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努力是在消耗生命认知资源:决策与能量奇奇怪怪的放弃理由
盲目的努力是在消耗生命认知资源:决策与能量奇奇怪怪的放弃理由签到分为活动行报名和特邀嘉宾两种,特邀嘉宾现场找名单签字,活动行扫码登记。两种签到没有分开位置,工作人员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有的活动行报名者还在找名单。其实人的决策过程有点像登台阶,设计师要做的就是调节台阶的高度,有时候需要降低成本,有时候需要故意增加成本,取舍的关键在于业务目标。当然成本最低且有效的方式是报名时提供交流群二维码,在群里发布路线,告知注意事项。再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酒店日常接待的宾客多为开车到达,且为了方便接送贵宾,车道要可以直达酒店大厅入口。活动为临时举办,没有考虑这一层因素。至于酒店为什么修建了高高的台阶,这是为了情感映射。登高的过程中会让人产生庄严正式的感觉,会衬托宾客的身份地位与酒店的高端定位,就像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很多建筑前都会有台阶。但台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耗能,费大力爬上去,却发现没地方可下,这种感受很差,反而起了负面效果。所以是否修建台阶要综合考虑
服务设计大会
上周参加了服务设计大会,感觉很累,就像电池耗尽了自己的能量,被迫提前离场。回想了一下,也许是因为活动有几点体验不太好。
首先酒店大门人行道相比车道很隐蔽,不易发现。一进门就是高高的台阶,仰视视角酒店主体和平台相连,费力爬上去才发现酒店主体与平台隔着一个天井,真正的入口在下面,还没有楼梯可下。
后来发现要从两侧车道绕过去,短短半小时,看到了不下三组人走错了位置。主办方没有在大门设置指引,也有没有人员引导,为数不多的几张海报及指示牌放到了一眼看不到的地方,无疑增加了人的决策成本。
当然成本最低且有效的方式是报名时提供交流群二维码,在群里发布路线,告知注意事项。
再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酒店日常接待的宾客多为开车到达,且为了方便接送贵宾,车道要可以直达酒店大厅入口。活动为临时举办,没有考虑这一层因素。
至于酒店为什么修建了高高的台阶,这是为了情感映射。登高的过程中会让人产生庄严正式的感觉,会衬托宾客的身份地位与酒店的高端定位,就像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很多建筑前都会有台阶。但台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耗能,费大力爬上去,却发现没地方可下,这种感受很差,反而起了负面效果。所以是否修建台阶要综合考虑,就像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很多建筑会把台阶替换为缓坡或辅以电梯,就是为了给人轻松自由的感受。
其实人的决策过程有点像登台阶,设计师要做的就是调节台阶的高度,有时候需要降低成本,有时候需要故意增加成本,取舍的关键在于业务目标。
签到分为活动行报名和特邀嘉宾两种,特邀嘉宾现场找名单签字,活动行扫码登记。两种签到没有分开位置,工作人员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有的活动行报名者还在找名单。
因为疫情原因,主嘉宾辛向阳教授没能来到现场,主持人没有提前告知。介绍到场嘉宾时,所有人左顾右盼都没有找到辛教授。其实这里最好的方法是介绍时远程连线,打声招呼,否则会破坏整个大会的专业性和诚信度。原因可参考之前吴彦祖的文章。
辛教授远程演讲时屏幕抖动严重,进一步削弱大会专业性,证明没有提前测试。另外很多嘉宾没能到达现场,连线时多次出现网络故障或无人回应的情况,有时候备选方案也很重要。
中午休息的时候主持人推荐参观者到旁边的万象城就餐,看起来很贴心,但还不够细致。因为现场还有很多散客,万象城多为烤肉、火锅等需要多人就餐的店铺,且客单价偏高。鉴于周围看起来很难找到吃东西的地方,举办方应该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
再说一下大会做的比较好的地方,签到后会引导参观者到签名墙合影留念,有专门的摄影师。这就在开始前营造了情绪的高点,也弥补了远程到达的劳累,利于提高大会整体调性。
上午茶歇提供了甜点,这也是根据能量桥理论及时充能,当然现场组织还不够好,餐桌摆放位置比较偏僻,现场有人掉落了蛋糕,服务员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后面的人踩到。
之所以关注这些体验细节,其实是因为线下分享的知识密度远小于线上,所以就需要充分调动五感去填补体验空缺。否则线下很容易累,用户的疲惫会加重体验差的观感。这也就是所谓的能量桥理论。
午饭的多次选择
书接上文,午歇我去找吃饭的地方。前提条件当时我很饿,而且比较累。首先去了主持人推荐的万象城。然后发现只有火锅、烤肉,只能作罢,在上下楼的过程中进一步消耗能量。
然后美团发现一家吉野家,跟着导航到了地方,发现是个地下美食城,首先看到了老乡鸡,就决定放弃吉野家。一进门,服务员1号抑扬顿挫地来了一句:“欢迎光临老乡鸡。”语调有点像理发店,自行脑补。对于社恐来说,感觉不自在。
接着看到菜式有点少,没得选。但因为已经饿了,打算将就一下。一直走到头没看到餐盘,我还转身看了一下就餐区。然后就看到服务员2号胳膊抽动了一下,那时我明白了餐盘在柜子的下面,需要她帮忙取出。她犹豫的那一瞬间,我转身离开了。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看起有点蠢的样子。
有时候一个决策总会因为奇奇怪怪的理由放弃,甚至只是因为一两个服务人触点做的不够好,导致耗能超出了临界值。
我继续在美食城里探索,奇迹般发现吉野家就在前面,刚打算进去,看到它旁边是一家陕西面馆,两家门头紧挨着。那一瞬间我又放弃了吉野家,突然想吃面了。进去发现没有菜单,桌子上也没有点餐码。抬头看到灯牌介绍很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问里面忙碌的厨师,还是决定放弃了。虽然吉野家很冷清,一共只有一个配餐员和一个餐具回收员,甚至没有人招揽,但桌子上有二维码,上菜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聊了这么多都与能量有关,人的任何决策都需要消耗能量。线上因为只会用到视觉,最多加上听觉,情绪波动很小,耗能不明显。但线下设计会调动五感,影响因素成倍增加,你永远不知道用户放弃的理由多么奇奇怪怪。所以线下设计不得不考虑心情,关注用户真实行为动线,时刻关注他们的能量值与体验峰谷。
图源集创堂服务设计课程
对于初级设计师而言,要完成点到线的转变。细分用户类群,关注真实需求、研究行为与情绪。只有掌握了基础,在能进阶到面与体,深入商业逻辑与组织架构。
图源集创堂服务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