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脚冰凉是发热的前奏吗?福建古田一宝宝发热后四肢冰凉
小孩手脚冰凉是发热的前奏吗?福建古田一宝宝发热后四肢冰凉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林海主任医生救治。家人带着童童找到20天前,患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童童因合并早期脓毒性休克,生命垂危。经病友和医生推荐,
上周五,
在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病房里,
从外院转来的孩子童童(化名)脱离了危险,
正笑着与救治他的叔叔阿姨说“再见”。
20天前,患有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童童
因合并早期脓毒性休克,生命垂危。
经病友和医生推荐,
家人带着童童找到
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林海主任医生救治。
林海说,
这已是近一个月来,
因同样病情转院来的第三个孩子。
然而,
并不是所有脓毒性休克患儿
都能幸运地逃脱死神的魔爪。
数月前,
家住古田的王女士一家
怎么也没想到
一次发烧
竟夺去了自己孩子的生命
那一天,王女士不到一岁的孩子小宇(化名)突然高烧39℃,被家人带去家附近的诊所看病,吃了一天的药,小宇依旧高热,还出现了四肢冰凉,尿液减少、精神萎靡、全身出现花斑的症状。
家人始终认为这是发热的正常表现,只是给他多裹了些衣物,继续用药。
谁知小宇的病情急转直下,浑身抽搐,家长才慌忙将他送当地医院治疗,送医途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医院抢救40分钟没能挽回生命。
脓毒症究竟是什么疾病呢?
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高
据统计,全球每年患脓毒症的患者超过数百万,国外报道脓毒症发病率以每年1.5%~9%速度增长。
随着脓毒症病情加重,患儿会出现脓毒性休克,也叫感染性休克,它已成为小儿死亡最常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达40%左右。
“我们医院急诊科每年接诊了不少脓毒症患儿,从脓毒症到脓毒性休克,再到多脏器衰竭、死亡,被称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三部曲’,其病情发展十分迅猛。由于脓毒症早期的发热常被家长,甚至一些不专业的医生当作普通发热。因此,相当一部分脓毒症患儿会因送院不及时而导致病情拖延,出现脓毒性休克,甚至送医院时已到了晚期。” 林海说。
多关注发热患儿的异常症状
要避免严重后果,应尽早识别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若及时送医院,经过规范治疗,抢救成功率比较高。
但儿童患者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需要家长、医生的细心观察,多关注发热患儿的异常表现,通过“各种信号”综合判断。
据林海介绍,通常普通感染性发热用退热药后1小时左右会出汗退热。但感染炎症反应特别强的患儿即使吃了退烧药,还会反复高热,部分患儿体温不到36℃,且呼吸、心率相对比较快,此时需警惕脓毒症可能。
预防小儿脓毒性休克,注意这3点
脑灌注不足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反应敏感,早期即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包括不可安抚的烦闹,易激惹,或表情比较冷漠,嗜睡,不吃不哭,对刺激反应迟钝,严重时惊厥、昏迷,症状可能交替出现,不易发现。
外周循环灌注不足
外周动脉(桡动脉、股动脉等)搏动变弱变快;皮肤呈花纹状,轻压花纹处皮肤,肤色由白转红的时间大于3 秒;手脚冰凉(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严重时延伸到踝关节、膝关节,甚至肘关节、肩关节,抱着孩子时有明显感觉。
△花纹状皮肤(资料图)
肾脏灌注不足
至少2小时以上未排尿,尿量极少且尿色深。
任何部位感染都可能出现脓毒症
儿童的免疫系统在6岁前发育不够完善,易发生脓毒症,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常见部位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泌尿道、颅脑等。
在被感染后,病原体会释放生大量毒素,最终导致循环功能障碍,诱发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不足,出现脓毒性休克,晚期血压会迅速下降,心脏就无法正常运作,甚至停跳。
即使心肺复苏成功,患儿可能因脑缺氧4分钟以上产生不可逆的脑损伤,遗留癫痫、弱智、瘫痪、失明、耳聋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和家庭幸福指数。
林海说
“作为我省的儿童救治中心,我们承担了省内大量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救治工作,救治难度最大的当属身患血液病的患儿,因自身疾病原因,他们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大幅度增加,一旦感染控制不力,容易很快由脓毒性休克早期进展到晚期,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10年来我每年受邀会诊,早期识别与转运这类血液病合并脓毒性休克患儿30多人,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
随着夏季到来,要特别注意恙虫、蜱虫叮咬引发严重感染导致脓毒症的风险,如果孩子户外游玩回来后出现高热等,需及时就医。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