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给买东西怎么办(大人要啥都不给)
大人不给买东西怎么办(大人要啥都不给)很多长辈总喜欢“逗”小朋友开寻开心,殊不知,大人们认为的玩笑却给孩子小小的心里会留下多么深的烙印。嘟嘟这才又开始开心地玩起来。嘟嘟不高兴了,眼里闪着泪光说“我不是小气鬼,你才是小气鬼!”然后跑去找妈妈啦。姐姐知道这事后,带着嘟嘟找到姑妈,跟她说,“姑妈,嘟嘟正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她正在学着分清楚自己的和别人的,她不是自私,我们不能这样说她哦”。姑妈马上明白了姐姐的用意,认真跟嘟嘟道了歉,还送了嘟嘟一块饼干。
01爷爷过生日,一大家人聚在一起。
姐姐家的嘟嘟刚刚两岁,正是讨人喜欢的年纪,大家都喜欢逗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见嘟嘟手里拿着一包零食,纷纷跟她说,“给叔叔一块”“给阿姨一块”“给奶奶一块”。
面对七嘴八舌地讨要,嘟嘟环顾四周,本来还从袋里里拿出了一块,准备给小叔叔,可是,一下看到这么多人都伸出了手。她看看面前的手,看看自己袋里的零食,摇摇头,跟大家说,“我的不多了,给了你们,就没有我自己的啦”。
听到这,姑妈就开嘟嘟玩笑,“嘟嘟是个小气鬼!”
嘟嘟不高兴了,眼里闪着泪光说“我不是小气鬼,你才是小气鬼!”然后跑去找妈妈啦。
姐姐知道这事后,带着嘟嘟找到姑妈,跟她说,“姑妈,嘟嘟正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她正在学着分清楚自己的和别人的,她不是自私,我们不能这样说她哦”。
姑妈马上明白了姐姐的用意,认真跟嘟嘟道了歉,还送了嘟嘟一块饼干。
嘟嘟这才又开始开心地玩起来。
很多长辈总喜欢“逗”小朋友开寻开心,殊不知,大人们认为的玩笑却给孩子小小的心里会留下多么深的烙印。
随便给三岁的小朋友贴上“自私”的标签,这对小朋友来说,真的是太无辜了,他们甚至还没有能力搞明白“自私”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对于两至三岁的宝宝来说,周围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逗他们是小气鬼”,这是因为他们正处在物权敏感期,他们正在认真学着分清楚“自己的”和“别人的”。
什么是物权敏感期?
美国有首儿歌名叫《幼儿所有权法则》,这首简单的儿歌就体现出了在物权意识敏感期孩子们的内心声音。这首诗是这样的: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来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我们看到这首诗歌里出现最多的就是“我的”和“你的”。
物权敏感期的孩子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区分“你的”和“我的”。看似很简单,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思维转变呢。
我们知道,当孩子刚出生,他们是以自己为中心,甚至可以说,他们会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慢慢地,通过吃手、玩脚,慢慢看到了自己。通过跟妈妈的朝夕相处,把妈妈也纳入了自己的世界。
宝宝们的世界在逐渐变大,但是在他们看来,都是“我的”。直到他们两岁多,进入了物权敏感期,他们才开始从“我的世界”走出来,探索“我以外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分清楚“我的”和“你的”就特别重要。
在这个时期的宝宝一般都有这些特点,宝妈们可以参考对照,以便尽早发现自家宝宝是否进入了这个新阶段。
首先,在语言方面,宝宝们对于“我的”这个词会重复使用。
对于自己的玩具或者零食,即使别的小朋友不抢,他们也会重复告诉别人“这是我的”。
其次,在动作方面,宝宝们很容易出现“抢”的行为。
一方面,宝宝们会维护自己的东西,当别的小朋友想要的时候,自己也会抢。另一方面,宝宝们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动手抢。
最后,在情绪方面,宝宝们会表现出易冲动的特点。
我们常常看到宝宝因为争抢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哭泣、或者动手打人、咬人。这并不是由于他们没有礼貌,而是当物权意识出现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容易激动,孩子们很难很好地控制。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两三岁的宝宝出现了这些特点,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处于物权敏感期了。
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物权敏感期的宝宝?
通常,2~3岁的宝宝开始进入物权敏感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物权敏感期内的宝宝呢?
第一,不强迫孩子分享。
虽然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争抢、独占等行为会让父母在其他人面前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这其实是孩子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自身与物品的关系。
所以,我们应该随意当面批评孩子小气自私。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让他自己去管理自己的东西,愿意分享就分享,不愿意也不勉强。孩子只有在"物权意识敏感期"获得了尊重,他们才能更快地度过这个阶段。
第二,不给孩子随便贴“自私”的标签。
即使是“逗”孩子,也不说孩子“自私”。
第三,开心接受孩子的分享。
当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主动去分享的时候,他让我们吃就吃,一定要接受,不要去拒绝,更不要说“我在逗你,你吃吧,我不吃”,这是很不尊重孩子的物权,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尊严。
你拒绝了孩子的分享,会让孩子很失望。孩子会自我审视自己,得不到分享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不分享了。
第四,正确适时引导孩子分享。
当儿童物权敏感期出现时,反复多次让宝宝尝试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并让他意识到,分享出去的玩具是可以拿回来的,这玩具依旧是属于他的。
但如果宝宝出现抵触心里,别强迫,另找机会多次尝试。让他主动愿意分享。
在物权敏感期,宝宝们刚刚意识到自己是玩具主人,他们的自主意识刚刚萌芽,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好宝宝们所有权的建立和发展,因为这将是今后宝宝们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的来源。爸爸妈妈,要理性看待孩子的物权敏感期,耐心陪着孩子慢慢成长。
--------------------------
北大、哈佛双料学霸,曾担任好未来集团顺顺留学CEO,更是位勤奋钻研的超级奶爸。为给宝宝更好的早教启蒙,寻访美国和中国知名儿医专家、育儿专家,心理学家,创办乐智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