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带婴儿外出神器推车(河南巴掌宝宝抵京背后)

带婴儿外出神器推车(河南巴掌宝宝抵京背后)48床住的是一位超早产儿,25周加3天出生,11月14日入院时仅有760克,从山西晋城转运来的。现在病房里住了59个孩子,孙慧清说,每一个什么状况,她几乎都印在脑子里。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宗雷/文 宋亚猛/图 25周超早产宝宝 入院半月吃胖120克12月14日下午1时,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病房,刚忙完一上午工作匆匆扒上几口饭的孙慧清在病房里转悠,她是病房主任。

12月13日,800克早产儿宝宝小清瑶牵动数万网友的心。

每一个宝宝都是妈妈的天使。

可有的孩子太性急,在妈妈肚里待了24周、25周就来到世上。

他们身体发育不全,肺部、胃肠道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工作",需要更多的看护。河南商报记者走访医院,和您一起关注这些小生命的成长。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宗雷/文 宋亚猛/图

25周超早产宝宝 入院半月吃胖120克

12月14日下午1时,河南省(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病房,刚忙完一上午工作匆匆扒上几口饭的孙慧清在病房里转悠,她是病房主任。

现在病房里住了59个孩子,孙慧清说,每一个什么状况,她几乎都印在脑子里。

48床住的是一位超早产儿,25周加3天出生,11月14日入院时仅有760克,从山西晋城转运来的。

这是个小妞妞,孙慧清为她检查时,她会拿头蹭人,小手挥来挥去,像是在撒娇。

护士手里的诊疗单,清楚地记录着她的每一个变化,也是从昨天开始,小妞妞每两小时的奶量从2毫升,增加到3毫升。而体重,半个月时间,已经长到880克。

"小家伙长得很好,刚开始进来时,病情非常不稳定,因为肺部发育不完全,出现呼吸窘迫等。"孙慧清说。

带婴儿外出神器推车(河南巴掌宝宝抵京背后)(1)

2300多个早产孩子顺利出院 最小的24周胎龄宝宝健康长大

跟小妞妞一样,在一病房住的都是超早早产儿,出生胎龄小于28周。二病房里的早产儿病情更严重些,需要气管插管或者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三病房里的早产儿病情逐步稳定,体重逐渐增加,无抗生素应用。

2015年8月,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病房成立,孙慧清说,已有2300多个孩子顺利出院了。

最小的宝宝出生时刚24周,孙慧清前几天还在回访时见过他,拍了照片,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眯着眼睛笑,露出白白的小牙,还会做各种鬼脸。

孙慧清还记得小家伙刚入院的情形,那是2016年12月24日:29厘米长,850克,没有自主呼吸,血压也不稳定,心率不稳定,还有严重酸中毒并伴随高钾血症。孩子皮肤薄如蝉翼,透明光亮,血管像线一样细,都能看到心脏。

早产儿宝宝要出院 得闯这五六个关

孙慧清说,孩子的生命力很强,早产宝宝要健康出院得闯好多关。

"早产宝宝肺部没完全发育,想活下来,第一关就得闯呼吸关。"孙慧清说,早产儿肠道系统发育不好,有的会对乳汁不耐受,需要全静脉喂养,所以要闯喂养关,从微量经胃肠道喂养到全部经胃肠道喂养。

"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好,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还要闯感染关等。"孙慧清说,除此之外,还有颅内出血关,脑发育关,视听力发育关等等。

孩子什么时候能出院?

孙慧清说,需要综合评判孩子的标准,如病情是否得到控制,能否自主进食,有无感染指标等等,"25周胎龄的宝宝,一般要住上一俩月才能达到出院标准。"

12月14日下午2时许,来自周口的宝宝康复后要回家了,"30周胎龄的早产儿,现在已经符合出院条件。"

孙慧清介绍,在病房住院的孩子来自河南十八地市,还有山西、山东、安徽等地的,"儿童医院是创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单位,也是河南儿童急救网络牵头单位,有很多危重症孩子通过转诊和急救网络转到医院。"

河南省儿童急救网络以医院医联体为依托,启动县级、地市、省级三级急救平台,联合北京儿童医院,以最快最优的平台为危重症患儿搭建绿色生命平台。医院专职部门将安排转诊孩子的住院问题。

相关负责人介绍,3年来,儿童医院共有12000多例急危重症患儿转入。

转运患儿"神器"—— 移动的重症监护室

病情那么重,孩子是怎么转院到医院的?

孙慧清说,医院有个"神器", "早产儿,特别是超早早产儿,他们身体发育不全,肺部、胃肠道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工作’,呼吸十分微弱,转运他们需非常谨慎,特别是在遥远的转运途中,是对孩子以及急救者的考验。为保障这类重症患儿转运途中也能得到有效救治,医院斥资百万为急救转运团队装备了一套新生儿转运体系,孩子的转运救治进一步得到保障。"

带婴儿外出神器推车(河南巴掌宝宝抵京背后)(2)

儿童急救治疗车

带婴儿外出神器推车(河南巴掌宝宝抵京背后)(3)

儿童急救治疗车

孙慧清介绍,"神器"仪器主体部分的新生儿暖箱,高度模仿了妈妈子宫的内部环境,在温度和湿度上都和子宫高度相似。

暖箱头部设置有呼吸机,专门针对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而设置,能够给予患儿全程机械通气,呼吸支持。

仪器上方的输液泵,即便路途遥远,也能够保证持续为患儿输入液体。

此外,配备的新生儿专用监护仪,能全程监测患儿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数据,医护人员通过直观数据,可以在路上进行急救处置。

呼吸、保暖、输液、心电监护……全部都妥妥的,如此以来,患儿上了救护车就等于进了移动的重症监护室。

除此之外,医院的急救设备也在不断加强。(编辑 华丽娟 戴晨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