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提问的孩子适合什么游戏(不管你是狼系佛系)
不会提问的孩子适合什么游戏(不管你是狼系佛系)当时我还硬性规定,让他每天抽15- 30分钟时间看这套书,刚开始他还坚持,再后来这几本书好像就一直躺在书架里。游戏力这套书,是买给D先生看的,因为我很识趣的知道,自己不擅长这方面,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想让他在养育中担点含金量稍高的任务。
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孩子,有两种养育可以让他听你的,一种是让他怕你,一种是让他喜欢你,你更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大人认真在讲道理,孩子未必听,可如果游戏是孩子语言,你愿意选择这种交流方式吗?
游戏力这套书,是买给D先生看的,因为我很识趣的知道,自己不擅长这方面,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想让他在养育中担点含金量稍高的任务。
当时我还硬性规定,让他每天抽15- 30分钟时间看这套书,刚开始他还坚持,再后来这几本书好像就一直躺在书架里。
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完,好在,D先生大概是知道“游戏”对孩子在幼儿阶段的成长是非常重要,我也经常看到他和米果之间的各种打打闹闹。我想,这几本书的使命也算基本完成了。
其实,我自己很头疼陪孩子玩游戏,每次米果缠着要我陪玩,我内心特别抗拒,真的,选择做任何一件家务事也比陪娃玩游戏轻松啊。
孩子生命力旺盛,战斗力持久,作为大人,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坐着,简直是两个完全极端方向的生命走势。
何况,在陪玩时,不光是简单陪着就可以,大人要很投入,回应孩子的各种需求,有时候配合不过关,还会引发她的一波情绪。
所以,我也会偷懒,有时会找理由推脱,说妈妈有重要任务没完成,没办法陪你。(她会怼我,你重要任务是看手机吗?)
作为大人的我,早已经没有游戏细胞了,还要假装傻乎乎配合这种,在我们看来太无聊的,且有时候是没完没了的已经重复N次的游戏,内心OS真的太难了。
可我的认知又不允许我时时选择简单粗暴的养育。那种纠结和痛苦,就好比,你想像猪一般懒,但又没法做到像猪那般心安理得。
游戏当然不只是孩子间一种有趣味的玩耍,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建立规则的时候,很多时候孩子是很不情愿配合的,作为家长,难免开始认真讲道理。但结果常常以家长发火,孩子大哭收场。这样教育效果并不是理想的。
所以,即便游戏不是我的心甘情愿,但在米果成长中,我也有很多次假装可爱,假装笨笨的样子。
这里分享一下,在让米果刷牙时采用过的游戏。很笨拙方法。
之前跟米果一起看过《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本绘本。
每当要她刷牙时,我便扮演绘本里的哈克,迪克两位蛀虫,会略带夸张的说。
“米果小朋友现在还没有刷牙,实在是太好了,啊,我们可是最喜欢不刷牙的小朋友了,今天就待着米果的牙齿里了,这个牙齿里食物好丰富啊,有饼干,冰激凌,巧克力,晚上就待在这里不走了。”
“你们谁都不许提醒她刷牙喔,谁也不许提醒,不然我们的美餐可以就没了。”
这个时候,我又变回妈妈,说,“米果,哈克迪克今晚要住在你的牙齿里,他们好洋洋得意啊,他们说你今天肯定不刷牙,你赶快请牙齿警察把他们赶走,他们最怕牙齿警察了”。(牙齿警察就是牙膏牙刷)
米果自然很乐意配合我,用她的话说就是,绝对不可以让哈克迪克得逞。
刷牙的过程,扮演蛀虫的我,一边说,“哈,上边没警察,我们快逃到上边,米果就会赶紧刷到上边,然后我又说下边没警察,米果又刷下边,左边,右边……”,这样自然就可以让她把牙齿的每个角落都刷到。
最后的最后,我还要扮演哈克迪克蛀虫最终被牙齿警察打败,落荒而逃或是奄奄一息的很惨的样子。
我的叙述有点干巴巴的,因为这不是我style,内心还是挺抗拒的,但场面是很欢腾,尽管当时我演得超级拧巴。
整个刷牙的过程,她很积极,很卖力,也很快乐。
在与孩子交流中,要打破了“我是大人, 你要听我的,我要教你道理”的框框。
要学会做一个笨手笨脚,傻乎乎的大人。
在游戏过程中,我不知不觉传授给孩子各种知识技能和道理,在游戏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更多对孩子的认知,也慢慢学会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建立沟通技巧。
心理研究表明,游戏还可补偿孩子现实生活不能满足的愿望。
比如,米果特别想养只猫咪,现实生活中我们没能满足她,所以,她一直都热衷于“假装游戏”,特别爱假装“我是猫咪”。经常把自己假装成猫咪,学猫咪行走,学猫咪捉老鼠,学猫咪吃饭,也常常让我把碗放到桌子底下。
当然,游戏也不一定是传统的那种,也可以是在我们跟孩子日常生活的各种互动中。
比如,我跟米果日常小游戏,早晨出门送她去幼儿园之前的“魔法亲亲”,放学回家“爱的充电”等,都是给孩子传递能量的好方法。
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也许你会说,游戏太麻烦,说一句命令的话多省时省事啊。
比起一句简单的命令,游戏确实耗时耗精力。
但想想,你怀胎十月生下这个过程难道不麻烦吗?
既然自愿选择了麻烦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明白这个麻烦会伴随很长时间。
爸爸妈妈这个称呼也是从孩子出生那天开始新生的,孩子出生后便要各种新技能学起,爸爸妈妈不也应该学习适合孩子的养育方式吗?这不也是理所应当吗?
我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悟、体验生命的
前几天,米果在地上放了一根腰带,我走过去不小心碰到,她很生气,说,妈妈你干嘛把小动物的“桥”给弄坏了。
看,她在她的游戏世界里,那里是她的幻想王国。
今天这篇,其实最想传达的就是“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游戏对孩子很重要,游戏是促进心理发展最好的形式,如果你get到这点,那这篇文章的使命也就达成了。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也希望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