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觅燕迹高清大图(柳燕图背后的故事)
柳觅燕迹高清大图(柳燕图背后的故事)1940年8月7日,高一涵被任命为监察院甘宁青区监察使来到兰州。由此在西北工作生活了六年七个月,在此期间,正值抗战时期。因为兰州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故高一涵先生在这里创作了抗战史诗《金城集》,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痛斥了日寇的残暴和滔天罪行。在《金城集》中,他还记述了1941年秋陪同于右任先生前往敦煌莫高窟参观视察,当时正逢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那里临摹壁画,由此高、张二人结下了很深的友谊。高一涵(1885年—1968年),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笔名一涵,安徽六安人,能诗善文,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法,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之一,曾经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撰稿。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高一涵积极投身到这一新文化运动当中,他曾手持彩旗,参加游行,高呼口号,撰写文章,举办演讲,并参与营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为这场运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之一。1926年以后,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明媚的春光中,它们穿梭飞舞于林木花草中,宣告着春天的信息,并且承载和传递着人们的种种情感。扬州市博物馆珍藏有一幅朱本所绘的《柳燕图》,画面上描绘出五只凌空飞舞的燕子,对于背景植物,还颇有争议,有人说是柳枝,有人说是翠竹。但不管是柳是竹,朱本确能准确地勾画出枝条的刚健和柔韧,寥寥数笔的叶片,盎然的早春气息已扑面而来。特别是五只燕子,神态各异,可以看出作者用笔清新秀逸,以简洁的笔墨营造出欢快而恬静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燕剪春风鸣晴空的景致。在画面的右上部,有“拟王忘庵笔法,溉夫朱本画”的款识,并钤有“溉夫”朱文印。
朱本(1761年-1819年),字素人,号溉夫,自署竹西,江苏扬州人。关于他的生平,载于《清画家诗史》《畊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扬州画舫录》等,其书学赵孟頫,且颇得其神似。
朱本所题款识中“王忘庵”即王武,王武(1632年-1690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明代画家王鏊六世孙,清初院画的名家,精鉴赏,富收藏,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被王时敏赞为:“近代写生家多画院气,独吾勤中所作,神韵生动,当在妙品中。”
关于这幅画还有一段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涉及到兰州,故今不揣浅漏,撰写出来,以飨读者。
在这幅画的下部,题有一段长跋:“朱溉夫此画在抗日战争期中,曾遇过三次危险。一九三七年冬南京沦陷,武汉居民纷纷移徙,不知何人将此画搓作一团,抛弃街道上废纸堆中,幸被卖画人拾得,转售与我。爱其生动活泼,即付武昌师竹友梅馆装裱起来,带在身边。一九三八年移住湘西芷江,宿舍被炸,此画独完好如初。一九四一年移居兰州,此画藏在防空洞内,衣箱被窃,此画独存。其时大千在兰为我题跋,始知溉夫为扬州画家,兹为珍重保存起见,特将此画献给扬州古物保管机关,使此画重返故里,亦韵事也。
一九六二年高一涵志于南京寓所,时年七十八岁。”
从这段题跋中可知,这幅画在抗战时期,于武汉被人揉搓成纸团后而遗弃。后被有心人捡得,高一涵先生出资购得,并重新装裱,视若珍宝,携于身边。解放后,高一涵先生将该画捐献于作者朱本故里的扬州市博物馆。
高一涵(1885年—1968年),原名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笔名一涵,安徽六安人,能诗善文,曾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法,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之一,曾经为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撰稿。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高一涵积极投身到这一新文化运动当中,他曾手持彩旗,参加游行,高呼口号,撰写文章,举办演讲,并参与营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成为这场运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之一。1926年以后,高一涵曾任武昌中山大学教授,1931年至1949年,高一涵先后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两湖监察使、甘宁青监察使、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南京市监察委员、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0年高一涵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江苏省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1940年8月7日,高一涵被任命为监察院甘宁青区监察使来到兰州。由此在西北工作生活了六年七个月,在此期间,正值抗战时期。因为兰州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故高一涵先生在这里创作了抗战史诗《金城集》,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痛斥了日寇的残暴和滔天罪行。在《金城集》中,他还记述了1941年秋陪同于右任先生前往敦煌莫高窟参观视察,当时正逢国画大师张大千在那里临摹壁画,由此高、张二人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就是在敦煌莫高窟,于右任、高一涵和张大千诸人在窟前崖壁下度过了当年的中秋节,他们吃着月饼,品茗望月。高一涵还写下了《敦煌石室歌》,后来他又将这首《敦煌石室歌》题于著名国画家、清代进士范振绪创作、张大千题写长卷名的《莫高窟访古图》上。
后来学者水梓先生还为此赋诗一首:
五百窟中万象罗,骚人墨客吟咏多;
于髯诗书大千笔,爱读涵庐七古歌。
其中涵庐即是指高一涵,诗中将于右任的书法、张大千的绘画和高一涵的诗歌并称“三绝”。此外,从高一涵在《柳燕图》上的题跋也可以看到他抗战时期所走过的足迹:武汉-芷江-兰州-南京-扬州,数十年间,高一涵先生与此画形影相随。
特别是在兰州时,这幅《柳燕图》还经历了一次有惊无险的劫难。抗战时期,日寇出动多架次飞机对兰州进行狂轰滥炸。当时兰州陷入一片火海,邓宝山珊将军的夫人崔锦琴及3个子女共4人即在1941年的一次空袭中遇难。高一涵先生携此画及衣箱躲进了防空洞内,可是不幸衣箱被窃,《柳燕图》却留了下来。这也说明这个窃贼没有多少文化,并不“识货”,正如后来人们所说的“ 贼没文化损失巨大”。
到了1943年,张大千一行结束了在敦煌壁画的临摹东返,到达兰州时,据随父西行敦煌的张大千之子张心智在《张大千敦煌行》中写道:“在兰州期间,我们分别住宿在高一涵和鲁大昌两位先生家里。”
也许正是在高一涵位于今兰州曹家厅附近的府宅中,高将视若珍宝的《柳燕图》示于大千先生。大千先生观后,在裱边上写下了长跋:“扬州诸老李复堂、李晴江辈好为野战,流为狂怪。迨新罗山人来寓是邦,始变风气,师法元明,号为雅驯。李梅生、陈若木为其嫡派,朱溉夫又师梅生者,于流丽中含质朴已开。任伯年、朱梦庐一派亦近百年画史中矫矫也。”落款为:“癸未重阳后适一涵先生斋中展观漫题大千弟张爰。”
张大千知识渊博,从他在裱边的题跋上可知,朱本祖籍为扬州,故在21年后,已是78岁的高一涵又将此画捐给了朱本的故里扬州文物保护机关。
如今,这幅珍藏在扬州市博物馆中的《柳燕图》,在向人们默默展示着传统绘画的艺术之美的同时,它更向人们讲述了一段高、张二人之间的情谊,以及抗战期间全民奋起抗击外侮的一段历史。
□高羔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