学习,多用脑:老年人要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进入老年需要更新观念,老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应该更新自己的电脑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上网、使用微信等新的交往方式。
多交往,新适应:老年人可多参加社会活动,发挥“余热”,助人为乐。感到郁闷不适时,可走出家门,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谈谈心,一吐心中的不快。社会交往也能帮助排解孤独的情绪。
听音乐,多运动:运动、音乐均有益老年心理健康。定期运动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肌肉关节,帮助身体年轻。老年人在音乐中可享受艺术之美,陶冶情操,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变乐观,学宽容:乐观、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剂。日常生活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等不如意之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接纳和宽容是最明智的选择。宽容别人实际上是也在保护自己,苛责别人、斤斤计较时,心身处于紧张应激状态,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要想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正确认识衰老的问题,保持积极心态,建立自主、自强、自信的观念。
会沟通,重放松:老年人要学会适当地跟子女或者亲朋好友沟通,打开心扉,获得别人的帮助和理解。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遵循“顺其自然”的生活原则。遇事冷静不冲动,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出去。通过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情绪。
总起来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老年人应该怎样提高自身心理免疫力呢?首先要客观认识疾病,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信息,不传播不轻信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乐观或恐慌心理。第二,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与家人共同学习疾病防治知识,关注家人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居家氛围。第三,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与家人一起下棋、打牌、做游戏等,与亲属朋友通过手机互联网等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关爱支持。第四,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健康生活时间表,保持规律的作息。每天在家中进行运动,比如打太极、八段锦等。第五,如果发现自己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先试着接纳自己的这种情绪,然后通过向家人诉说、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排解。第六,如果负面情绪持续得不到改善,要及时通过互联网或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到医院就诊。最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烧等疑似症状,应冷静对待,到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青少年:科学引导 倾听交流
随着疫情发展变化,我市中小学再次开展线上教学。孩子面临线上教学虽说有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家庭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上课学习,多少还会有些担心、紧张和焦虑,不但孩子们会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对线上教学的授课效果也会有所顾虑,怕孩子没有约束和管理的状态下,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孩子担心自己听不会,学不好。老师和家长担心孩子弄不懂、学不会。老师和家长的担心和焦虑会无形之下传递给孩子,孩子也无形之中产生一定的压力。
钱丽菊告诉记者,孩子在居家学习上网课期间,有些家长由于对孩子不信任,认为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会开小差,不听课,打游戏,网上聊天,不好好学习,导致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时的家长可能会因此脾气骤然大发,出现言语过激,引发家长和孩子之间对抗和冲突,特别是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可能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家长说东,孩子说西,出现家长和孩子对着干窘态。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应该冷静一下,和孩子静下心来共同查摆问题,多给孩子沟通、交流和互动;多给孩子关心、支持和鼓励,和孩子在心理上同频共振,步调一致。每一个孩子虽然心智不成熟,但是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独立的人格,都会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还有就是多倾听孩子的诉求,用孩子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不要强加成年人的意志。因为孩子的思维是直线型的,成年人的思维是曲线型的。只有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让孩子欣然接受。
疫情之下,如何科学引导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面对心理困扰如何积极应对?
钱丽菊告诉记者,孩子们相对成年人,不管从心理上还是从行为上,对于防控疫情来说,都是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做好积极引导工作,让孩子科学认识病毒和掌握防疫常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一米社交距离,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消除孩子对疫情的恐惧心理。
其次,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及时回答孩子的各种与疫情有关的问题,耐心倾听孩子的抱怨,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出现心理和情绪变化,家长要积极引导和应对,疫情期间,家长对疫情的发展也要理智、客观,不信谣、不传谣,这些做法都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同时,家长和孩子要彼此信任,家长要放低心态,从平等的角度和孩子沟通交流,不要因为孩子做的不满意,就动不动指责和谩骂孩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再则就是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作息规律。受疫情的影响,孩子居家上网课,虽然暂时脱离了学校的管理,但是也要像正常在学校上课一样,按时起床、学习和运动。不要因为居家,就轻易改变日常养成的作息生活规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通过运动,提高免疫力。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因为运动能够调整平时学习工作生活节奏中积蓄下来的压力,释放快乐的荷尔蒙,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调整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增强免疫力。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绘画、弹琴等方式通过转移注意力方法,调节紧张和焦虑的心理。(记者 山进 通讯员 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