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现实中的史泰龙由于在出生时其母亲遭遇难产,医生误用助产钳助产,造成史泰龙从小便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并伴随口齿不清,结果倒是成全了兰博“人狠话不多”的人设,外加那个拼命组织面部肌肉后举双手点赞的网络表情包。除了形象本身足够经典外,兰博大道至简的武器库也是每一名硬汉的终极梦想,这里有适合野外生存,杀人于无声的博伊刀;兼具冷兵器浪漫与热兵器杀伤力的爆炸弓;强壮的肌肉;以及剧烈的炮火也无法融化的面无表情。当年《第一滴血》里的战后PTSD,以及冷战思维下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如今已经随着时代变迁而褪去了锋芒,只有史泰龙的硬汉气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硬汉本没有表情,发表情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感情——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从当年能在某部国产电影里客串登场的FC版《魂斗罗》,到《古墓丽影 暗影》里劳拉利用环境暗杀敌人时致敬兰博的技能包(先往脸上糊泥,然后隐没进泥土墙,最后把走进的敌人“咔嚓

引言:昔日硬汉今安在,网络迷因表情包。

即使观众们主动选择把脑子留在电影院门口,《速度与激情9》依然能够以200迈以上时速开着氮气加速,碾压过所有人对于正常车辆行驶的常识。至于抡着大膀子,时刻把“伐木累”挂在嘴边的唐老大,也早已经没有了昔日动作片硬汉用拳脚和M60机枪去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派,都觉得“小鲜肉”伤风败俗,可还有比光说不练只会拼装备科技树的硬汉更让人泄气的吗?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

游戏产业初期标志性的硬汉符号

真正的硬汉向来是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致命武器使用,他们主演的肌肉动作片也掀起了流行文化领域里的阵阵怒涛。如今《COD冷战》最新的付费角色蓝图包中,收录了《第一滴血》的兰博和《虎胆龙威》的约翰·麦克蒂尔南这两位经典银幕硬汉。纵使冷战超人们可以扛着几十公斤的巴雷特上蹿下跳秀冲锋狙,遇到30年前就已经杀穿东西方阵营的越战大兵和纽约警察,也还是要敬畏三分,而电子游戏与银幕硬汉之间的关联,却远不止角色皮肤这么简单。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2)

硬汉本没有表情,发表情包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感情——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从当年能在某部国产电影里客串登场的FC版《魂斗罗》,到《古墓丽影 暗影》里劳拉利用环境暗杀敌人时致敬兰博的技能包(先往脸上糊泥,然后隐没进泥土墙,最后把走进的敌人“咔嚓”掉),兰博始终都是一代又一代动作游戏钦定的“教官”。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3)

兰博和他的M60机枪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4)

除了形象本身足够经典外,兰博大道至简的武器库也是每一名硬汉的终极梦想,这里有适合野外生存,杀人于无声的博伊刀;兼具冷兵器浪漫与热兵器杀伤力的爆炸弓;强壮的肌肉;以及剧烈的炮火也无法融化的面无表情。当年《第一滴血》里的战后PTSD,以及冷战思维下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如今已经随着时代变迁而褪去了锋芒,只有史泰龙的硬汉气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现实中的史泰龙由于在出生时其母亲遭遇难产,医生误用助产钳助产,造成史泰龙从小便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并伴随口齿不清,结果倒是成全了兰博“人狠话不多”的人设,外加那个拼命组织面部肌肉后举双手点赞的网络表情包。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5)

给你丫点赞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6)

“世上那么多恐怖分子,我偏偏杀了一个比我妹妹脚还小的”——布鲁斯·威利斯

作为一个NYPD(纽约警察),《虎胆龙威》里的约翰·麦克蒂尔南虽然不具备游戏角色所需要的超强单兵作战能力,但是他在影片里塑造的平民英雄形象却依然深入人心。约翰原本只是去洛杉矶弥合与妻子之间的感情矛盾,谁知却遭遇到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重大危机,为了家人,也为了社会安定,约翰觉醒了“小强体质”。相比兰博的“弹药无限”,无双强度有所降低,不过凭借着平民英雄特有的民间智慧和尚武精神,约翰终于不仅惩罚了恐怖分子,还成功带动了《虎胆龙威》此后的系列化。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7)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8)

照搬,是最诚实的致敬

《COD冷战》最新的80年代主题角色包里,收录的正是布鲁斯·威利斯在《虎胆龙威》里饰演的这一经典形象,白色跨栏背心和作为猛男一生之敌后移式发际线自不用说;AUG和MP5即是片中约翰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人质危机”也直接对应了电影的一本道剧情;动态名片就更直接了,干脆从电影名场面里按帧数扒动图——头戴圣诞帽的约翰,伤痕累累匍匐在通风管道里,那种喜感与紧张感的融合,正是《虎胆龙威》当年之所以能在一种肌肉动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9)

“我不是要证明什么,而是要拿回本属于我的东西”——周润发

在2017年的“银幕角色杀人排行榜上”,周润发稍逊于史泰龙,排名历史第二位。出道时的周润发在当时的香港影坛绰号“毒药发”,意思是只要他主演的片子,上映后大概率票房会拉胯,他也一度成了电影公司老板眼里的瘟神,直到《上海滩》《监狱风云》和《英雄本色》等作品陆续问世,小马哥才终于咸鱼翻身,成就了日后观众们熟知的高进和李慕白。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0)

在发哥面前,没人还敢说自己是大佬

如今“热心市民周先生”虽然已经不做大哥好多年,但江湖一直有他的传说,这份传奇感也被游戏厂商所看重。2007年,周润发在和老搭档吴宇森参与了Midway开发的游戏《枪神》,这款原本致敬小马哥的游戏,却不慎触发了当年“毒药发”的属性,口碑和销量皆令人失望。相比之下,倒是《马克思·佩恩》这部集黑色电影之所长的经典游戏里,除了子弹时间以外,主角用风衣 双枪 枪战时放飞鸽子的配置,为年青一代玩家们重现了当年《英雄本色》的名场面。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1)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2)

《银河护卫队》里的《战争机器》死忠粉——戴夫·巴蒂斯塔

戴夫·巴蒂斯塔之所以能成为《战争机器5》多人模式追加的一个可使用角色,并非MCU光环的人气加持,而在于他本人始终是《战争机器》系列的狂热粉丝。为了能把《战争机器》搬上大银幕,并在其中饰演自己钟爱的游戏主角马库斯,戴夫跑遍了好莱坞的关系圈。可尽管从游戏版权方到电影公司,都对改编有着浓厚兴趣,但出于票房预期,演员人选等因素(最讽刺的是,尽管戴夫十分努力,可握有电影改编版权的环球公司却十分希望由巨石强森来出演马库斯),至今还是无的放矢。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相比另一位MCU同事,人家小蜘蛛汤姆·霍兰德已经顺利成为大银幕上的内森·德雷克,而戴夫·巴蒂斯塔除了游戏里的那套角色皮肤外,也只能继续蹲在电影公司项目部的大门外苦苦等待了。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3)

来自邻国的日系硬汉——松田优作与北野武

在我成长的年代,正是中日关系的一段蜜月期,只是不同于父母辈由于《追捕》而对高仓健(立领风衣yyds)深深着迷,80后更多是通过游戏这种媒介最先接触到日系硬汉,比如《鬼武者2》里的松田优作。

在今天,更多人对松田优作的或是还是来自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青雉的原型),事实上,当年松田优作主演的影片《人证》曾被引进到国内,片中脍炙人口的《草帽歌》更是给两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银幕内外,松田优作都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硬汉,年轻时拍片导致眼部受伤,去到医院做缝合手术,术后他居然不知道医生会负责拆线,于是便自己手动忍痛拆除缝合线,导致眼部肌肉永久损伤,手动生成了此后银幕上自己那面无表情的硬汉脸。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4)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5)

在日本,松田优作的绝对算是T0级别的艺人

同样是面无表情,北野武则是交通事故导致面瘫,《如龙6》得益于世嘉祖传的“面部劣化”技术(不信就去看看各位老师在《如龙》里的尊荣吧),完整保留了北野武的标志性颜艺。而北野武在大银幕上的硬汉形象,往往和某种程度的暗黑属性相关,比如《极恶非道》里的极道人士,至于“吃鸡”类游戏如今所避讳的“大逃杀”说法,就来源于北野武当年饰演魔鬼教导员的日本影片《大逃杀》。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6)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7)

We are 伐木累——文·迪塞尔

凭借着《速激》系列出色的票房表现,文·迪赛尔在我国新生代影迷当中一直拥有着很高的知名度。除了发展至今,科幻程度已经等同于把司机塞进变形金刚里面假装开车的《速激》,文·迪塞尔还曾主导过一个真正的系列科幻影片——《星际传奇》。

2004年,这部影片的同名初代游戏发售,并且成为了21世纪初优秀电影改编游戏代名词,游戏主打第一人称沉浸式体验,由玩家扮演的主角雷迪克具有隐身暗杀的特性,画面技术力和关卡设计可玩性也都十分在线,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与之相比,一年多前高调宣布,然后低调翻车的游戏版《速度与激情》倒是更符合影视改编出渣作的标准工艺。

顺便一提,和《速激》里唐老大仗义大哥的形象完全不同,片场的文迪塞尔一点都不“man”,尤其在他担任制片的《速激8》里,为了凸显个人核心地位,不仅利用职务之便删除了不少杰森·斯坦森和巨石强森的戏份,他自己那流量明星级别的演技更是丝毫没有长进,硬汉人设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真实的“戏霸”。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8)

大只佬的代名词——阿诺·施瓦辛格

一首《you could be mine》,天涯何处觅知音。

《终结者》的银幕形象跨越了电影、电视、漫画、游戏等等媒介,成为一个综合了时间旅行、人机大战、核武危机等等科幻元素的文化地标。早已经被无数作品致敬了无数次的阿诺·施瓦辛格从来不曾淡出玩家的视野,无论是直接的电影改编游戏,还是客串《真人快打》,州长仿佛永远都是那个单手撸霰弹枪的猛男。并且施瓦辛格还是科幻、魔幻双修,由他当年主演的《蛮王柯南》,是奇幻世界里描绘上古时代的硬汉代表,你在很多欧美CRPG中扮演的战士、野蛮人等职业里,还都能从人设上看到柯南的影子。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19)

90年代末国内第一批室内健身房兴起时,都把阿诺当成关二爷来拜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20)

龙的传人——李小龙、成龙、李连杰

这三位功夫电影明星,为电子游戏提供了关于中华武术的全套素材包,以他们三人为设计灵感而诞生的角色,几乎可以单独出一款大乱斗了。

具体来看,既有FC时代作为格斗游戏鼻祖的《成龙踢馆》;也有像是《街霸》的飞龙,《铁拳》的洛,《VR战士》的杰克等等,专门用来致敬李小龙的角色,双节棍、啊哒啊哒的吼声,凌厉的拳脚,是这些角色之间对于师承的共性;而《月华剑士》里的李烈火,则是以李连杰在《黄飞鸿》系列电影里的“新派武侠”形象作为原型,辫子、长衫、无影脚,就差朝阳下那一首《男儿当自强》了。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21)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22)

在这种基于具体一个功夫明星,采取有针对性的授权或者致敬式人物设计之外,还存在如“百花错拳”一样,取各家功夫(外形)之所长创作的游戏人物。

SNK的《饿狼传说》系列有一个叫做洪福的角色,从外观上看,他的人物原型比较像是早期功夫电影里的成龙,香港警察的职业,明显取自成龙电影《警察故事》;而他手中的双截棍,无疑是李小龙的标志性武器;就连“洪福”这个名字,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和成龙同样出自“七小福”的洪金宝,负责《饿狼传说》人设的开发者,必然是没少看功夫电影啊。

30年前英国拍的奇幻冒险片,30年前的银幕硬汉(23)

结语:按照当下西方社会的文创风气,类似兰博这种“打着反战旗号的好战分子” 钢铁直男 用肌肉演戏的硬汉角色,已经越来越被市场边缘化了(观众喜欢的都是“美式翘臀”)。而在游戏领域,除了奎托斯、马库斯等十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经典人物外,新角色中传统硬汉的形象也在逐渐减少,未来如果《GTA6》中出现一位可使用的女性主角,我想我是不会感到意外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