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或是因为学习,或是因为游戏,或是因为与父母的矛盾,学生便走上自杀之路。…… 5月12日,广西南宁,一名12岁男孩从小区顶楼32层跳下身亡。据广西新闻网,事发前晚男孩玩手机游戏,次日被发现。父亲责备孩子再沉迷就要成废物,疑似男孩想不开跳楼。5月6日,新疆克拉玛依。16岁男生因沉迷游戏、成绩下滑被骂,欲在某小区楼顶跳楼。5月,上海市青浦某小区内,一名13岁女孩因家庭感情纠纷与父母发生矛盾,欲跳楼轻生。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1)

学生自杀事件多发

5月6日晚,葫芦岛市实验中学的初三学生刘歌从家中阳台坠楼身亡。据报道,上网课期间,刘歌有了更多的时间接触手机,沉迷上网络游戏,一个月内她用妈妈的账户在一款名为《龙族幻想》的游戏中消费共计61678元,被发现后自杀。

仅5月已发生多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

5月15日,河南平顶山。一名12岁男孩坐在33楼阳台欲轻生。经询问,学校开学,其不想上学欲轻生。

5月12日,广西南宁,一名12岁男孩从小区顶楼32层跳下身亡。据广西新闻网,事发前晚男孩玩手机游戏,次日被发现。父亲责备孩子再沉迷就要成废物,疑似男孩想不开跳楼。

5月6日,新疆克拉玛依。16岁男生因沉迷游戏、成绩下滑被骂,欲在某小区楼顶跳楼。

5月,上海市青浦某小区内,一名13岁女孩因家庭感情纠纷与父母发生矛盾,欲跳楼轻生。

……

或是因为学习,或是因为游戏,或是因为与父母的矛盾,学生便走上自杀之路。

疫情之下,个体的原有的系统的平衡状态被打乱,容易出现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青少年由于本身就处于个体身心发育的动荡阶段,面对疫情带来的学习方式改变、玩手机时间增多、人际交际减少等各种影响,内心的不平衡感更加容易被激发,容易产生不适的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会放弃生命。老师家长请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全面复学后,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反应?应该如何进行干预?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2)

复学后,可能引发青少年心理压力的3大因素

1.电子产品使用问题

如何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一直是青少年面临的问题。网络上的短视频以及游戏能够产生让人感觉到快乐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促使个体更多采用使用电子产品的方式获得快乐的感觉。

居家上网课,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的机会。由于青少年大脑的前额叶没有完全发展好,个体的自控能力不足,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抵御电子产品的诱惑。

因充钱玩游戏被发现后自杀的刘歌,以前只能周末接触手机,开始上网课后有了用手机的自由,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中。家人事后查询发现,刘歌绑定了母亲的账户给游戏充值,一个月内在一款名为《龙族幻想》的游戏中消费108笔,共计61678元。刘歌父母表示,他们事发前并不知道女儿玩游戏充值的事,更没有因此责怪刘歌。事发前,刘歌曾给母亲赵芳发了带有“遗言”意味的短信:“妈妈,是我干的,我不想活着了。”青少年无法抵御电子产品的诱惑,事发后又因为心理不成熟无法合理应对,从而引发悲剧。

此外,居家期间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让很多孩子产生依赖于电子产品的心理,返校复课后,手机、平板被突然收回,很多学生也会出现反抗情绪。老师家长要注重教育方式,做好情绪疏导。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3)

2.学习焦虑

前文提到的自杀案例中,就有因为成绩问题闹自杀的。

宅家期间,线上学习时间短,学习强度不大,课余的休闲娱乐时间多,不少学生养成了晚睡懒起的生活习惯;返校复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势必会打破学生假期养成的作息生活习惯,学生重新适应紧张忙碌的学校学习生活节奏需要有一个自我调节适应的“心理缓冲期”。不少学生开学初会对学校生活不太适应,出现诸多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居家学习期间学生采取线上学习方式,自觉性自控力较高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网课期间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而平时学习成绩差、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在网课这种对自觉性要求比较高的学习模式中,学习效果会差很多,开学之后的入学检测,将居家期间的学习效果直接显示了出来,对成绩下降的难以接受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焦虑。

3. 人际焦虑

疫情期间,同学们居家隔离学习,每日接触的基本都是固定且熟悉的家人,与他人的社交活动减少。当个体在亲密家人那里情感受挫时,无其他的社会支持,便容易引发内心的不适感、孤独感、无助感。前文中便有孩子因为与家人发生矛盾而自杀的案例。

另外,复学后,长久的无社交状态被现实的突然接触打破,很多同学虽然内心和渴望与他人交往,但由于长久的独处,使得社交技能退化,渴望社交与社交能力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更强的社交焦虑,时间长了,容易引发社交退缩等社交障碍行为。如果学生不能调节、适应,将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4)

青少年的复学后心理问题的干预流程

面对以上心理问题及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老师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进行干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在经历危机事件后,心理反应往往会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冲击阶段、防御阶段、解决阶段和成长阶段。目前中小学基本全面复学,个体也度过心理冲击阶段,开始进入到防御阶段等后续阶段,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心理阶段,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

1.防御阶段

度过冲击阶段的个体,已经了解到现实生活确实发生了改变,但自己却无法用原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潜意识层面便开始产生紧张、焦虑,无力等消极情绪。但为了恢复自身心理平衡,个体容易采用否认、压抑等方式来处理情绪,长久的情绪积压对青少年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这个阶段干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反应的正常性,接纳情绪,并采用心理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调节自身情绪。

(1)接纳情绪

可通过心理班会课,心理知识宣传栏、心理广播站等形式,普及在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正常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允许自己存在负面情绪,不排斥或进行自我贬低,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

(2)生理放松

正念冥想

乔恩·卡巴金博士提出:正念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评判地放在当下的时候所产生或者涌现的那份觉知。许多研究都表明正念有助于缓解个体的焦虑、提高情绪控制能力,达到身心平衡。

每天晚上睡觉前或者早晨醒来可以用5分钟的时间来做冥想。具体操作如下:闭上眼睛,深呼吸,放松自己,想象自己躺在海边的沙滩上,听着海鸥在身体上方盘旋,海风轻轻吹拂你的脸庞,听着海浪的声音,此刻只有你一个人,安静地、舒服的躺着......这里是安全的,有边界的,感受这个属于你自己地方。

渐进式肌肉放松

渐进式放松训练是指一种逐渐的、有序的、使肌肉先紧张后放松的训练方法,通过对生理的放松也可以达到放松心理的目的。

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当使一部分肌肉进行一张一弛的训练时,尽量使其它肌肉保持放松。可从头到脚对每部分肌肉进行依次的放松,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通过接纳情绪、积极调整,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防御阶段。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5)

2、心理危机解决阶段

当学生回归到正常的校园生活中,很多疫情期间产生的问题开始呈现,如沉迷电子产品,学习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一阶段的干预重点可放在学习调整、手机使用等问题上。

(1)制定学习目标

居家学习期间,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状态较为散漫,复学后,可通过制定有效、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较快的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目标制定建议遵循SMART原则:

目标要具体(Specific):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目标,不能笼统;

目标可度量(Measurable):目标是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目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目标可实现(Attainable):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目标要相关(Relevant):设定的目标要和自己的理想、长远目标相关联;

目标要有时限性(Time-bound):目标要给出具体的时间限制,这样会让目标更可控。

(2)手机脱敏

三个多月的居家学习,同学们对手机、电脑等的使用已成习惯,开学后需要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如何管控电子产品的使用?

第一,可采取“隔离法”。如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看不见的地方,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第二,十分钟法则。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经过10分钟的等待,对即刻想要的东西的渴望会降低。当想玩手机时,可先等待10分钟,期间专注于手头的任务,等过了10分钟想玩手机的念头就没那么强烈。

(3)科学管理时间

科学管理时间推荐时间管理遵循四象限法则,所谓的四象限法则是指把事情按照紧急和重要程度,分类于四个象限中,分别是第一象限是重要且紧急的事(马上做);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计划做);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授权做);第四象限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减少做),对于日常的事情按照四象限法则进行归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3.成长阶段

在经历了危机事件后,个体的心理恢复了平衡状态,还学会了应对危机方法,心理素质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现的潜力和能力进行一个全新的认识,这一阶段干预的重点是挖掘自身的优势,展望美好的未来。可开展发现自身优势、梳理未来理想、进行人生规划等的心理课或者班会课,帮助学生获得危机下的成长。

针对青少年自杀事件,本公号此前谈过学生自杀干预方法,孩子的逆商培养等话题,请点击了解,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原创
作者 | 敬爽(成都市双流区东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一个孩子玩游戏一年输掉十几万(14岁女孩沉迷游戏)(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