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绕道的百年神庙(百年神庙能让洪水绕道)
洪水绕道的百年神庙(百年神庙能让洪水绕道)这一切都令百姓们感到无比的震惊,甚至联想到了白娘子与法海斗法那水漫金山时的场景,当时的法海也是凭借着强大的法力保护住了自己的寺庙。不仅如此,随着洪水水流的不断增大,城隍庙居然隐隐有上升到趋势,就好像浮在了水面上一样,神奇极了。当人们到达安全之地以后,皆是感激自己能活下来。在天灾面前,人类显得是如此的渺小,而洪水却没有丝毫停息的迹象,继续浩浩荡荡的向县城北面的城隍庙席卷而去。看着那屹立了百年的悠久建筑,就即将被洪水毁于一旦,百姓们都露出了惋惜的表情。但谁成想,当洪水奔涌至城隍庙前时,居然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屏障给挡住了,以城隍庙为中心,洪水向两边散去,根本没有触碰到这座百年神庙。
众所周知,古人在进行建造之时,极度讲究风水。他们对于房子的朝向,地势的选择都有独到的见解,甚至会加入一些神神鬼鬼的封建元素。
虽说现如今大家都知道封建迷信是不可信的,但是古人建造房屋的选地之法,也并非一无是处。
陕西就有这样一处百年城隍庙,这处庙不仅至今保留完整,甚至还可以让洪水绕道。这一神奇的现象也吸引了国内诸多专家前来考察,但是却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所在,直到前些年,三个孩子却发现了百年城隍神庙能让洪水绕行的原因。
百年城隍庙遭遇洪水1926年,陕西省宁陕县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又见乌云暴雨倾,中原大地惊涛怒”百姓们来不及收拾,急忙外出逃命,一时间,人们的哭喊声不停,落下的雨声以及洪水的呼啸声混在一起,场面极度混乱。
当人们到达安全之地以后,皆是感激自己能活下来。在天灾面前,人类显得是如此的渺小,而洪水却没有丝毫停息的迹象,继续浩浩荡荡的向县城北面的城隍庙席卷而去。
看着那屹立了百年的悠久建筑,就即将被洪水毁于一旦,百姓们都露出了惋惜的表情。
但谁成想,当洪水奔涌至城隍庙前时,居然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屏障给挡住了,以城隍庙为中心,洪水向两边散去,根本没有触碰到这座百年神庙。
不仅如此,随着洪水水流的不断增大,城隍庙居然隐隐有上升到趋势,就好像浮在了水面上一样,神奇极了。
这一切都令百姓们感到无比的震惊,甚至联想到了白娘子与法海斗法那水漫金山时的场景,当时的法海也是凭借着强大的法力保护住了自己的寺庙。
但神话终究是神话,现实中也根本没有神灵的存在,那么为什么洪水会在城隍庙前一分为二呢?没有人可以解释。
这次的经历也为宁陕县的城隍庙增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这件事再后来也成了人民茶余饭后经久不变的谈资。
老城隍庙也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下,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成了当地的精神寄托。但是学者们可不相信什么神神鬼鬼的故事,他们派遣了很多专家前来考察城隍庙躲避洪水的原因,但是没有人可以拿出服众的解释。
城隍庙翻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百年城隍庙也有了新的使命。当地的富商看中了这里人杰地灵,于是便买下了这片地,建造了自己的酿酒工厂。
甚至是之前居士香客们所居住的厢房也被改造成了工人的宿舍,曾经属于城隍庙的香火气息也变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化的乌烟瘴气和烟熏火燎的感觉。
这样的破坏一直到了1962年,这座城隍庙成了机关部门的驻地,曾经的工厂也不复存在了,工人们也搬了出去,正因如此,这老城隍庙才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否则极有可能在工厂昼夜不停地连续工作中毁于一旦。
当地的百姓不愿意看到这座有着百年历史传承的城隍庙,就这样,因为人为的原因而被破坏,于是他们写出建议信,希望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可以注意到这座年久失修的老建筑。
正因如此,省文化局拨款两万元打算重修这老城隍庙,机关部门也搬离了这里。
城隍庙打算重修的消息瞬间传遍了街头巷尾,而那之前关于城隍庙可以躲避洪水的传说,又一次兴起,这也引得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注意,于是他们再一次组成调查团,来到当地对城隍庙进行了考察,但是同样也是无功而返。
三个高中生解释原因2006年,当地有三个高中生参加了科技创新题材活动,他们把城隍庙躲避洪水作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三个高中生从小就是听着城隍庙的传说长大的,倘若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解决这道困扰了当地人百年的谜题,那也将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三个学生说干就干,他们找到了水利局的工程师,并且在其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首先对城隍庙的地势进行了侦测。
然而测量结果却和之前那些学者们的说法一般无二,也就是说,城隍庙的地势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可以让洪水绕路的原因也不在这里。
于是三人集思广益,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城隍庙之所以可以让洪水绕路,与排列在城隍庙北面的那些巨石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这些巨石就像是冰山一般浮在水面上的高度只有一米,但是底部却深6到7米,这就像是在城惶庙的北面树立了一道天然的篱笆一样。
不仅如此,三位学生还发现,城隍庙西侧的河道有着明显的弯曲,由此一来,当洪水席卷而来的时候,就会被巨石这道天然的屏障所阻拦,而真正流向城隍庙的水流就变得平缓了很多。
再加上地势的倾斜,水流就会向西侧流去,不禁成功的避开了城隍庙,还形成了一种城隍庙上升的视觉差。
至此,困扰了当地人们百年的谜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也令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他们在建作这座城隍庙时,自然是注意到了北面的巨石,也观察到了西侧的河道倾斜,如此选址简直是精妙极了。
结语三位学生解决的城隍庙可以让洪水绕路的原因也为我国建筑行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专家将这种建造方式称之为“犀牛背”分流,是非常有效的分开水流的方式。同样在现如今的建造行业中,“犀牛背”式分流也被广泛的应用。
三个学生们解决问题的事迹,也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到一个问题时,也要做到集思广益,从各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原因,这样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