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打三角龙儿童(小霸王龙的心声)
霸王龙打三角龙儿童(小霸王龙的心声)大龄孩子在外表现爱打人,这就说明他爱打人的习惯已经在家庭中养成有一定的时间了。周汉民老师:也就是说:正向鼓励和负向鼓励都是一种鼓励。尤其当负向鼓励时:因为1-2岁的宝宝一方面进入叛逆期,会想要尝试下不听话的感觉,另一方面语言仍处于发展期,当家长在说“不要打”的时候,强化了宝宝对“打”这个字的理解与行为。当宝宝一旦形成因果关系,他就会不断的“打”下去了。主持人提问爱打人的宝宝,小朋友都不和他玩该怎么办?
当0-2岁的宝宝养成了爱打人的习惯,家长正确的做法就是不批评,但让他做不成。
例如:如果宝宝喜欢打脸,那么家长可以在每次宝宝还没打到的时候、就用手隔开。但不对宝宝教育,没有表情、没有心理暗示和鼓励、也不给他任何的心理压力,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当宝宝发现这件事情是做不成的,他就放弃了。
2岁 宝宝爱打人:当宝宝2岁以后还要打人,是因为他觉得打人能解决很多问题。例如:当宝宝做错事,妈妈打宝宝屁股,自己就乖乖听话了,他觉得人际沟通不重要,最终可以靠暴力解决问题!所以这种经验他会用于其他小伙伴身上。
宝宝在尝试的过程中通常是不愉快的,因为别人会反抗。但如果暴力得逞,此时父母就要进行沟通干预:周老师曾经和他的孩子做过一个“互打”的经典游戏,在此之后,他的孩子对打人有了正确的认识(就在视频13:10处)。
也就是说:正向鼓励和负向鼓励都是一种鼓励。尤其当负向鼓励时:因为1-2岁的宝宝一方面进入叛逆期,会想要尝试下不听话的感觉,另一方面语言仍处于发展期,当家长在说“不要打”的时候,强化了宝宝对“打”这个字的理解与行为。当宝宝一旦形成因果关系,他就会不断的“打”下去了。
主持人提问
爱打人的宝宝,小朋友都不和他玩该怎么办?
周汉民老师:
大龄孩子在外表现爱打人,这就说明他爱打人的习惯已经在家庭中养成有一定的时间了。
孩子常打人,别人不愉快、宝宝也不会愉快,尤其集体环境与家庭环境不同,如果孩子被孤立,这对于孩子的压力是很大的,这种群体安全感的丧失,对孩子是最大的伤害。
当宝宝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去讨好他人,此时老师就可采用与宝宝交流的方式进行介入:通过给出建议,发掘宝宝身上的优点、获得大家的认同。同时在宝宝有打人意向的时候反复提醒他,让宝宝逐步纠正打人的坏习惯。
当然,2岁前的宝宝打人是无意识行为,老师将他直接隔开即可。
周老师话题小结
-
打人、咬人需要区分月龄段对待
1岁前后的打人咬人是处于宝宝内在的需要,而不是要恶意的伤害别人。家长不做情绪表达来阻止就好。由于1岁前的口腔探索期,宝宝就需要有可以咬咬的东西。1-2岁的精细动作、大运动的发展期,这时候他就会抓人、打人,这只是宝宝的成长练习。
当孩子2-3岁依旧爱打人,一定是早期发育中宝宝已形成了打人经验,家长应更多的采用沟通的方式帮助孩子:打人是怎么回事、别人的感受是什么、社会是否约制这样的行为、让孩子主动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
改正需要足够的时间
其次,孩子打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日之内就能消除的,要留给孩子缓冲期,在慢慢的安抚中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所以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讲求方法。
如果宝宝用了两年时间去形成坏习惯,他能用半年时间改正,就已经是很快了。我们拒绝为了追求快速的改正,反而牺牲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最后,父母自己的言行举止很重要,父母的情绪控制很重要。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用正向的人际关系去解决问题,孩子都会以父母为榜样,就会成为有礼貌的孩子。
此外,由于父母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陪伴孩子,所以孩子成长的环境也很重要。例如:宝宝在家打打杀杀的电视看多了,他就会认为生活就是充满着暴力,所以父母要合理控制孩子的信息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