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过家家游戏(男宝过家家扮34)
男孩过家家游戏(男宝过家家扮34)● 3-5岁 角色扮演两岁的二宝最喜欢的玩具是一根从小区花园里捡回来的树枝,他把这根树枝当做"金箍棒"来玩。爸爸出差的时候,他也会随手抄起一个香蕉给爸爸打电话:喂爸爸,你吃饭了吗?像他一样处于"假装游戏"初级阶段的娃,并不会刻意模仿某一个或一类人,而是重点观察大人的某个动作,再用模仿表达出来。“假装游戏”是孩子心智的"演习"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学龄前孩子所进行的"假装"游戏,是他们智力活动的表现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宝宝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学到很多新知识,模仿游戏是娃整合这些零散认知的方法,通过模仿和演练,他们就能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并且在越来越高级的游戏中,学着运用更为高级的想象和创造力。● 18个月-24个月 个人模仿
大学同学带娃在亲子餐厅聚会,几个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在游戏区玩过家家。同学小武去给娃拍照,却一脸不高兴的回来了。追问之下,才知道是他发现5岁的儿子被安排扮演"阿姨",正系着小围裙在"家"擦桌子洗碗,并且还要照顾一个"玩具熊"。"我们是男孩子,咋能假装是‘阿姨’呢?"他不满的说"也不知道是哪个熊孩子出的主意?"
钢铁直男小武看到儿子的"怂"样,连忙把他拉到一边,让他去玩玩那边的射击游戏。谁知孩子正在兴头上,根本不肯放下手里的"活儿",爸爸自讨没趣悻悻回到餐桌前。我安慰他说:大宝也经常在幼儿园的"家家酒"的游戏力,被安排了妈妈的角色,而我觉得从小学着做个暖男也没什么不好。
"过家家"是3-5岁宝宝经常玩的游戏,我小时候也很爱玩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行为大多来自于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和对家人的模仿。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两性平等发展了近百年,孩子的模仿游戏中,出现了"男妈妈"和"女爸爸"也是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ps:而从模仿游戏自身的意义出发,这样的"错位"还是发展共情能力的最好方式。
“假装游戏”是孩子心智的"演习"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学龄前孩子所进行的"假装"游戏,是他们智力活动的表现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宝宝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学到很多新知识,模仿游戏是娃整合这些零散认知的方法,通过模仿和演练,他们就能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并且在越来越高级的游戏中,学着运用更为高级的想象和创造力。
● 18个月-24个月 个人模仿
两岁的二宝最喜欢的玩具是一根从小区花园里捡回来的树枝,他把这根树枝当做"金箍棒"来玩。爸爸出差的时候,他也会随手抄起一个香蕉给爸爸打电话:喂爸爸,你吃饭了吗?像他一样处于"假装游戏"初级阶段的娃,并不会刻意模仿某一个或一类人,而是重点观察大人的某个动作,再用模仿表达出来。
● 3-5岁 角色扮演
朋友扮演"阿姨"的儿子,随着认知的发展已经能对某一类人进行模仿。这个年纪的孩子非常热衷于"角色扮演"游戏。假装自己是警察、消防员、医生、老师或者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这种变化基于宝宝迅速发展的社会性和越来越强的观察能力,而游戏中的细节则体现着娃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 5岁后 戏剧性游戏
6岁的笛音非常热衷于和朋友玩"女王陛下"的游戏。她来扮演女王,而妈妈被安排扮演大臣。她会找出丝巾当做披风,带上发卡王冠,然后坐在沙发靠背的"王座"上。要求全家按照她编的情节进行演绎,否则就要重来。小姑娘玩的是戏剧性游戏,她既当演员又当导演和编剧,还充当舞美道具。
这种形式的游戏更高级,需要动用的不但有日常的经验,还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商发展"模仿游戏"来帮忙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表演可以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假装游戏"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表演"可以整合孩子生活中的认知和经验,又能将不断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复运用。而充满社会性的"假装游戏"也会对孩子的情商提高产生影响。
▲、用模仿游戏疏导情绪。3岁的叮咚害怕打预防针,每次妈妈拿出预防针登记本,他就哭闹着哀求妈妈能不能不打针。好不容易拖他到防疫站,他却挣扎着根本不进门。有一次打完针回家,他戴着帽子,拿着蜡笔当做针管对妈妈说:我是医生,我要给你打针咯。妈妈赶紧假装哭着说"我害怕。"叮咚反而安慰起妈妈:妈妈不哭,一下就好了,打了针就不会生病了。孩子生活中的恐惧和悲伤等情绪,都可以通过情景重现的方式来缓解,或者通过反复表演,让孩子了解原因。
▲、"错位"游戏,帮孩子学会共情。男孩扮演妈妈,女孩扮演军人警察等比较男性化的角色,有助于孩子冲破性别的刻板印象和社会的影响。更能帮助他们学会共情,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实除了性别的错位,年龄错位也是宝宝们很喜欢玩的模仿游戏。邻家小孩珖耀经常会扮演他的爷爷,驼着背步履蹒跚走的很慢。对我们说:"等等我,来扶着我"实际上是从爷爷的处境出发,了解了老人的需求。
这样陪娃玩"模仿游戏"效果最好
"模仿游戏"不需要特定的玩具,也不需要特定的地点甚至时间。有时候孩子举止奇怪,拿着生活用品自言自语,有可能都是在玩"模仿游戏"。如果爸爸妈妈能细心观察,并参与到娃的"戏剧"世界中,则对孩子的发展和亲子关系会更有好处。
★、孩子的"过家家"家人要多参与
孩子"导演"的游戏中每一个细节都透露了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发展水平。如果不知道和孩子如何沟通,参与他的游戏就是了解他的最好方式。有时候我们还能从游戏中了解宝宝眼中的自己。比如有一位妈妈在群里分享,她扮演宝宝,而孩子扮演妈妈的时候,她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宝宝假扮的妈妈扫地的时候,嘴里不停的念叨。她问:你说什么呢?宝宝很认真的对她说:我在说你总是会把这里弄的很难乱,我快累死啦。原来她不自觉的抱怨,被宝宝视作是家务的一环了。
★、多提问少指导
在和宝宝玩"模仿"游戏的时候,最好别不断的纠正和指导宝宝。比如宝宝用香蕉打电话,或者用卡片当被子的时候,不要因为觉得不像另外给宝宝找玩具,或者因为孩子设置的情节离谱而干涉。在配合的基础上,不妨用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宝宝背后的想法,引导他思考。
★、一起开脑洞,万物皆可演
我们通常认为"模仿"就是模仿身边的人,或者某个社会角色。但其实扩大模仿的范围,有助于锻炼宝宝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在幼儿园里,老师们经常会让孩子们模仿动物和植物,来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些事物的特点。其实更小的孩子就已经可以在家里开展这样的游戏,比如扮演一个在大风里的树,或者扮演一个发芽的小草。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个个都是"戏精",模仿是娃的学习方式,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无论是扮演身边的人,还是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他们都会在其中获得乐趣、发展逻辑和想象。同时,以我的个人经验,这也是我们这些大人最容易参与其中的游戏方式,并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
加入圈子,和我聊聊孩子的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