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直到2006年,当地中学的有三个学生决定对“金鸭浮舟”一事进行调查,学校为了支持他们的工作还特地派遣了一位指导老师。三人便开始利用课余和寒假时间,对城隍庙周围的地形做了深入详细的调查,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有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洪水之所以在城隍庙那里绕道而行,主要有两个原因。这么多年来,长安河总是从城隍庙的两旁分流过去,即便有洪水的时候也没有对它造成破坏。所以,在当地渐渐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对金鸭栖息于城隍庙之下。河水正常时,它们就处于卧着的状态;而当有洪水时,金鸭也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浮起,保证城隍庙不受影响。因此,当地人们还将那座城隍庙称呼为“金鸭浮舟城隍庙”。当然了,如今我们知道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城隍庙之所以上百年来不受河水影响还是有一定原因的。不过,尽管也有不少专家对这件事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也始终不能明确地解释为何洪水会绕道而走?对于城隍庙的故事也越传越神。不过,当年

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贝尔

有时候我们的思想总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说白了也就是钻牛角尖,其实往往换一种思维就可以了。但很少有人可以及时从中跳脱出来,反而会越陷越深,即便是专家也不免得会经历这种窘境。

在我国陕西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神奇的事情,众多专家都不能解释其中的奥妙,但却意外被三个中学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所以说,有的事情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而专家们则会先入为主,既然可以发生如此神奇的事情,背后自然有很复杂或是很高级的道理,其实正好相反。对于那几个中学生,他们则不需要思考太过复杂的定理,简单从实践入手问题就解决了。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1)

上个世纪民国十八年的时候,我国陕西宁陕地区的降雨量相比较往年都要高很多。其中有一天更是倾盆大雨下不停,原本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原本就不低,偶尔有那么一两场暴雨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

不过,当年可是急坏了当地的百姓,连忙举行祭祀上天的活动,组织众人吹吹打打。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是担心地里的庄稼吗?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是在担心一座城隍庙。原来当地的城隍庙修建位置有点特殊,竟然位于河道中间。平时河水都是从城隍庙两旁分流而过,他们正是担心暴雨引发的洪水会突然淹没河道中的城隍庙。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2)

不过,幸运的是暴雨很快便停了,似乎是当地百姓的祭祀活动起到了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洪水,很明显已经高出了城隍庙所处的陆地。可依旧没有对它造成太大的影响,也只不过是把周围的城墙冲垮而已。有了这一次神奇的经历,附近的百姓们更加坚信这座城隍庙有“神仙”保佑,要不然不可能躲过一次次的洪水灾害。

据史料记载,城隍庙最早修建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在我国的众多古建筑中,它的“年龄”并不算大,所以觉得可以保存完好也算正常,但如果说它经常会面临洪水的考验呢。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3)

这么多年来,长安河总是从城隍庙的两旁分流过去,即便有洪水的时候也没有对它造成破坏。所以,在当地渐渐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对金鸭栖息于城隍庙之下。河水正常时,它们就处于卧着的状态;而当有洪水时,金鸭也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浮起,保证城隍庙不受影响。因此,当地人们还将那座城隍庙称呼为“金鸭浮舟城隍庙”。当然了,如今我们知道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城隍庙之所以上百年来不受河水影响还是有一定原因的。不过,尽管也有不少专家对这件事进行了研究,但他们也始终不能明确地解释为何洪水会绕道而走?对于城隍庙的故事也越传越神。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4)

直到2006年,当地中学的有三个学生决定对“金鸭浮舟”一事进行调查,学校为了支持他们的工作还特地派遣了一位指导老师。三人便开始利用课余和寒假时间,对城隍庙周围的地形做了深入详细的调查,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有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洪水之所以在城隍庙那里绕道而行,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城隍庙的地基,也就是它所处的地方宛如一艘帆船,两端地形较尖且高,中间地势虽没有两端高但非常宽。并且他们发现形成地基的石头非常坚固,就如同生了根一般,河水根本冲不走,有效地起到了分洪导流的作用。

洪水怎么控制(能让洪水自动绕道)(5)

第二个原因在城隍庙的前方与西侧,这两处的河道都呈弯曲状。大家都知道在转弯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离心力,河水也不例外,在流经此地的时候由于离心作用自然对城隍庙造不成冲击力。

总得来说,古人之所以选择把城隍庙建在河道中间,自然是对此处的地形、水利做了充分研究。早在千年之前,成都太守李冰就利用类似的方法造就了都江堰,经过上千年的经验的积累,古人早已在水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金鸭浮舟城隍庙相类似,在我国长江河流中也有一座古建筑观音阁,数百年来经受江水的冲击都没有被毁坏,足以证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