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卦算出来有大坎:大过卦九五爻辞
算卦算出来有大坎:大过卦九五爻辞《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淮南子·时则训》:“桃李始华”。《乐府诗集·长歌行》:“焜黄华叶衰。”《说文》:“荣也。”《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说文·段注》:“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析言之也。”笔者认为,以上解释皆为以讹传讹的说法。事实上,华浑言曰“花”,析言之,“华”指木本之花,“花”乃草本之花。“荣”指草木长出叶子,而非开花。春天,有些树木是先开华後长叶子,而有些树木和草则是先长出叶子后开花。花开了还没结出果实时,谓之秀,即“华而未实谓之秀”,是指开花后还未结实,形容树木处于春天的花期,正是风华正茂,漂亮好看的时候,故“秀”用来比喻已经成熟还没有结婚的女子。古代皇帝“选秀”,就是指选这样的女子。同样,“荣而未实谓之英”,就是说,草木先长出叶子还未结果的谓之“英”,故“英”也指叶子。“英”形容草木正处于敷布新叶,生机勃勃的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释字(词)
士
①古代奴隶主贵族中的最低一级,称为“元士”,是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基础。②古指未婚男子,泛指年青男子。③“士”是“仕”的本字,仕在旧时指做官。
“士”在这里指出仕司事的年青男子。
华
《说文》:“荣也。”《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说文·段注》:“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析言之也。”笔者认为,以上解释皆为以讹传讹的说法。事实上,华浑言曰“花”,析言之,“华”指木本之花,“花”乃草本之花。“荣”指草木长出叶子,而非开花。春天,有些树木是先开华後长叶子,而有些树木和草则是先长出叶子后开花。花开了还没结出果实时,谓之秀,即“华而未实谓之秀”,是指开花后还未结实,形容树木处于春天的花期,正是风华正茂,漂亮好看的时候,故“秀”用来比喻已经成熟还没有结婚的女子。古代皇帝“选秀”,就是指选这样的女子。同样,“荣而未实谓之英”,就是说,草木先长出叶子还未结果的谓之“英”,故“英”也指叶子。“英”形容草木正处于敷布新叶,生机勃勃的时候,故“英”用来比喻已经长大,但还没结婚成家的青年男子或年青尚处于建功立业阶段的男子。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淮南子·时则训》:“桃李始华”。《乐府诗集·长歌行》:“焜黄华叶衰。”
夫
这里用作动词,“以……为夫”的意思。“士夫”就是以士为夫的意思。
丑
丑的本义是群、类的意思。《易·渐卦》:“夫征不复,离群丑也。”疏:丑,类也。丑本是一个独立的古字,现代人把“醜”字也简化为“丑”,这就带来字义的混乱。醜是醜陋、难看的意思,而丑原本没有这样的意思。读古文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字的区别。
释象
《大过卦》是由《大壮卦》变化而来的。《大壮卦》先变为《需卦》,然後《需卦》再变为《大过卦》。《大过卦》九五就是原来《大壮卦》的九四,《大过卦》上六就是《大壮卦》之上六。《大壮卦》是消息卦,阴消阳息,故知《大壮卦》及其所变之卦的上面,其消去的为三个阴爻。这样,《大壮卦》上六与六五以及上面消去的阴爻组成坤体,“坤为母”,母为老妇,故《大壮卦》上六取象为“老妇”。《大壮卦》九四居近君之位,仕从于首领,故称为“士”。
在《大壮卦》中,九四仕从于六五,当《大壮卦》变为《需卦》时,《大壮卦》九四与六五交换了位置,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反映了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历史事实。《需卦》九五夺取了六四的首领位,反客为主,而六四仍在九五身边,反成了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所以二者虽然皆当位得正,却彼此戒备,这从卦象上就可以看出来。《需卦》九五与六四都是既在坎体又在离体,“坎为耳”,“离为目”,所以《需卦》九五与六四皆有张目竖耳之象,这是一种极其紧张的状态,也是一种“夫妻反目”的状态。当《需卦》再变为《大过卦》时,《需卦》六四下行而离开了九五身边,于是九五“独立而不惧”,六四也“遯世而无闷”去了,“张目竖耳”的状态也就随之结束了。
在《需卦》中,九五与六四“夫妻反目”,相互戒备,对男女之事已心如枯木。《需卦》九五在离体,“其(离)于木也,为科上槁”,“科”假借为“棵”,指树干,“科上槁”就是指枯枝,这里取象为“枯杨”。《需卦》九五还在坎体,“坎为心病、为加忧”,故《需卦》九五有心忧形枯之象。当《需卦》再变为《大过卦》时,《需卦》六四下行而离开了九五,九五所在的离体和坎体消失,《需卦》九五也就成了《大过卦》九五。《大过卦》九五原来所在的坎体变成了兑体,“兑为说”,说通悦,说明九五由原来的忧心忡忡变得高兴、喜悦起来了。
现在《大过卦》九五身边只剩下一个柔爻,那就是上六。《大过卦》九五、上六相比而在兑体,说明他们厮守在一起,两情相悦,焕发了新的青春。《大过卦》是由《大壮卦》变化而来的,《大壮卦》是消息卦,根据消息卦特点可知,《大壮卦》及其所变之卦的上面,其刚消去的是一个柔爻。故知《大过卦》上六与九五以及上面消去的柔爻组成一个震体,“震为雷”,“雷”象征集聚的能量,于草木就是“蕾”,蕾就是含苞待放的花,这里取象曰“华”。华者,花也。木本曰华,草本曰花。前面我们知道,九五在《需卦》中“夫妻反目”,感情破裂,已心如死灰而形如枯杨,而到《大过卦》後则在感情问题上与上六涣发了新的青春,就象枯杨上又长出了花蕾,故爻辞曰“枯杨生华”。
前面已经说过,《大过卦》是由《大壮卦》变化而来的,《大过卦》九五就是《大壮卦》九四,《大过卦》上六就是《大壮卦》上六。在《大壮卦》中,九四为“士”,上六为“老妇”,当《大壮卦》最後变为《大过卦》後,“士”与“老妇”喜结连理,厮守而相悦,故爻辞曰“老妇得其士,夫。”婚姻实质上是以感情为基础的,这是天理,《大过卦》九五与上六两情相悦而喜结连理,合乎天理,故“无咎”。但话说回来,这种老妇与士的忘年婚配确实是很特殊的,也是不值得提倡和赞誉的,故曰“无誉”。
花有花期,女有生育期。《大过卦》天时在季春之月,花期已尽尾声,晚开的花很可能不能结籽。枯杨生华,花期已尽,乃不可久矣,故其《象传》释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与年青男子婚配,虽是两情相悦,但既错过了最佳生育期,也不匹配。“老妇得其士夫”和“枯杨生华”是同类性质的问题,故《象传》释曰:“老妇士夫,亦可丑也。”丑者,类也。这里暗示老妇与夫亦不可久矣。
义理
原始氏族社会的婚配是很随便和自由的,所以“老夫女妻”和“老妇士夫”这类忘年婚配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大过卦》的历史背景当为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礼会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对男性而言,无论是“老夫女妻”还是“老妇士夫”,都是男性的一种过越行为,过于相与也。由于公有制占统治地位,私有制还没有成熟,人们的家庭观念还很淡薄,表现在婚配上就很自由、随便,这在文明社会看来是很奇葩了,但在当时却很正常。在《大过卦》中,“枯杨生稊”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生命力的产生,也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也就是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废墟上又产生了父系氏族社会的萌芽,并会不断壮大。而“枯杨生华”则代表旧的力量走向衰亡,乃至回光返照,却不可久矣。代表母系氏族社会最後的辉煌和遗制,之後便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男性将打破历史的蒙昧状态,探索开辟一种天尊地卑、贵贱有等的新型的社会制度。破旧立新,大者过也,不过不足以完成历史交给的使命。
附“不时之花”的案例
《红楼梦》第94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节录
贾母道:“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王夫人道:“老太太见得多,说的是,也不为奇。”邢夫人道:“我听见这花已经萎了一年,怎么这回不应时候儿开了,必有了原故。”李纨笑道:“老太太与太太说得都是。据我的糊涂想头,必是宝玉的喜事来了,此花先来报信。”探春虽不言语,心内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只不好说出来。独有黛玉听说是喜事,心里触动,便高兴说到:“当初田家有荆树一棵,三个兄弟因分了家,那荆树便枯了。后来感动了他弟兄们仍旧在一处,那荆树也就荣了,可知草木也随人的。如今二哥哥认真念书,舅舅喜欢,那棵树也就发了。”贾母王夫人听了喜欢,便说:“林姑娘比方得有理,很有意思。”正说着,贾赦、贾政、贾环都 进来看花。贾赦便说:“据我的意思,把他砍去,必是花妖作怪。”贾政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不用砍他,随他去就是了。”贾母听了,便说:“谁在这里混说!人家有喜事好处,什么怪不怪的。若有好事,你们享去,若是不好,我一个人当去。你们不许混说。”贾政听了,不敢言语,讪讪的同贾赦等走了出来。
笔者认为,贾府枯萎的海棠树突然在秋季开花,是一种回光返照的现象,就象烛火在熄灭前会突然亮一下一样。喻示着贾府在短暂的繁荣后终会走向败亡。贾母经多见广,深知其理,只是怕引起贾府上下的恐慌,于是极力掩饰,以安定人心。《大过卦》所谓“枯杨生华”,喻示着母系氏族社会在达到全盛之後,就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替代。“老妇士夫”的婚配现象也成为母权社会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