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裹襁褓的正确姿势(为何裹上襁褓后)
宝宝裹襁褓的正确姿势(为何裹上襁褓后)宝宝裹上襁褓后睡得香,更重要的原因是能缓解睡眠中的“惊跳反射”,让宝宝更不容易醒过来。2.缓解宝宝睡眠中的“惊跳反射”1.可以模拟子宫环境宝宝刚出生不久,在从妈妈温暖的子宫和羊水中离开后,对外界的环境还不适应,睡眠时往往缺少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刺激醒过来。而为宝宝裹上襁褓后,可以模拟宝宝在子宫时的环境,延续那种被紧紧包围的感觉,宝宝有更强的安全感后,自然会睡得更香。
在漫漫养娃路上,哪个问题最难解决?相信不少宝妈的答案都会是“哄娃睡觉”,确实,自打宝宝出生以后,睡个整觉成了无数宝妈的奢望,以往熬夜到凌晨的年轻宝妈们,恨不得八九点钟就能上床入睡。
然而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好不容易把娃哄得似睡非睡,放在床上后,宝宝却瞬间睁大双眼、兴致勃勃,没有一丝睡意,面对这一场景,试问哪位家长能不感觉崩溃?
为了能让宝宝睡得安稳,很多宝妈都在尝试各种“妙招”。比如给宝宝裹上襁褓,就是老人们口耳相传下来的传统哄娃方法,而且确实有用,绝大多数宝宝在裹上襁褓后,都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那为什么给宝宝裹襁褓会如此神奇?又如何给宝宝正确裹襁褓,裹襁褓又有哪些潜在危险呢?
为什么宝宝裹上襁褓后睡得香?1.可以模拟子宫环境
宝宝刚出生不久,在从妈妈温暖的子宫和羊水中离开后,对外界的环境还不适应,睡眠时往往缺少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刺激醒过来。
而为宝宝裹上襁褓后,可以模拟宝宝在子宫时的环境,延续那种被紧紧包围的感觉,宝宝有更强的安全感后,自然会睡得更香。
2.缓解宝宝睡眠中的“惊跳反射”
宝宝裹上襁褓后睡得香,更重要的原因是能缓解睡眠中的“惊跳反射”,让宝宝更不容易醒过来。
所谓“惊跳反射”又叫“莫罗反射”,是宝宝与生俱来的一种先天反射,指宝宝在出生后的5-6个月内,遇到刺激时会自动拱起后背,伸开手臂和双腿。
宝宝在睡眠时,如果受到轻微刺激,很容易会因为“惊跳反射”而惊醒,尤其是手部动作,会严重干扰宝宝的睡眠。
而在为宝宝裹上襁褓后,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限制宝宝的手部动作,当受到轻微刺激时,不至于因为“惊跳反射”而被惊醒,从而睡得更好。
给宝宝裹襁褓有风险,家长需清楚虽然为宝宝裹上襁褓可以有效改善睡眠,但也同样有一些潜在的危险。
首先,在裹上襁褓以后,宝宝会睡得更“深”,醒来次数更少,而对小月龄的宝宝来说,因为睡眠周期更短,醒来次数减少并不见得是好事,会使其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慢,更容易遭遇危险,尤其是可能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
在《儿科》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有提到,当被襁褓包裹的婴儿,处在侧卧或者是俯卧姿势的时候,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很多,尤其是那些超过6个月大的婴儿,SIDS的风险会增加一倍。
其次,把宝宝裹得太紧,还会限制其髋关节发育,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概率,而一旦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会让宝宝在学习走路时感觉疼痛,乃至于跛行,留下终生残疾。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是因为宝宝被裹在襁褓里太紧,腿部被限制活动,髋关节发生了脱位,进而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
而要想避免此问题,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裹襁褓方法,给宝宝的腿部留下活动空间。
如何正确给宝宝裹襁褓?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曾提供一种最常用的裹襁褓方法:
1.取一个薄厚适中的被子,将其中一角折叠,将宝宝仰面放在上面,确保宝宝的头部处于折叠位置;
2.将宝宝左侧手臂放下,用左侧被子包裹左侧手臂及胸口,压在身体右侧;
3.将右侧手臂放下,用右侧被子包裹右侧手臂及胸口,并压在身体左侧;
4.折叠被子的底部,压在宝宝身下,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确保宝宝的双腿可以随意弯曲、活动,尤其要注意宝宝大腿的两侧,活动空间一定要充裕。
总体来说,正确的裹襁褓方法,应该保证“上紧下松”,把宝宝的上半身裹紧,以防宝宝挣脱,同时给宝宝的腿部留出活动空间,确保能够自由屈伸,保证髋关节的发育。
另外,等宝宝学会翻身的动作时,由于活动范围变大,襁褓会对宝宝起到限制作用,我们就要避免为其裹上襁褓了。
此时哄宝宝睡觉,应以为其建立好的睡眠习惯,创造好的睡眠环境为主,让宝宝做到按时上床睡觉。
老苗结语:
虽然为宝宝裹上襁褓,确实可以有效改善睡眠,但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中的潜在危险,学习正确的裹襁褓方式。
最后,如果你家宝宝是“天使宝宝”,睡觉时不哭不闹,哄睡时不需要大费周章,则无需为其裹上襁褓,毕竟裹襁褓的最初目的,本就是为了给宝宝一个更好的睡眠状态。
今日话题:你哄宝宝睡觉时会为其裹上襁褓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