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捐的钱都有哪些(捐款260亿还不算首善)
曹德旺捐的钱都有哪些(捐款260亿还不算首善)如果说成为民族英雄,是袁隆平的一点私心,那么无偿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则是袁隆平的家国情怀。当时的中国人最关注的事情不是像今天谁当上了首富,哪位明星上了哪一档综艺。而是看报纸上的“一亩地能出多少谷子”,算计着今年会不会缺粮,家里的余粮够不够吃。对吃饱饭的急切渴望、对饥饿的无比恐惧是那个年代许多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谁能解决饥饿问题,谁就是民族英雄。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每个中国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虽然袁老走了,但他“让天下人吃饱饭”的梦想却实现了。袁隆平的伟大离不开“饥饿”,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在哪个地方,温饱问题都是重中之重,而袁隆平却让14亿的中国人体面地吃上了饱饭。从1973年“杂交水稻”研发成功,到2006年,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摘掉了靠联合国粮食捐助的“帽子”,是袁隆平为这段落后的历史画上了句号。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
什么是慈善,难道只有捐钱才是做慈善?
在一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曹德旺:“作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式’的慈善,你认同么?”
曹德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举了《金刚经》里“佛祖化缘”的故事。佛祖去化缘,并不是乞求施舍,而是将功德送了出去。行善的人则是挣取了功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和匹配的素质,“撒钱”做慈善,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没有好处。
紧接着曹德旺总结说:“我算不上中国首善,捐款是有钱人的游戏,首善应该是袁隆平。”
一、与“饥饿”结缘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每个中国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虽然袁老走了,但他“让天下人吃饱饭”的梦想却实现了。袁隆平的伟大离不开“饥饿”,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在哪个地方,温饱问题都是重中之重,而袁隆平却让14亿的中国人体面地吃上了饱饭。
从1973年“杂交水稻”研发成功,到2006年,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摘掉了靠联合国粮食捐助的“帽子”,是袁隆平为这段落后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的袁隆平,来到湖南的安江农校任教。安江是一个小城镇,在这里袁隆平看到了当时农村最真实的样子。袁隆平意识到国家需要富强,就离不开国人的建设,而让国人参与国家建设的前提就要先填饱肚子。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不过当时的袁隆平是一个空有解决粮食问题的决心,却没有任何农作经验的“门外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课余时间袁隆平会跑到田里去观察。
当时的中国人最关注的事情不是像今天谁当上了首富,哪位明星上了哪一档综艺。而是看报纸上的“一亩地能出多少谷子”,算计着今年会不会缺粮,家里的余粮够不够吃。对吃饱饭的急切渴望、对饥饿的无比恐惧是那个年代许多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谁能解决饥饿问题,谁就是民族英雄。
如果说成为民族英雄,是袁隆平的一点私心,那么无偿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则是袁隆平的家国情怀。
二、杂交水稻的诞生有一天在田里转悠,袁隆平突发奇想,自己大学学的是遗传育种专业,能不能通过遗传学的知识,去改变水稻的基因,提高产量。在当时这个想法被许多专家认为不符合客观规律,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袁隆平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又不断用水稻做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另外一件事也在悄然发生,当时袁隆平有一个谈了3年的女朋友,但由于袁隆平长期投入水稻的研究工作当中,疏忽了对女友的关心,女友逐渐对他的工作状态产生不满,于是提出了分手并很快成家了。
失恋后的袁隆平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每天都拿着放大镜在田里观察。时间一久,他的眼睛被灼伤,肺部被感染,但他仍然在艰苦的环境下选择坚持。终于在1961年7月,袁隆平在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230粒米的水稻,于是这株水稻被袁隆平精心培养,但一年后这株水稻的种子长得还不如普通秧苗茂盛。此时的袁隆平心里充满的挫败感,在经过一阵反思后,袁隆平想起了《遗传学》中提过的“杂交理论”。此后,袁隆平便正式开启了杂交水稻稻研究计划。袁隆平在稻田里日复一日地工作,周围人都很不理解,甚至连婚姻大事都被耽误了,直到34岁时袁隆平才和自己的学生邓则闪婚。
婚后第二年,袁隆平在14万株稻苗中,发现了6株有效的稻苗,并培养出700株稻苗,但一场暴风雨却让所有稻苗几乎毁于一旦。无奈之下,袁隆平带着5株仅剩的稻苗,和助手辗转湖南、云南、广东等地方继续研究。在云南的时候还遇到了7.2级地震,而袁隆平和助手没有选择逃命,而是跑到实验室里救回稻苗。
1973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终于成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人员纷纷跑来取经,袁隆平也将这项无偿地推广到了全国各地,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如今,袁隆平研发的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可达1149.02公斤。
三、从中国到世界杂交水稻不同于转基因水稻,虽是人工育种,但遵循的依然是自然的繁殖法则,并没有进行不同等位的基因互补,也没有涉及基因转移,因此杂交水稻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
于是从1979年起,袁隆平就开始密切和国际展开交流合作。他带着团队去到菲律宾、印度以及非洲等生产落后的国家,无偿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将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授予了40多个发展中国家、2000多名农业人才。袁隆平的到来,让这些国家的老百姓吃上了饱饭,很多亚洲国家也尊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为了彰显袁隆平的特殊贡献,甚至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曾有记者采访袁隆平,问到是否会担心再次出现“粮荒”的场景,袁老坚决地回答:“不可能了。”
正如曹德旺所说的:不是只有捐钱才是慈善,袁隆平不仅让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拿在自己手里,而且还造福世界。在袁隆平面前,自己的善都是小善。
四、结语袁隆平有过3个梦想: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盐碱地水稻种植梦。
禾下乘凉梦,是让中国14亿人民吃饱了饭;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传遍世界各地;
而盐碱地水稻种植梦,是让盐碱地能够种植稻谷,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再养活近一亿人。
如今,袁隆平在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饥饿问题后,像完成使命一般地离我们而去。但“袁隆平”这三个字却成为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