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柏拉图是一个牌子吗?刷屏营销不流行了

柏拉图是一个牌子吗?刷屏营销不流行了确切地来说,腾讯只是不希望除自己以外的平台开发的游戏,在自己的平台上流行。想一下去年年底爆火的“我和微信的2015”,某段时间链接无法访问,腾讯做的是迅速修复,而不是彻底封禁。可见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那也只是对自己开放。难道是刷屏营销不流行了?对此,腾讯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违反平台去年7月1日所公告的禁止发布签类测试信息,平台根据规则作出阶梯式处罚,目前处于第一级,会进行封号7天和删除所有诱导分享获取粉丝。如果再次违规,将会继续加重至下一阶梯。腾讯所指的公告,是指去年7月1日,微信官方发布的一个公告:即日起,一旦发现微信公众帐号有发布签类测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发布新年签、大学测试、星座测试等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将视情节对违规公众号进行删除关注用户(粉丝)及封号处理。腾讯这次处理得这么迅速,态度这么坚决,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之。但腾讯对这种签类测试行为的封禁也不是第一次,可见在这类问题上

在刚刚过完的周末,你的朋友圈肯定被这样一张图刷屏过:

柏拉图是一个牌子吗?刷屏营销不流行了(1)

7月16日,一张写着发帖人性格标签的黑底彩字图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这也让这款游戏的开发方“柏拉图app”的微信订阅号,在短短半天时间“涨粉上百万”。

但这场刷屏风潮只持续到当天上午,“柏拉图app”公众号便遭到微信封禁,其制作图片的链接也被屏蔽。

柏拉图是一个牌子吗?刷屏营销不流行了(2)

不过虽然“柏拉图”被封禁,但是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模仿“柏拉图”的公众号。不过流行热度却明显不如“柏拉图”。这个小游戏只火了半天就消退了。

对此,腾讯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违反平台去年7月1日所公告的禁止发布签类测试信息,平台根据规则作出阶梯式处罚,目前处于第一级,会进行封号7天和删除所有诱导分享获取粉丝。如果再次违规,将会继续加重至下一阶梯。

腾讯所指的公告,是指去年7月1日,微信官方发布的一个公告:即日起,一旦发现微信公众帐号有发布签类测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发布新年签、大学测试、星座测试等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将视情节对违规公众号进行删除关注用户(粉丝)及封号处理。

腾讯这次处理得这么迅速,态度这么坚决,不知道是不是故意为之。但腾讯对这种签类测试行为的封禁也不是第一次,可见在这类问题上处理的决心。

难道是刷屏营销不流行了?

确切地来说,腾讯只是不希望除自己以外的平台开发的游戏,在自己的平台上流行。想一下去年年底爆火的“我和微信的2015”,某段时间链接无法访问,腾讯做的是迅速修复,而不是彻底封禁。可见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那也只是对自己开放。

回归到产品本身,“柏拉图app”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用户进行过测试,“柏拉图app”设定的变化参数只有生日一项。换句话说,不管输入什么姓名,只要生日相同,得出的结果都一样。这与一般的星座性格测试,并无太大差异,一共只有366种结果。

不过虽然只流行了半天,但是这种刷屏营销的涨粉效果却相当惊人。有业内人士根据“柏拉图app”7月16日发布的文章点赞数(超过3万)推算,这次营销为该公众号带来的粉丝数可能上百万。

从单纯的创意来说,这个并不称得上新奇。那为何还能得到如此好的传播效果?

1、内容为王

星座、生日本来就是现在的80、90甚至00后感兴趣的话题。而此次的标签内容,从语言上采取了最近流行,逗比的文风,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2、标榜自我存在感

将自己的性格标签展现给朋友,可以替自己发声,寻找存在感和自我标榜。从人性角度符合基本的传播规律。

3、传播路径选择

在各大社交平台中,微信无疑是最简单、覆盖年龄差最多、最易上手、传播最快的平台。如果不是腾讯自身对平台的保护,此次传播范围其实还可以更广。

至于微信是否存在选择性执法的质疑,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对“柏拉图app”的处理,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腾讯本身并无类似产品,没有“护短”必要。要说其他签类测试信息或诱导分享的信息还在传播,一方面可能是其影响力不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微信尚未监测到,被关注到的应该都会被处理。

同样是近日,易到用车的一款比价应用在微信遭到屏蔽,其质疑微信执法不公,对同属腾讯旗下的滴滴打车的类似行为却视而不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