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的新套路大家一定要注意,骗子的骗术也没那么高明
骗子的新套路大家一定要注意,骗子的骗术也没那么高明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行骗然后假惺惺主动“协助”摇身变成某部门工作人员(冒充公安、通管局、网络举报中心、客服)给事主扣上涉嫌非法买卖防疫物资的帽子
疫情期间
诈骗分子
暗地捣鼓新诈骗名目
蹭疫情热点作案
摇身变成某部门工作人员
(冒充公安、通管局、网络举报中心、客服)
给事主扣上涉嫌非法买卖防疫物资的帽子
然后假惺惺主动“协助”
将电话转接至“公安机关”行骗
请一定要擦亮双眼
不要被骗局迷惑
3月1日11时许,事主邱某在上班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位陌生人的电话。
在骗子帮事主“转接警方”后,另一骗子自称是上海市嘉定区公安局的民警郑军,要求加事主QQ做录音笔录 加完好友对方便发来“警官证”,后因事主手机没有流量,对方再次拨打事主电话。
邱某挂断电话后,于13时许回到工作单位将整件事告知同事,同事听完后称也遭遇过类似的被骗经历,邱某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被骗。
其实,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往往是换汤不换药,给骗术披上热点的外衣,利用当事人急于自证清白的心态实施诈骗。而受疫情影响,一部分人这段时间的收入减少,一些骗子利用疫情期间人们急于用钱的迫切心理进行诈骗。
下面为大家一一盘点
那些容易上当的套路
套路一:网络贷款诈骗
先来看案例
佛山一男子“网贷”被骗近2万元
2020年2月29日21时许,夏先生收到浏览器推送来一条网贷信息。正好有资金需求的夏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链接,并按照步骤下载某金融贷款软件,完成注册后便申请贷款2万元。然而,贷款金额始终无法提现,夏先生心急之下便联系客服进行询问。
该软件在线客服回复截图。
很快,客服回复夏先生,让其提供验证资金预存的流水,并将某支付软件的余额截图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一并发送。夏先生按照对方的指引操作后,客服发来一张显示验证成功的截图,但又称综合流水评分不足要暂扣验证金额4400元,稍后会以刷流水的方式将钱返还。
客服引导事主刷流水订单。
夏先生随即通过银行卡网上转帐4400元到对方指定账户,先后5次收到对方转帐,之后再次按照对方指引将钱分多次转回去,一共转了5599.9元,剩下1080.1元没有转过去。
随后,客服又告知夏先生只刷了贷款额20%的流水,需要刷50%才可以继续申请贷款,着急申请贷款的夏先生没有多虑,又转了6000元给对方,但又被客服告知因操作超时要预存10000元激活,等夏先生再转账9999.3元后却又被告知转账金额不对,无法完成激活。
此时,原想贷款20000元的夏先生,已经给对方转去19319.2元,却始终被告知仍未完成贷款流程。夏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可此时,屏幕另一端的“客服”却下线消失了,夏先生立即报警求助。
其实
网贷骗子的套路无非就是下面几类
你get到了吗?
1.
未放款先收费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无抵押贷款最常见的伎俩,贷款被骗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进了这个坑里。骗子抓住借款人急于求成,而常识缺乏的心理。
第一步:取得信任,号称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
第二步:编织各种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费用,通常以平台费、保证金等借口忽悠借款人上钩;
第三步:当借款人将钱打入对方账户以后,骗子完成一轮骗局,消失。
2.
打着低息的幌子实为高利贷
很多无抵押贷款骗局打着“日息低至××”的幌子,将借款人骗过来,最后以高息放款。
3.
只凭身份证就能贷款
“凭一张身份证,不管你是黑户还是白户,当天就能下款20万到50万。”这是近期大家经常可能收到的诈骗短信内容。通常情况下,如果受害人一旦交纳手续费之后,按照对方的要求办理了贷款,最终遇到的结果就是贷款没到手,高额的手续先被骗走。
套路二:"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足不出户、日入斗金”“点点鼠标、轻松赚钱”……类似的刷单兼职广告你是不是也经常收到?
骗子们通常是这样操作的
第一步:骗取信任。骗子以练习刷单业务流程为幌子,让其购买低价商品,并快速将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返还,逐渐赢得信任。
第二步:设置诱饵。骗子要求其继续网购刷单,忽悠说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才能一次性返还。
第三步:实施诈骗。等到完成任务后,骗子又以各种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等理由,引导受害人向诈骗账户汇入同样的金额激活账户,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
由于受疫情影响,犯罪分子的“黑手”伸向了在家上网课的中小学生,易受骗人群主要是12岁至16岁学生。主要表现为:将中小学生拉入QQ群或微信群,群名通常打着“送福利、返利”的幌子,声称有小金额大回报的赚钱机会,让中小学生使用父母的手机,扫描指定的二维码进行转账,实施诈骗。
王某是一名14岁的在读初中生,2月25日在家使用家长的手机进行网络上课过程中,被拉进一个名为“某网红生日福利群”的QQ群,对方称有福利发给大家,私聊转账可返利,并发送二维码让王某转账,其后又以二维码异常、审核需要费用、虚拟订单等托辞,多次让王某扫描新的二维码转账,导致王某累计被骗19万元人民币。
其实,骗子的手法并不高明
了解骗子的诈骗套路
日常保持理性
涉及到转账、输入验证码等情况时
要多一份谨慎
(来源:广东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