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让宝宝大运动不滞后)
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让宝宝大运动不滞后)这四张图分别示范了正确肚皮时间的动作。将孩子扶趴在肩膀上,一定要记得托住孩子最柔软的脊椎,让孩子身体有足够的承力;将孩子放在胳膊前,可以让孩子面朝外侧躺,双手托稳孩子的身体;孩子趴在自己身上或腿上,父母可以和孩子的视线保持一致。1到4个月的婴儿,一天总共趴着的时间可以维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的状态很好,我们可以鼓励宝宝每天趴着的时间达到一小时。为什么趴着玩如此重要?对于一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趴着玩的时间进度应该是这样子的:0到1个月的婴儿,肚皮时间应该维持在3-5分钟一次,每天进行2-3次。
经常有宝妈问,为什么宝宝还不会坐?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爬?什么时候才会走路?为什么一岁半了还不能自己独立行走?虽然明白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发育特点,但是看着自己家孩子的发育跟儿科指南的里程表标准不一样,或者有些明显落后的时候,心里总是会忍不住焦虑。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里程碑——就是让孩子在学会坐、爬和走路之前,好好掌握翻滚和抬头的能力。
而且事实上,几乎宝宝的所有大运动发展的进度快慢,都可以通过一个关键的运动来预测。这个关键的运动就是趴着玩,也叫「肚皮时间(Tummy Time)」。
最有效帮助孩子锻炼自身运动能力的方式,就是从出生开始,就多给孩子趴着玩的机会,多给孩子创造「肚皮时间」。
为什么趴着玩如此重要?
对于一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趴着玩的时间进度应该是这样子的:
0到1个月的婴儿,肚皮时间应该维持在3-5分钟一次,每天进行2-3次。
1到4个月的婴儿,一天总共趴着的时间可以维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的状态很好,我们可以鼓励宝宝每天趴着的时间达到一小时。
这四张图分别示范了正确肚皮时间的动作。将孩子扶趴在肩膀上,一定要记得托住孩子最柔软的脊椎,让孩子身体有足够的承力;将孩子放在胳膊前,可以让孩子面朝外侧躺,双手托稳孩子的身体;孩子趴在自己身上或腿上,父母可以和孩子的视线保持一致。
当父母和孩子进行肚皮时光相处时,还可以用双手和孩子做一套摸摸操。
摸摸操方便操作,妈妈可以在给宝宝换纸尿裤时,“见缝插针”给宝宝做简短摸摸操,也是和宝宝不错的亲肤互动呢。
给宝宝按摩肚皮的时候,还可以做“我爱你”按摩操——从宝宝腹部的左侧从上到下写一个英文字母I;再摊开手掌,由左至右划一个倒写的L,最后由左至右,划一个倒写的U;抚触时对着宝宝温柔地说出“我爱你”,效果更好。
等孩子再大一点了,我们就可以转移到地面,让孩子学习如何在地面上趴着玩了。
这样趴着玩的过程很有趣,因为你会发现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颈部力量,头抬得可高可高,所以他倔强地抬着小脸,有时候还流着口水……可以抓拍下照片珍藏哦,都是孩子大运动锻炼的印记。
如果孩子不喜欢趴着怎么办?
如果发现孩子一趴下来就开始嚎啕大哭,或者坚持不了多久,这是因为孩子还不习惯这个做法。因此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孩子对趴的接受度,可以尝试以下这三个方案:
有趣的玩具挑选一些有趣的玩具摆放在孩子的视线面前,比如镜子、手偶或者铃铛,让孩子可以凝视前方,并且有动力抬起头来去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物品。
舒服的游戏垫事实证明选择一个舒服柔软的接触面,绝对可以提高孩子趴的信心,比如运动球、毯子,以及哺乳枕这类的U型枕头也非常合适作为孩子胸部的支撑。
和孩子一起趴着我们可不能只是让孩子在那里趴,然后就去忙别的,很多时候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的动力,都是我们在旁边的鼓励。所以当孩子趴着的时候,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面对面趴着,让他可以看见我们的表情,这种不同视角的变化对孩子来说特别有趣,孩子咯咯笑了起来,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趴着玩的有趣度。
趴着玩:创造和孩子肌肤接触的基础
「面朝上睡觉、面朝下玩耍」,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能显著提高孩子大运动发展的做法。但看到这里,你应该也都明白了,趴着玩并不是一个多难的事情,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亲子互动,让孩子的锻炼变得有趣和丰富,可谓一举两得。
了解更多育儿干货请搜索关注花朵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