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战国时代,佛教势力成为和公家、武家相对立的第三大势力,一些教团领袖如本愿寺也成了实际上的大名。想以武力一统天下的织田信长开始和佛教势力交恶。火烧比睿山延历寺后,自称佛教护法的武田信玄上洛时写信给信长,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回信时签名“第六天魔王-信长”,以表示自己不在乎成为佛敌。自此第六天魔王的称号就叫开了。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欲界之主。织田信长是活跃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在16世纪中后期一度成为当时日本最强大的大名,几乎使得织田氏统一了整个日本。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1、敢与天斗敢与地争的第六天魔王

玩过游戏的,都会知道织田信长这个人物。《信长之野望》、《太阁立志传》里面长得最帅属性最高的大BOSS。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羽柴秀吉、德川家康)之一。生前几乎统一了整个日本。曾被日本民众评选为“日本人最喜爱的历史人物”。

在我玩的《皇帝成长计划2》,也有个厉害的角色柴荣。他是五代十国最厉害的君主,仅仅五年时间就基本统一了全国,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位游戏人物的PK。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1)

游戏太阁立志5 中的织田信长

一、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是活跃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在16世纪中后期一度成为当时日本最强大的大名,几乎使得织田氏统一了整个日本。

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

1、敢与天斗敢与地争的第六天魔王

第六天魔王,即欲界最高的他化自在天,欲界之主。

战国时代,佛教势力成为和公家、武家相对立的第三大势力,一些教团领袖如本愿寺也成了实际上的大名。想以武力一统天下的织田信长开始和佛教势力交恶。火烧比睿山延历寺后,自称佛教护法的武田信玄上洛时写信给信长,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回信时签名“第六天魔王-信长”,以表示自己不在乎成为佛敌。自此第六天魔王的称号就叫开了。

2、示敌以弱乘之以强的信长

信长从小和平民孩子混在一起,游手好闲,飞鹰斗狗,没有一点大名贵族的优雅做派。被人称作“尾张的大傻瓜”。除了亲爹和岳父相信他外,没一个人认可他。他的弟弟更是因知书达礼,温文尔雅而和他形成鲜明对比。岳父和亲爹死后。弟弟,叔叔们造反了。信长脱掉异服,披上战甲,亲临一线战斗,结果造反的武士们看到英气逼人的信长,纷纷临阵倒戈,信长很快就干掉了造反的家臣,然后又拿到岳父美浓的领地,短短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整个尾张国的统一,实现了他父亲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此,再没人嘲笑“傻瓜”了。

3、临危不乱杀伐果断的信长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2)

桶狭间合战


要说信长的军事才能,不得不说桶狭间合战。桶狭间合战对于信长的意义,就好比四渡赤水和毛主席。

桶狭间合战,后人多称其为奇袭。事实上,他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里面并没有多少奇袭的成分,更多是体现了信长的个人魅力和政治军事能力。

今川义元本人,是战国非常优秀的大名,其军师太原雪斋,功绩卓著。在织田和今川的系列会战中,信长是屡战屡败。于是,今川义元出动三万兵马,准备一举将织田彻底消灭,而信长能组织起来的人马不足四千。信长在侦查到今川本部的位置后,只是带领几个随从前往。信长到达鸣海附近时,今川本部五千人已将附近据点攻陷一半,信长手下大将战死三人。此时今川义元已在桶狭间列阵。手下见信长亲到,士气大振,组织三百人对今川突击,是役信长大将战死两人,士兵损失百人。今川大笑,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也不在乎信长在没在阵中。

信长不顾新败,组织人马近两千人出击。此时,桶狭间一带突然下起了大雨,今川军都离开原位避雨。信长乘势攻击,今川本队败退。三百人旗本队保护着今川义元撤退,信长带头冲锋,旗本队损失殆尽,今川也被信长亲兵宰杀。

桶狭间一战成名后,天下布武,信长开始走向人生的巅峰。那么同为游戏人物的柴荣,在历史上又是如何的呢?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3)

织田信长


二、柴荣

1、直面强敌以死相拼的柴荣

柴荣即位不到一月,北汉勾结契丹南犯。柴荣不顾群臣反对,御驾亲征。高平一战,右军不战而降,危急时刻,柴荣带头冲锋,数骑直扑北汉皇帝。皇帝的剽悍激起了将士的血气,北汉皇帝单骑逃跑。柴荣乘胜追击,将北汉都城包围。北汉皇帝吓得赶紧退位,一月后死去。一个才继位的年轻皇帝,把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给追得末路狂奔,惊吓而死,也只有柴荣有这份武力了。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柴荣

五代十国乱了五十多年,柴荣上位之初,即心怀统一大志,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远。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经济开始复苏。军事上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不到六年即取得如此骄人战绩。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4)

高平之战


三、两位枭雄的相同点

1、英勇无畏,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桶狭间合战期间,信长虽能寻准目标,团结家臣,集合兵力。若没有磅礴大雨,以信长两千的兵力,硬抗今川五千的精兵,纵然能凭勇气取胜,也难以取其首级。一旦今川逃走,以他的雄厚兵力,组织反扑,信长再难取胜。第二次信长包围圈,织田、德川联军被武田军大败,关键时刻,武田信玄病死,才有日后信长以铁炮队大胜武田家的骑兵队。第三次的信长包围圈也以上杉谦信的死再次崩坏。

柴荣的高平首战,北汉军本与契丹联军。北汉欺柴荣的人马少,便让契丹人离去了,否则即便柴荣能将北汉击败。契丹人从后夹击,柴荣也难以获胜。可见越努力就会越幸运。

2、为国为民,禁止佛教过度世俗化

中日的历史上,灭佛运动都是很少见的。但这两位在位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织田信长主要的灭佛事件,一是火烧比睿山,一是自称佛教护法的武田信玄的的第三次信长包围圈。在战国时期,佛教势力成为和公家、武家相对立的第三大势力,一些教团领袖如本愿寺也成了实际上的大名。寺庙有自己的僧兵,经常参与大名的战争。有王者天下雄心的信长,面对这些和大名没啥差别的佛教,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5)

火烧比睿山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其中就有柴荣的灭佛运动,也是五代唯一对佛法排斥的一次。

“近览诸州奏闻……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宜举旧章,以革前弊……诸道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耶?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诏旨颁布后,废佛之风席卷全国,当年就废去寺院30 336所,僧尼还俗者大约6万人。全国寺院仅余两千所。这一行动,增加了劳动力,充盈了国库。

总的来说,两位的灭佛,都是因为佛教的过度世俗化,触及了当权者的利益。

3、以民为本,开放务实的改革者

织田信长是个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比如与南蛮人进行交易,学习西方的数学、地理学、医学、造船术等先进的实用科学。军事上大量而巧妙地运用了大炮,击破武田信玄勇猛的铁骑军团“骑马队”。喜欢亲临前线指挥,这一点和柴荣一样。

柴荣虚心求谏,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采纳了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军事上,率先垂范,事必躬亲。先后五次御驾亲征,每次都亲力亲为,战斗在第一线。其他还有修订律法,考正雅乐,改革科举,修订藏书,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等。

可见,两位都是当时具有开明精神,善于学习的君主。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6)

柴荣


四、两位枭雄的不同点

1、影响范围不同

柴荣在位五年就去世了,信长在位三十一年,留给柴荣施展才华的时间太短了。从国土面积来看,柴荣五年时间收复的国土,远远超过信长三十年占领的土地。

2、治军态度不同

两位在治军上都非常严格,执法较严,但柴荣性格相对宽厚。在征服南唐,南唐投降后。叫南唐练兵修筑防御设备,只为防范契丹的进攻。丝毫不以此事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可见气量宏大。一生中除了高平之战中杀死了临阵投降的数人,很少杀人和屠城,宽待大臣,体恤百姓。这和信长动辄屠城,装傻引兄弟造反而后尽数除尽有所不同。虽说二人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雄才,能在杀伐中保留一份悲天悯人的仁慈,柴荣不愧为司马光司马迁最赞赏的人。

3、改革思想不同

二人都重视改革创新,但又各不相同。柴荣更多是传统意义上的改革,是针对国内的变革维新。信长的改革已经如今日的改革开放,积极面向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后世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影响很大。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信长略胜一筹。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7)

柴荣图像


五、导致信长与柴荣差异的原因

中国是大陆性国家,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它的品性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中国文化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以中央集权制为统治框架。这三点决定了它在封建时代创造出人类前所未有的辉煌,也决定了它很难从大陆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日本是岛国文化,对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外又有很强的开放性。因为对内凝聚,它具备了大陆文化的内向性;因为对外开放,它又具有海洋文化的外向性。岛国面积不大,资源不丰富,所以岛国人的危机感很强,向外扩张的愿望很大。这就反应在柴荣的改革多集中在内部的调整,而信长却更愿和南蛮人传教士打交道。

六、结语:反映中日文化传承意识的差异

五代十国,战国时代,在文化领域,中国并不落后西方。汉唐以后,特别是明朝开始,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方逐渐追上中国。到了清朝十九世纪,不仅西方超越了我们,连日本在文明方面也已经超越了我们。到了近代,当日本通过游戏、动漫等向我们输送文化时,我们沉迷于日本精美的游戏动漫产品而不能自拔,阅读古籍的人更少了。这正如英国的地铁一样,手机有了网络,就没有几人拿着纸质书阅读了。不仅是日本自己的历史人物,通过游戏为国人所熟悉,连我们自己的三国故事的普及,都要归功于日本出的系列三国游戏。

其实俩人的PK,反映出中日文化传承意识的差异。首先日本一直推崇的是“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是日本文化走向繁荣的重要基础,它与我国文化传承意识的最大差距就是从来不把中国唐宋以前的文化当成国外文化。


一个以孟获为主角的三国游戏(知道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吗)(8)

匠人


日本对文化的传承意识起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而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日本的文化传承受到了剧烈冲击,对外具有强烈的开放精神,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处于晚清时期,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英法侵略,文化传承自然不被重视,好在现在我们在“全球化”环境的影响下,文化传承意识逐渐提高,并通过文化的传承增加了自身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要寻找足够的机会去深入了解,并完成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任。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信长公记》

图片源自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