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版三国演义观后感:观三国演义电视剧有感
1994年版三国演义观后感:观三国演义电视剧有感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历史人物已湮没在黄尘古道之中,然吾辈还是能从前人留下的故事中得出些许感悟,不管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为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书中人物众多,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情感真挚的细节描写,读来百转回肠,如同亲临东汉末年那群雄逐鹿的壮阔历史之中。这部小说很早就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广为传播,其中94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因其制作的精良一直被奉为经典。儿时家里经济状况不好,都是只能到邻居家里去看电视,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对于这部经典电视剧除了片头和片尾曲记忆犹新外,其余剧情也没太多印象了,近来心血来潮又重温了这版三国,看完不禁感慨颇多,遂想书写几段文字以记录心中所感。
个人的成功永远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曹操雄据北方,因其兵多将广,更有各个谋士出谋划策。文有郭嘉,许攸,荀彧等智囊,武有张辽,典韦,许褚等猛将。文武之士各司其职才能在那群雄逐鹿的乱世不断壮大。刘备更不用说,刘关张结义后,开始时势单力薄,只能依附于袁绍,刘表等势力,一直无法壮大,直到三顾茅庐得到诸葛卧龙的辅佐,定出三分天下的谋略后,才慢慢取得西蜀之地,当然也与其五虎上将的武力相助密不可分。孙权割据江东,也依赖于张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文臣武将的辅佐,以至于在他们都去世后,东吴无杰出人才可用,遂迅速衰微。
性格决定命运。西蜀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无疑是从关羽大意失荆州开始,正是由于其刚而自矜的性格,中了东吴的计,导致荆州这一战略要地落入敌手。关羽死后,刘备、张飞念及结义之情,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执意伐吴,最终落的白帝托孤的惨败。张飞更是悲剧,还未正式出兵,便被他的手下先杀掉了,这样一位可以以一敌万的一代猛将没有战死沙场,反而是被自己军中的两个小喽啰在睡梦中砍了脑袋,可谓着实可惜。然而这正是其性格决定的,他喜好饮酒,酒后经常鞭挞士卒。那两个士卒就因为没有按他的意愿办好事情,他便鞭打了他们,士卒恐丢了性命便先下手为强了。其实出发前刘备便叮嘱他不要范这个错误了,然而他没有听进去,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主要是从诸葛亮身上说起。刘备去世后,为了报答他三顾茅庐的深情,诸葛亮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了研究破敌之策,经常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终于身体垮将下来,54岁便病逝于五丈原。有时在想,如果诸葛亮也像赵云、黄忠那样活到70多岁,则说不定汉室可兴,历史也要改写了。当然诸葛亮的早逝也与蜀主刘禅的昏庸无能有很大关系,真可谓扶不起的阿斗。
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历史人物已湮没在黄尘古道之中,然吾辈还是能从前人留下的故事中得出些许感悟,不管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