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老实说,这剧质量还凑合,值得一看,几个角色的演技也不错。但要说有多深刻,那我觉得还远远不够。这剧的很多地方借鉴了不少斗智日漫不说,整体的内容也只是在所谓的深刻人性面前打了一个转,浅尝辄止。于是,在国庆摸鱼的几天里,我把这部剧全看完了。我也听说了这部剧最近很是火热,很多媒体都在热炒这部剧,说非常深刻。不少网友也表示,这剧里面的游戏规则和现实生活里的各种困境非常类似。剧里面的台词,比如“我决定要回去游戏,反正我活不久了,与其像这样等死,不如拼一拼拿第一名的巨额奖金。”“更重要的是,我出来后发现,外面的世界才更像地狱。”也让人男默女泪。

前段时间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说韩国一个大学教授,指责吴京那张流行的表情包上穿的衣服,抄袭了韩国影视《鱿鱼游戏》里主角的衣服。

还配上了吴京和《鱿鱼游戏》中主角李政宰的对比照,结果韩国媒体就来跟风了。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

这种新闻真是不知道让人说啥好。

有小伙伴在后台私信我说,最近《鱿鱼游戏》这部剧非常火,想听我说说这部剧。

我也听说了这部剧最近很是火热,很多媒体都在热炒这部剧,说非常深刻。不少网友也表示,这剧里面的游戏规则和现实生活里的各种困境非常类似。

剧里面的台词,比如“我决定要回去游戏,反正我活不久了,与其像这样等死,不如拼一拼拿第一名的巨额奖金。”

“更重要的是,我出来后发现,外面的世界才更像地狱。”也让人男默女泪。

于是,在国庆摸鱼的几天里,我把这部剧全看完了。

老实说,这剧质量还凑合,值得一看,几个角色的演技也不错。但要说有多深刻,那我觉得还远远不够。这剧的很多地方借鉴了不少斗智日漫不说,整体的内容也只是在所谓的深刻人性面前打了一个转,浅尝辄止。

这剧与其说讨论了深刻的人性,倒不如说把资本主义有多失败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好我是南瓜,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最近大火的《鱿鱼游戏》到底讲了啥?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

1

这部剧的主角是韩国影帝李政宰饰演的成奇勋

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主角成奇勋的经历,完美地展示了啥叫“五彩斑斓的惨”,简直就是照着《赌博默示录》主角伊藤开司的人设抄的。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2)

成奇勋中年失业,自己创业了两次,失败了两次。自从老婆甩了他后,这个角色就沉迷赌博,彻底自暴自弃了。

他会为了攒赌本,偷母亲的银行卡,结果却连亲身母亲的生日都记不起来;

他偷了母亲的钱想去给女儿过生日庆祝的钱,也被他拿去赌博,结果好不容易赢了钱,钱还被小偷偷走了。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3)

比穷更惨的,是成奇勋在家人面前都没有一点尊严。

他的女儿默认了老爹是个废物,只求他“打架也别只是挨打”;母亲不指望儿子能争气,只求他能少败家一点。

连前妻和她现任的丈夫也觉得这个角色是个累赘,生怕女儿被他带坏了,宁肯给他一笔钱希望他不要再来纠缠自己。

为了证明自己还有用,成奇勋想靠赌博发财,摆脱这种悲惨的境地;可越赌,欠的钱越多,又让他更加堕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4)

结果,就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有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出现在了主角面前。

男子掏出一大箱现金表示,自己要跟他玩一个很简单的打纸包的游戏。只要赢了一把就能拿十万,就算输了没钱给也无所谓,挨一巴掌就算是还上了。

赢了拿钱,输了只是被打一下,在缺钱缺到疯了的主角眼里,这简直是给他送钱,要是被打一巴掌能给十万,他愿意被打到住院。

在这个小孩子一样的游戏里赚了不少钱后,神秘人还给主角塞了一张名片,让他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就可以参加一个有巨额奖金的游戏。

神秘人还特别强调,对于男主的凄惨人生来说,这可能是他唯一能够翻身的机会了。

这个神秘人猜的很准,男主最终还是受不了穷困潦倒的人生,瞒着家人打通了这个神秘电话。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5)

刚上车没多久,戴着面罩的司机就把他迷晕了,运到一个神秘岛上。

这个岛上总共有456个参赛者,他们全都是和主角一样的失败者,比如主角邻居的儿子,名校毕业、在大公司当金领的曹尚佑,因为一时贪念挪用公款买衍生品,结果欠下巨款无法偿还。

比如从朝鲜逃来韩国的脱北者姜晓,她被流氓头子操纵着四处偷钱给老大上贡,男主角赌博赢的钱就是被她偷走的。

而操纵她的老大,自己也因为偷了帮会的钱被追杀。

如无意外,这些人的归宿要么是死在街头,要么是被抓去坐牢。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6)

结果,这个赛事的主办方却愣是把他们全都抓来了这个岛上,要求他们每个参赛者都穿着统一的制服,一起玩一些游戏,赢得人就可以拿到巨额奖金。

游戏的管理员们,个个戴着面具,靠脸上的三角、方形和圆形符号区分岗位,根本不在参赛者面前露脸。

当有人提出抗议后,管理员直接报出了每个人的名字、穷困潦倒的经历,还直接把他们的事迹播到大屏幕上公开处刑。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7)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大家都是现实生活中的loser,都是为了钱来的,还有啥好说的?

玩第一个游戏前,大家是抱着“通关挣钱”的想法开始的。

结果在第一关“123木头人”游戏里,大家就惊讶地发现,这游戏哪里玩的是钱,分明玩的是“命”。

这游戏规则和咱们小时候玩的一样,每个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趁着巨型人偶喊“123木头人不许动”的时间里快速向终点移动,一旦人偶回头,就必须马上变成木头人不许动。

而当人偶回头时还在动、或者不能在规定时间跑过终点的人,就会被物理淘汰出局,也就是被墙上的枪射杀。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8)

第一关游戏结束,就有两百多个人命丧当场。

这下把大伙儿都吓坏了,命都没了要钱还有啥用?纷纷打起了退堂鼓要求退赛。

主办方就给大家搞了一次投票,选择要不要继续游戏,就像西方国家经常挂在嘴上的“民主”一样。

投票结果是选“离开游戏”多一票时,主办方居然还真的把大家送回了首尔,而且留下了名片,告诉大家想回来游戏还可以随时打电话,仿佛真的很尊重民意似的。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9)

主角原本被木头人游戏里血腥的死亡场面吓坏了,可等到他回到现实中,才发现他失败的人生比要命的游戏还要难熬,他宁肯去游戏里拼命。

而且,和他抱有类似想法的玩家还不少,等到大伙儿都重新参赛后一统计,没有回来的参赛者只有十多个人。

主办方之前之所以会放他们回去,无非是因为他们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和“123木头人”类似,他们参加的剩下几关的游戏,有的是要求分毫不差地把糖块上的图案抠下来,有的是在悬空木板上拔河,有的是比赛骗对方的弹珠,还有就是跳玻璃桥,踩到普通玻璃就掉下去,踩到强化玻璃就能继续往终点跳。

总之,都是一些规则很简单的,小孩子玩的游戏。

而这些游戏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输了的人要死。

主角成奇勋一路上和几个人组成了队伍,和这些陌生人一一熟识,和患有肿瘤的老爷爷成了好朋友,又亲眼看着这些陌生人在游戏里在自己面前一个一个地死去,也亲眼看见玩家们为了金钱丧失人性,肆意夺走其他人的生命。

男主角和邻居曹尚佑两个人活着到了最后一关,最后一关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一起玩的“鱿鱼游戏”

最终,拥有主角光环的男主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曹尚佑看到自己无望胜出,在拜托主角照顾母亲后自杀,让主角拿到了456亿奖金。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0)

可拿到了奖金的男主,一点都开心不起来,他意志消沉,过了半年多浑浑噩噩的日子。

其实个人觉得,这部剧到这里剧情就已经崩了,但编剧还是强行编了一个所谓的“解密”部分,让男主角在游戏中的老爷爷成为了组织游戏的幕后boss,让男主幡然醒悟,不仅把奖金拿来救助游戏中熟识朋友惦记的人,还踏上了寻找游戏幕后主使的路,看样子是准备拍第二季了。

但不客气的说,从第一季的表现看,这部剧的上限是很有限的,在对人性的探讨上和游戏的精彩程度上,都远远不如同类型的作品,比如《赌博默示录》、《诈欺游戏》、《弥留之国的爱丽丝》、《饥饿游戏》等等等等,《鱿鱼游戏》它能出圈,纯粹是因为游戏有不少儿时回忆。

与其说这部剧的游戏设计和人物的刻画有多精彩,倒不如说它把资本主义的失败和韩国在世界政治上的弟位展示得淋漓尽致。

2

首先是这个悬在大家头顶的奖金池。

按照规则,456个参赛者每个人的生命换算成1亿,一共有456亿奖金,每干掉一条人命,剩下的人就能多分到1亿。

而且,方式方法上完全没要求,你可以在游戏里淘汰对手,也可以在休息时把其他参赛者杀了,只要你不破坏大佬们看你玩游戏的体验,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而扎心的是,这些参赛者如果回到现实社会,没有一个人有能力赚钱,只能回来玩这个游戏。

与其说这个游戏残酷,倒不如说他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无比残酷。

同样是吃人,这个游戏不过是把他们在社会里一生被剥削的故事浓缩在几分钟时间里罢了。如果把他们的生命换算一下,他们一辈子其实都赚不到1亿。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1)

剧中的等级设置,也和韩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吻合。

在最后两场游戏前,几个贵宾前来参观,被游戏主办方隆重招待、

6个戴着金色头套的VIP站在捕食链的顶端,其中5个是操着英语的白人,寓意着西方的列强国家。他们可能是指五眼联盟,也可能泛指韩国的几个白人爸爸。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2)

其中一个穿着中山装念“好雨知时节”、跟5个白人比较疏远的鹿,指的是谁就很明显了。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3)

作为这场游戏的设计者和主办方,戴着猫头鹰面具的韩国老头,虽然同样坐在VIP席位上,但却处处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劲,还没有几位客人显得随意,仿佛这里不是自己家似的。

这群人嘴上说着“公平”、“尊重规则”。

但这种“公平”仅仅局限在参赛者和管理员这些“下等人”身上,对于游戏的制定者和VIP们,他们保留随时篡改规定的权利。

比如“跳玻璃桥”那一关,有个玻璃厂工人靠自己的经验,用灯光看出了强化玻璃和普通玻璃的区别,几次化险为夷。

看台上的VIP马上觉得这么玩没意思,于是就把灯给关上了。

黑暗中分不清哪块玻璃能踩的工人,被人推到一块普通玻璃后,摔得粉身碎骨。

我给你公平,但我要比你更“公平”。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4)

类比一下现实,这剧几乎已经是在明示,韩国社会本身,就是这个残忍的鱿鱼游戏,韩国的国家命运,被列强玩弄于股掌之间,韩国人挣扎求生的故事,不过是列强眼里的用来哄他们开心的余兴节目。

再往下,是游戏的管理员团队。

团队头目是个戴黑色金属面罩的人,时刻紧盯着赛场的一切。他有自己的豪华房间,也指挥着一大群手下,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VIP们玩得开心。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5)

再往下,就是出现在赛场的方块、三角和圆形符号管理员。

发号施令的方块管理员权限最大,向参赛者宣布指令;三角管理员手持武器,负责扛枪镇压,圆形管理员则是负责处理杂活。

作为顶层大佬的统治工具,他们明面上靠卖苦力让大佬赏口饭吃,暗地里再榨干参赛者的血汗,比如奸尸、倒卖死者的器官赚外快。

这暗喻的就是社会的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看起来有一些权力,其实他们和象征无产阶级的参赛者一样,在资本家眼里都只是工具罢了,稍微违反规则,他们就会和参赛者一样,被无情射杀。

而他们因为阶级局限性,却不敢站出来对抗这个畸形的制度本身,反而误以为自己不是无产阶级。

对上,他们充满了对资产阶级的不满,但又不敢站起来革命,反而羡慕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在消费主义的洗脑下主动向资产阶级的消费方式靠拢,花钱获得那种虚假的满足感。

对下,他们瞧不起无产阶级,时时刻刻想着和无产阶级划清界限,却又靠吃着无产阶级的血肉为生。

他们的诉求概括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这个世界一定要流血,但一定不能流我自己的血。”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6)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7)

不少观众看剧的时候肯定已经发现了,参赛者要玩的几个游戏,其实一直都画在墙上。

这些参赛者里,不乏曹尚佑、医生这些聪明人,可为什么他们就没发现?

因为这些在外面很成功的人,全部的精力都拿来无产阶级内卷了,他们根本没有精力观察周围环境,他们自诩的“努力”、“了解社会规则”,其实并不比其他人更强。

这些因为一时差错掉落底层的社会精英,也许终有一天会明白,“中产阶级”这个词本身,就是用来分化无产阶级的,当全世界无产者还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资本家倒是已经联合起来了。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8)

参赛者们象征的是无产阶级,但又不完全是。

因为这部剧里面游戏的设定本身,导致这里出现的无产阶级形象更多的是误入歧途的坏人,或者小混混小流氓,无可救药的赌徒、小偷、强盗。

他们大多数人在金钱的诱惑面前马上放弃了人性,和同胞自相残杀,更接近于马克思所说的“流氓无产者”的概念。

唯一被编剧赋予了“保留人性”形象的主角,还是个又当又立的假好人,明明他是自己要面子贪财才回来的,却又抱着不知道哪里来的圣母心。明明尚佑帮他帮脏活累活都干了,他却在游戏过关后对尚佑发起道德拷问,全然忘了自己在弹珠游戏里欺骗自己的同伴的事。

而且,这种形象不仅仅是在这个剧里,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里,无产阶级人民群众一旦出现,大多数都是类似的形象。

3

在《鱿鱼游戏》、《大逃杀》、《饥饿游戏》等类似作品的评论区,我经常能看到有网友问:

反派这么残暴,为什么这些人不起来反抗呢?

对啊,他们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呢?

原因就是作为没有无产阶级革命成功案例的国家,他们拍不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样子。

其实,这个问题从编剧对反派的设置就知道了。

游戏里有一个调查此事的警察,他因为哥哥的失踪和这个游戏有关,混入了游戏管理层。

从混进去的警察、管理员们得到的信息看,这个游戏的管理层其实非常畸形。

游戏主办方为了做到无孔不入,他们要无时无刻地盯着每一个参赛者,从第一集里密密麻麻的管理员坐在电脑前,就可见一斑。

如果算上24小时监控,要搞三班倒,那这个游戏的管理员人数就不会少于参赛者。

而且,为了防止下层管理员不听话,主办方还要让另外一部分人负责监视管理员,监视自己人。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19)

更要命的是,他们的队伍里还出现了管理员勾结参赛者,给自己赚外快的事情。

剧情里,有一个曾经是医生的玩家,会帮管理员把死掉参赛者的器官拿去卖掉,作为交换,管理员悄悄把第二天游戏的规则告诉他。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20)

这说明,象征中产阶级的管理中层和参赛者底层居然有了共同利益,出现开始结盟的苗头了。

如果你是统治者,你肯定会觉得“你们今天就敢结盟,你们明天敢干什么,我都不敢想了!”

作为统治者,你面对这种情况,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是听之任之,结果管理员和底层的共同利益大于相互矛盾,最终他们意识到相互是一个阶级,反手就是一个阶级斗争把自己干死。

二是加大高压统治,谁敢结盟就杀了谁,然后为了应对其他管理员物伤其类的情绪,招更多的军队和监视者,打造监督管理员的管理员,和监督监督管理员的管理员,以及监督监督监督管理员的管理员的管理员。

如果新的管理员又被“腐蚀”了呢?那就再招新的。

这结果必然是队伍层层叠加、越搞越大,但能力却越来越烂。

历史上的国民党军统就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情报机构,天天搞暗杀绑票这种下三滥的玩意儿,而且为了保证部下对自己的忠心,往往还要有一部分人负责监视自己人。

结果是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搞情报的水平还是一言难尽,反而是迫害自己人的水平登峰造极,最终组织垮掉。

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选,你的政权死掉是必然的,无非是早死还是晚死的区别。

这个苗头,从这个管理员团队头目这就能看出端倪了。

这个头目是剧里追踪这一切的警察的哥哥,他作为曾经的参赛者,赢了钱后,从底层被提拔当了头目,每天靠坑害其他跟自己当初一样走投无路参赛的人生活。

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弟弟为了查案也上了岛后,他的内心动摇了,虽然为了掩饰自己,他对弟弟开了一枪,但编剧在这里明显留了伏笔,看镜头这一枪没打在致命处,哥哥大概率是给弟弟放了水。

作为主办方最得力的手下,管理员头目终于亲手打破了自己维持的规矩,而规矩一旦打破了一次,接下来就会有无数次。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21)


咱们历史上不少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曾经就是清政府统治阶级的一员,中层管理者。许多参加共产主义革命的人,自己也是国民党高管的儿子、女儿。

简而言之,一个政权非常反动、基层掌控力强、长期存在,这三点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这部剧里的主办方作为不想马上死的铁杆反动派,选择的是增大内部监视的国民党路线——处死了管理员,然后加大了安保手段。

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走上了“优势在我”,然后基层掌控力丧失殆尽,最终转进小岛的死胡同,蒋校长在死胡同的尽头等着他们呢。

故事要圆下去,编剧就必须给反派开挂,让他们强得离谱不可撼动,还要对基层有绝对掌控力。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22)

与此同时,作为反抗者的无产阶级这边,编剧也往往想不出什么正经的操作,漏洞百出。

这就导致类似的作品里,对底层反抗的描述十有八九都是离谱的。

他们不是像《V字仇杀队》这样靠和恐怖袭击暧昧不清的爆炸暗杀搞事;

就是像《小丑》那样完全是流氓无产者的暴动,除了伤害同为无产阶级的普通人就伤害不到真正造成他们苦难的资本家、权贵;

又或者是《雪国列车》里那种主角全靠莽一把梭哈的盲动主义一把梭哈,赢了会所嫩模,输了冷藏室干活。

人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你一看这种剧情你就知道,他们国家历史上造反和革命的经验太少了,思维还局限在搞街头政治的层次。

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推翻暴政,要怎么和反动派斗智斗勇,要怎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路线选择,要怎么保持革命队伍的纯洁,要怎么完成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改造群众的政治建设,他们是不明白的。

这就导致这样编出来的故事必然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仔细一想就会出现漏洞,编剧如果不参考真正的革命历史予以完善,而用自己想象的东西补漏的话,只会在补上一个漏洞后,诞生新的漏洞。

毕竟,如果资本主义的老百姓学会了我们这套,那他们就玩不成资本主义了。

鱿鱼游戏里面的场景都是怎么来的(鱿鱼游戏讨论的哪里是人性)(2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