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宝宝烫伤处理方法(宝宝烫伤怎么办)

宝宝烫伤处理方法(宝宝烫伤怎么办)2、接触性烫伤谨记“冲脱泡盖送”口诀,在热液烫伤第一时间,家长及周围人员必须立即动作。游家孟说明,“冲”是迅速使用流动自来水做冲洗动作或把受伤部位浸泡冷水,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脱”是充分将受伤部位泡湿后,再小心除去宝宝身上衣物,必要时可使用剪刀剪开衣服,若衣服粘连住皮肤,则先不要处理,并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泡”是持续浸泡于流动冷水30分钟,若担心宝宝体温下降则可使用温水。“盖”是使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患部,可避免伤口感染。“送”是立刻送往邻近医院处理,伤势严重则最好前往有烫伤中心的医院进一步治疗。烫伤类型 急救处理方式1、热液烫伤在医院最常碰到的类型就是热液烫伤,像是热水、热汤、热饮料等,由于宝宝在6个月大处于爬行期,只要妈妈或是主要照护者走到哪里宝宝就跟到哪里,在端热汤、煮火锅、泡咖啡、泡茶等多种热液时,尽量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还要注意是否有桌巾或是电线插头,以免宝宝好

宝宝烫伤时有耳闻,在2014年5月,妇产科护士帮女婴洗澡时,不小心放入60℃热水,导致女婴全身36%的Ⅱ度及Ⅲ度烫伤,主要集中于身体下半部。7月则有出生3小时的新生女婴,因医护人员疏忽,全身20%皮肤遭电毯Ⅱ度烫伤,让人胆战心惊。这些人为疏忽所造成的烫伤,只要多一份关注就能避免伤害发生,而妈妈们在平常照顾宝宝时怎样避免烫伤,烫伤后又该怎么办呢?

宝宝烫伤处理方法(宝宝烫伤怎么办)(1)


注意!家中暗藏烫伤危机

日常生活中看似十分寻常的场所及设备,实则暗藏危机。台湾马偕纪念医院台北院区烫伤中心主任暨整形外科主治医师游家孟指出,宝宝烫伤可分成0~1岁、1~3岁、3~6岁三个阶段,而这之中最容易烫伤是1~3岁,此时正是宝宝开始学走路及肌肉发展时期,最喜欢跑来跑去、抓东抓西,因此大人必须紧盯着宝宝的一举一动,避免发生意外。

统计显示,家中最危险的地方是厨房。游家孟医师指出,由于厨房有多处热源,煮食及加热食物频率高,因此高温液体也多,只要不小心绊倒或手一抓,就有可能被热源或高温液体烫伤、砸伤。其次,浴室也是烫伤高发区域,许多人习惯洗澡时先放热水再放冷水,但这是错误的生活习惯,正确做法应该先放冷水后,再放热水慢慢调整温度。在帮宝宝洗澡前,应该使用手或温度计测试温度,确认无误后再将宝宝放进澡盆中,而温度最好在37℃以下,还要注意别让宝宝触碰水龙头,避免不小心打开热水烫到自己。有时客厅及浴室摆放的熨斗、吹风机、电棒卷等,使用过后仍会持续一阵子高温,此时要避免宝宝靠近。而家中饮水机或热水壶烫伤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由于1~3岁的宝宝正值模仿期,看着大人在泡牛奶,也想要自己尝试看看,没想到一按就被热水淋伤,因此还要教导宝宝不可随意按按钮或是拉扯插头,避免受伤。

烫伤类型 急救处理方式

1、热液烫伤

在医院最常碰到的类型就是热液烫伤,像是热水、热汤、热饮料等,由于宝宝在6个月大处于爬行期,只要妈妈或是主要照护者走到哪里宝宝就跟到哪里,在端热汤、煮火锅、泡咖啡、泡茶等多种热液时,尽量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还要注意是否有桌巾或是电线插头,以免宝宝好奇拉扯,导致烫伤,注意给宝宝喂热饮前,务必确定是宝宝可接受的温度,而后再开始进食动作。

谨记“冲脱泡盖送”口诀,在热液烫伤第一时间,家长及周围人员必须立即动作。游家孟说明,“冲”是迅速使用流动自来水做冲洗动作或把受伤部位浸泡冷水,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脱”是充分将受伤部位泡湿后,再小心除去宝宝身上衣物,必要时可使用剪刀剪开衣服,若衣服粘连住皮肤,则先不要处理,并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泡”是持续浸泡于流动冷水30分钟,若担心宝宝体温下降则可使用温水。“盖”是使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患部,可避免伤口感染。“送”是立刻送往邻近医院处理,伤势严重则最好前往有烫伤中心的医院进一步治疗。

2、接触性烫伤

接触性烫伤顾名思义就是接触到热源导致烫伤,最常听到的就是碰触到锅子外面的高温或是碰触到机车的排气管。游家孟分析了近期的一则临床案例:由于6个月以下宝宝对疼痛感应度较差,无法准确分辨是痛或痒,即便被烫到也只是觉得不舒服,不会出现任何哭闹的反应,而妈妈购买热汤面后,放在宝宝旁边并未用任何衣物遮挡就骑摩托车返家,等妈妈抵达目的地,将汤面移开才发现宝宝已经整片Ⅱ度接触性烫伤。接触性烫伤当下需按照“冲脱泡盖送”步骤施行急救,但有水泡时则必须小心避免将水泡弄破,以免感染。

3、电灼伤

电灼伤是接触高压电或是电插头所引起的灼伤。像家中各种电器设备会使用插座或延长线,宝宝若不小心咬电线或拉扯后,就可能会触电灼伤。电器灼伤在急救前,必须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源移开,若情况严重,发生呼吸或心跳停止,则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按摩术急救。电灼伤不同于烧烫伤的处理方式,当下不必经过冲水,直接送医治疗即可。

4、火焰烧伤

火焰烧伤较为少见,但在某些特定节庆、祭祀时,仍然时有耳闻。游家孟医师说明,在特定场合,可能会燃放鞭炮等造成小孩火焰烧伤,小面积的火焰烧伤,在第一时间熄灭,造成的伤害较小。

由于火灾、燃气爆炸或酒精燃烧造成的火焰烧伤,身上若着火时必须先“停止”,切忌四处奔跑,以免助长火势,周围的人则可使用棉被或大衣将着火处扑灭,再“倒下”,用双手将脸部掩住,确认地板上没有助燃物后就地卧倒,接着“滚动”,通过就地卧倒的方式在地上翻滚,最后“冷却”,等将火完全熄灭后,依照先前提及的热液烫伤急救方式“冲脱泡盖送”处理即可。

5、化学性灼伤

化学性灼伤是较容易疏忽的烫伤。游家孟医师建议家中最好不要存放强酸、强碱等危险物品,更不要使用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来装这些危险液体,尤其每到端午节,许多家庭会自己包碱粽,结果一不小心就被误伤。他以周围亲友案例说明,使用装咳嗽药水的瓶子来装强碱放厨房,保姆误以为是咳嗽药水就喂给小孩吃,结果就发生憾事,宝宝的喉咙跟食管完全被灼伤,严重时还可能伤及呼吸道,导致呛入性伤害。

家中常有含盐酸的清洁用品,宝宝容易因好奇心重而误食,造成危险。若不慎被化学性物品伤害,第一时间就要冲大量冷水半小时,特别是强酸溶液,一定要马上冲冷水稀释,这动作远比立刻就医还要重要,因为无论成分及酸碱度,使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才能降低皮肤表面化学物品浓度。

6、烧烫伤深度和面积

在发生烧烫伤后,医师通过判断烫伤的深度及面积,来确定烧烫伤的严重程度,游家孟说明,由于人体皮肤构造分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因此最简单分级方式就是看伤到哪一层,依序就是Ⅰ度、Ⅱ度、Ⅲ度烫伤。

宝宝若Ⅱ度烫伤面积达10%以上或Ⅲ度烫伤面积2%以上,就必须要住院观察,若是伤及脸、手、脚、会阴部等地方,就算10%以下也需住院。游家孟指出,由于这些部位较容易有换药问题及照顾困难,容易有并发症,若是脸烫伤要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的呛伤,是否会伤及眼睛。手脚烫伤则需注意肿胀程度是否会伤到小血管跟神经。会阴部位要注意大小便排泄的困难,且只要一上厕所后就要换药,因此宝宝烫伤此处一天至少要换药4~5次以上。

宝宝烫伤日常照护原则

宝宝烫伤过后,必须比平常花更多的心力去照顾,而在居家照顾或生活习惯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饮食着重高蛋白

游家孟说明,宝宝烫伤后第二天就要给予大量营养,大约是平常所需热量的两倍,鼓励孩子多吃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再补充牛奶、酸奶等高蛋白食品,因为烧烫伤后的宝宝,身体新陈代谢及激素改变,肌肉及体内的蛋白质将会分解,极度需要高蛋白及高热量的补充,且宝宝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疤痕组织会不断地代谢、生长,所以饮食调整之余,也必须不断观察疤痕的变化,才能在第一时间调整所需营养。

2、按摩复健不可少

游家孟强调,在照顾宝宝伤口时,一定要做按摩和复健,严重的烫伤甚至要穿弹性衣来做复健,防止疤痕增生,这是每个烫伤病人必经的过程。按摩时要注意不像以往正常的按摩推拿,而是必须小心翼翼地定点按压,因为疤痕上皮肤较为脆弱且伤口仍会痛,所以必须慢慢地施力,可以配合婴儿油使用,将烫伤皮肤当成新生儿肌肤一样细心照顾。

为避免痊愈过程中关节变形及萎缩,必须尽早进行复健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水肿概率。若是关节处烫伤,导致宝宝活动受限制,要使用塑料支架固定,以预防及矫正萎缩受伤部位,且不能因为伤口疼痛就不动。若是关节硬掉后就无法挽救。在复诊时,医生需要看宝宝身体延伸角度及手脚灵活度是否正常,而烫伤宝宝复健大约需要半年到三年,若大面积烫伤则是到青春期前都要定期回诊,以免发育期疤痕受到影响。

3、伤口及水泡护理

若是在夏季,天气闷热容易让烫伤患部疼痒难忍,因此妈妈们必须给烫伤宝宝选透气柔软的衣服,避免对肌肤二次伤害,而伤口每2~3小时搽一次乳液,避免皮肤干燥,环境则尽量保持干燥清爽,在伤口清洁上避免使用过于干涩的清洁用品,温和不刺激的成分才能好好照护伤口。

伤口若是有水泡,小于1厘米以下不需弄破,可让水泡自行吸收,如果超过72小时仍然肿胀未吸收,则建议可就近到医疗院所处理,若是无法前往,则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若大于1厘米的水泡,医院在72小时内会刺破,再适当处理伤口帮助好得更快。

网络上谣传烫伤伤口尽量不要包扎,游家孟指出这是错误观念,烫伤除了Ⅰ度的表皮层受伤外,只要是Ⅱ度以上伤口必须要包扎,这样才能保护伤口,让其恢复得更好。曾有例子,原本Ⅱ度烫伤患者误信烫伤伤口不需包扎,导致Ⅱ度演变成Ⅲ度烫伤,让原本仍活着的细胞无法复原,最后需开刀处理。因此凡事必须询问医生,不能擅自决定伤口处理方式。

4、关怀烫伤患者 协助回归社会

很多爸妈担心宝宝烫伤后会有心理障碍。游家孟解释,1~3岁宝宝人格正在发展,因此家长们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会有行为退化的反应。临床上曾有1岁的宝宝由于烫伤,原本已经会站,却变回只敢爬,这种症状会在半年内逐渐恢复,所以家长们要积极引导让宝宝尽早恢复。学龄后的小朋友,要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及学校,可以让老师做倡导,传达正确的烧烫伤预防及急救的观念,提醒他们急救五步骤“冲、脱、泡、盖、送”的操作方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