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疫苗时必须注意的八种情况(宝宝接种完疫苗竟有这么多注意事项)
宝宝打疫苗时必须注意的八种情况(宝宝接种完疫苗竟有这么多注意事项)宝宝有预防接种的禁忌症时不应接种疫苗。禁忌症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容易出现严重副反应。禁忌症是由宝宝的身体状态决定而不是疫苗本身决定的。具体如下:▊这些情况不能打▊如遇以下反应,请咨询医生。(1)接种卡介苗一个月左右,接种同侧腋窝下摸到小疙瘩可是疫苗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打的,爸爸妈妈们需要清楚疫苗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什么情况下需要暂缓接种。
我们都知道,从宝宝出生一直到学龄时,会注射很多种疫苗,所有的疫苗都是针对可引起严重疾病的细菌和病毒所设,是为了起到预防的作用。所以,一类疫苗,也就是免费疫苗,由国家出钱;而二类疫苗,也就是自费疫苗,需家长自费。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生后,如无禁忌,二十四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卡介苗预防结核型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接种部位在左上臂,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轻微。接种后3~4周内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包,可出现破溃。一般8~12周结痂,这是正常反应。但注意局部干爽清洁。
如遇以下反应,请咨询医生。
(1)接种卡介苗一个月左右,接种同侧腋窝下摸到小疙瘩
可是疫苗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打的,爸爸妈妈们需要清楚疫苗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什么情况下需要暂缓接种。
▊这些情况不能打▊
宝宝有预防接种的禁忌症时不应接种疫苗。禁忌症是指个体在某种状态下接种疫苗后容易出现严重副反应。禁忌症是由宝宝的身体状态决定而不是疫苗本身决定的。具体如下:
一、严重过敏史
少数人会对疫苗中的特定成分过敏,其中严重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非特异性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喘息、低血压、休克等。如果已经知道宝宝对疫苗特定成分过敏的,应避免接种。
总之,如果宝宝有任何过敏史,宝爸宝妈们应当提前告知接种门诊的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接种疫苗。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应当及时就医,并且不要再接种同种疫苗。
二、神经性系统疾病
有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宝宝,例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或进行性脑病等,应慎重接种疫苗。并且不应该接种含有乙脑、流脑、百白破等疫苗。
三、特定性疾病不能打特定疫苗
先天性获得性免疫缺陷、恶性肿瘤、以及应用皮质固醇、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或放射治疗而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宝宝,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部分疫苗可以选择灭活疫苗替代。
但是家长们注意宝宝对灭活疫苗的反应也会较差,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接种。
▊这些情况应该推迟接种疫苗▊
一、发烧与生病
宝宝发热、感冒、腹泻时, 大多建议晚点再打疫苗,一般痊愈1周后就可以打了。
二、低出生体重儿与合并疾病的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及出生后合并其它疾病的早产儿,不主张接种卡介苗,要等疾病控制及体重达标后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可适当提早接种。
三、使用免疫球蛋白与免疫抑制剂
如果宝宝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应当在治疗结束至少 3 个月以后,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减毒活疫苗。
带宝宝接种疫苗之前,一定要注意宝宝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接种后要在防疫站或医院观察30分钟,以防发生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
如果你有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向接种医生反映,让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能否接种疫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