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养成习惯:如何养成习惯

如何养成习惯:如何养成习惯第二个要素:行为,也就是行动,就是你准备做什么,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第一个要素:线索,也就是说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你会用到这个习惯;包括时间、地点、情绪状态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曾读到过一个改变全人类行为的习惯,那就是刷牙。据说在20世纪初,地球人的刷牙习惯还没有养成。在当时的美国,虽然二次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牙膏这个产品和现在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美国只有7%的人家里才有牙膏,多久刷一次还不敢保证。后来一个叫白速得的牙膏品牌策划了一次营销事件,让美国人刷牙习惯从7%的比例上升到65%,然后逐渐蔓延到全世界。现在我们能天天刷牙,看起来是理所当然,从没有几个人刷到全球几十亿人的共同习惯,其实是我们在享受这个习惯养成运动的成果而已。而这个习惯上表面上看是来自一个牙膏品牌的营销策划,但实际上这个营销策划是符合了习惯回路的要求。那么回路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1000天写作计划第211天,星期5。

今日份视频分享:

我们如果想要增长就需要进入一个稳定的模式,一个稳定持续的模式则需要增强回路,而增强回路更利于习惯的养成。而如果能够善于利用习惯的力量,可以说会改变和影响我们的人生

如何养成习惯:如何养成习惯(1)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曾读到过一个改变全人类行为的习惯,那就是刷牙。据说在20世纪初,地球人的刷牙习惯还没有养成。在当时的美国,虽然二次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牙膏这个产品和现在没有太大区别,但是美国只有7%的人家里才有牙膏,多久刷一次还不敢保证。后来一个叫白速得的牙膏品牌策划了一次营销事件,让美国人刷牙习惯从7%的比例上升到65%,然后逐渐蔓延到全世界。

现在我们能天天刷牙,看起来是理所当然,从没有几个人刷到全球几十亿人的共同习惯,其实是我们在享受这个习惯养成运动的成果而已。而这个习惯上表面上看是来自一个牙膏品牌的营销策划,但实际上这个营销策划是符合了习惯回路的要求。

如何养成习惯:如何养成习惯(2)

那么回路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第一个要素:线索,也就是说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你会用到这个习惯;包括时间、地点、情绪状态

第二个要素:行为,也就是行动,就是你准备做什么,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

第三个要素:奖赏,就是你做完之后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个行为本身可以带来的自然奖赏,比如运动之后会感觉放松舒服。或者设定一些规则,额外地指定做完一件事之后可以立刻获得哪些好处的规则奖赏。因为这个决定了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动力来长期使用这个习惯。

通常我们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认为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经常只盯着“行为”这个要素,比如说什么我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我要养成健身的习惯。但事实上,对于习惯养成来说,行为很可能恰恰是三要素当中最不重要的那个,而关键是你能不能给这个行为找到合适的线索和奖赏。比如线索包括时间、地点、情绪状态、其他人和刚刚发生的事情,当你为某个习惯寻找线索的时候,不妨就从这五个方向入手。而奖赏就是让你的内心当中形成一种渴望。

了解了三个要素,也就是说无论你是想让自己养成一个习惯,还是想帮助其他人养成习惯,首先得保证要凑齐这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缺一个,回路也是断的,这个习惯就不可能形成。

因为这三个要素和我们的大脑结构息息相关,从大脑的角度拆解了习惯养成的秘密。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部位,一个叫新皮质,一个叫基底核。新皮质在大脑中分管的是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记忆活动。从习惯的角度看,新皮质负责习惯养成之前的工作,包括考虑这个事要不要做、怎么做更合适、用什么方式来做。简单来说就是它要把新接触的一件事给摸熟了,一旦摸熟了,新皮质就会转一道手,交给基底核来接管。

比如举个开车的例子,刚上路的新手注意力全在开车这一件事上,起个步变个道都会琢磨半天,这时候就是我们大脑里的新皮质在发挥作用。但是等你成了老司机,开车养成了习惯,怎么起步、怎么变道、多大的弯打多大角度的方向盘,这一套动作完全成为了本能,就靠基底核来胜任。比如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动用你的新皮质想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或者打电话。

然而要想把一个习惯移交给基底核,新皮质必须做到一件事,那就是得让基底核弄明白到底怎么去使用这个习惯。似乎就跟做项目是一样道理——要给客户交付产品,就得有配套的产品说明书。而想要新皮质做到这件事就必须要有上面讲的三要素。

通过从大脑认知的角度去了解习惯的养成,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要养成一个习惯或者改变一个习惯,寻找三要素、画出来习惯回路其实只是一个开始。但至少我们有了一个理想的框架。有了框架仍然需要执行、决心和好点子。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习惯的力量都不是那么容易被驯服的,但是只要你了解了它的底层逻辑之后,再去反复实践,就会省时省力,而不是一味的消耗意志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