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2010年后的香港电影真的死了吗
香港电影从什么时候开始没落的?2010年后的香港电影真的死了吗再结合爱情小品《志明与春娇》与喜剧小品《喜剧之王》的各取所需,因此,即便合拍片已是大势所趋,但港产本土片仍是香港本土市场的重要力量。暂且不提有强大宣传保证的《租客》与《叶问2》,来看2010年的两部黑马,《岁月神偷》以怀旧催泪煽出了2300万,绯闻男女合作的《分手说爱你》暑期险破1000万,两片均是香港气息浓厚的作品,即便是《线人》也有着浓烈的港式味道。自1997年起,香港每年均举行影展,推广香港作为区内电影发行中心的地位。2013年香港国际影展吸引了710家商号参展,6 300多名买家出席。其中海外买家达3 335名。而随着内地市场在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许多由香港班底制作但以内地市场为导向的合拍片越来越多,纯粹意义上的“港片”数量已经越来越少,纵观华语片年度票房TOP10的榜单,也仅有《72家租客》、《岁月神偷》和《分手说爱你》三部作品能算是纯港片。2010年,香港突破1000万的影片总
香港影视娱乐业居全球規模最大及最有活力之列。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在台湾东南亚市场均占有不少份额。香港电影,一直是华语电影的重要代表,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低迷。
截至2014年2月,香港有47家电影院,电影主要透过联艺(United Artists)、百老汇院线、洲立影艺、AMC、嘉禾以及新宝院线发行。电影的其他发行渠道包括DVD碟与CD碟销售,以及本地免费电视台、收费电视台、收费卫星电视服务,以及网上平台如亚马逊(Amazon)、iTunes及Google Play播放。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出口地之一。
2012年,香港发行了52部港产片,电影出口总值约2 600万美元,形式包括录影带、DVD影碟及其他光碟。鉴于香港本土市場規模有限,整体来说,香港电影业主要依赖海外收益,其中以亚洲为最大的出口市场,近年,中国内地市场对香港电影十分重要。
自1997年起,香港每年均举行影展,推广香港作为区内电影发行中心的地位。2013年香港国际影展吸引了710家商号参展,6 300多名买家出席。其中海外买家达3 335名。
而随着内地市场在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许多由香港班底制作但以内地市场为导向的合拍片越来越多,纯粹意义上的“港片”数量已经越来越少,纵观华语片年度票房TOP10的榜单,也仅有《72家租客》、《岁月神偷》和《分手说爱你》三部作品能算是纯港片。
2010年,香港突破1000万的影片总计有9部,与2009年持平,但在高票房影片上,却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的华语片冠军是仅收2465万的《花田喜事2009》,仅有两片突破2000万,而2010年则多出了一部,其中《叶问2》与《72家租客》更携手挤进了华语片影史票房top50。
暂且不提有强大宣传保证的《租客》与《叶问2》,来看2010年的两部黑马,《岁月神偷》以怀旧催泪煽出了2300万,绯闻男女合作的《分手说爱你》暑期险破1000万,两片均是香港气息浓厚的作品,即便是《线人》也有着浓烈的港式味道。
再结合爱情小品《志明与春娇》与喜剧小品《喜剧之王》的各取所需,因此,即便合拍片已是大势所趋,但港产本土片仍是香港本土市场的重要力量。
2、2011年
票房增长与颓势共存 热门与黑马齐舞
2011年香港电影产量维持在50多部,远不如2010年上半年香港电影的蓬勃气象。
纵观全年香港电影票房(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港产片仅有七部电影累积票房过千万港币,依旧是来势汹汹的美国大片《变形金刚:黑月降临》以过八千万的票房夺得去年票房冠军。
《2011香港电影回顾》显示,香港去年上映的华语片约80部,共获得3.7亿元港币的票房,占年度总票房的27.4%,是近几年的最好成绩。
其中票房在500万至820万之间的华语片,主要是合拍片,包括《龙门飞甲》、《关云长》、《武侠》、《B 侦探》等。其中让人意料之外的是杜琪峰的电影《单身男女》,竟收获1 230万票房。
与华语片的市场境况胜过去年形成对比的是,今年的外语片的整体表现,则不如去年,当然这也跟去年时跨年度上映的《阿凡达》,其在2009年时约收6400万港元,在2010年度又取得约1.13亿港元,使得去年前十名外语片合计约4.78亿元。
3、2012年
有惊喜没有突破
据香港影业协会数据,2012年香港中西票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比2011年上升了11.75%,已经达到了香港电影市场鼎盛时期的峰值,电影市场的上升也预示着香港电影的全面复苏。
2012年初《桃姐》和《夺命金》的上映就让人对香港电影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2年,香港上映的本土电影有52部;2013年,本土片数量下跌,有42部。相应地,进口片从2012年的249部增加到2013年的268部。而本土片票房份额和2012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为21.7%(2012年为22.1%),进口片占比78%。
其中,2013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钢铁侠3》,票房近1371万美元,成为香港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最高是《阿凡达》,1780万美元)。年度票房第二名是《怪兽大学》,票房998万美元。
香港本土电影中,只有《激战》和《扫毒》进入票房榜前十。另外,票房超过200万美元的本土电影还包括《西游・降魔篇》、《风暴》、《一代宗师》、《逃出生天》、《百星酒店》、《被偷走的那五年》、《王牌情敌》、《飞虎出征》、《盲探》等。
2012年,以人均电影产量计算,香港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不丹。
4、2013年
香港本土电影产量萎缩 进口片增加
据香港票房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香港地区电影总票房16.25亿港元(约合2.1亿美元,12.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4.2%。香港电影于2013年产量为42部,比2012年少10部;进口片共268部,比2012年增加19部。全年上映新片310部,较去年的301部增长3%。
香港票房有限公司公布中西电影票房十大榜,张家辉主演的两部电影《激战》及《扫毒》占据香港电影最高票房第一及第二位,《激战》位列榜首,票房收逾4463万港元。
进口片票房由《铁甲奇侠3》称霸,收逾1.06亿港元。2013年的中西电影票房总收入超过16亿港元,比2012年上升4.24%。
西片票房十大之首是《铁甲奇侠3》,收$106 389 801;第2位《怪兽大学》$77 407 664、第3位《地球末日战》$42 602 911、第4位《雷神奇侠2:黑暗世界》收$36 675 250、《超人:钢铁英雄》$33 328 214。
/ 香港电影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
香港电影自踏进九十年代,已经没有主流电影,并且开始从高峰期慢慢滑落。与好莱坞剧本创作严谨的工业体系相比,香港电影业对于剧本仍然停留在随性而至、可有可无的冷漠中。
-
剧本的粗制滥造、创意匮乏已成为香港电影失去观众的死结。
当下占据市场主流、能够吸引观众入场的只剩以性和爱情为题材的喜剧,2000年到今年,每年港片十大票房排行榜上,这类影片几乎都占去半数。
-
明星断层,也成为电影业青黄不接最突出的表现。
今年3月香港国际影视展公布的报告显示最受买家欢迎的男女演员仍不外乎80年代出名的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张曼玉等四十岁左右的明星。
流行文化圈如今只注重包装年轻偶像,而这些偶像明星多为非专业演员,这类依赖新鲜感和年fans追捧的明星很难保证长期稳定发展,使那种跨年龄阶层的实力派巨星难以出现。
2004年 这一年中,息影十年的许冠文复出,远走好莱坞五年的成龙回归,王晶也高产地推出三部电影。但这些当年香港电影的旗帜,在当下市场中的反响却分明显现着力不从心的无奈。
“香港电影已经完成历史任务”的论调,在昔日辉煌期电影偶像的彷徨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电影市道低迷也使投资方越发谨慎,不顾一切地讨好观众。直到2003年,寰亚公司因出产《无间道》系列风生水起。
票房低,世道差,拍片少,新人难当大任,恶性循环,一往无前,何时何处是最深的低谷,香港电影的抛物线很不好预计。
-
而客观地说,香港电影票房低迷是受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资深电影人、香港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张同祖认为,经济不景是票房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疲弱、失业率高的情况下,市民花钱十分谨慎,遇有好电影才入场。曾经以种类丰富、不断衍生新类型著称的香港电影业现今已变得越来越单一。
1.内容空洞无物风格不鲜明
经常上演的是两人经过一系列误会、猜疑和折磨而最终走到一起的爱情故事;变身男女的喜剧爱情,傻女和帅哥终成眷属的肥皂剧;杂糅了幽灵、鬼魅与港味搞笑于一身的鬼故事……
香港电影便在这样不动大脑的剧情中继续,尽管《天下无双》、《嫁个有钱人》和《呖咕呖咕新年财》都有2000万港元的票房,但这些老套陈旧的故事让人担心能否继续吸引观众。
续集、系列片以及大量剪接好莱坞电影片段从而凑成一部新片,香港电影就这样渐渐陷入困境。
香港电影的招牌片种如黑帮片、警匪片、赌片以及古惑仔系列影片,因为观众的厌倦而几乎在电影院里濒临灭绝,取而代之的是办公室爱情小品、古装故事、疯狂喜剧、化装特技、贺岁和鬼怪题材。
对票房的敏感导致了导演在题材选择和故事编排上的急功近利,光是一个暑假就出现了《我左眼见到鬼》、《幽灵人间2》、《枕边空灵》等数部鬼片,最终导致了香港电影类型片的畸形发育。
香港影业中弥漫的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观众不要成长,把老旧题材、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运用,这样的短视行为最终导致类型题材越来越狭窄。
著名影评人、香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李焯桃分析:“由于人才外流、特技和投资比不过好莱坞,香港本土的武打动作片全面衰退。”当下占据市场主流、能够吸引观众入场的只剩以性和爱情为题材的喜剧,影片质量之泛滥粗俗可想而知。
2.大制作仍然玩不转
耗时3年的科幻巨制《蓝血人》以惨败的票房收场,给很多希望用高投入、高科技吸引观众的人以沉重打击。
由于香港导演很少尝试大成本制作,因此从调度到节奏都存在很大问题,思想上欧化、技术上呆滞,即使有大笔资金作后盾也还缺少能善用之的人才。
香港导演元奎日前到新加坡宣传影片《夕阳天使》,在谈到香港电影业时,他说:“香港电影业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当某种题材受欢迎时,大家便一窝蜂开拍,结果迷失了方向。自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香港创造令人无法企及的商业纪录以后,多数香港电影人坚信只有如法效仿,才能使港片有再度振兴的机会。但有限的财力以及尚未形成气候的制作团队,如何去跟人家强大的工业实力相媲美。以己之短去攻人之长,又如何能够制敌取胜。盲目地走大跃进式的创作路线,使香港电影一度从短小精悍的多元路线,向大片大制作的方向转型,这一期间几乎所有的临摹式创作后来都成了好莱坞电影的炮灰,只维系了几波殉葬式的商业反攻。”
3.影人流失严重,新人难出头
20世纪80年代,港片以创作为核心,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电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港片就遵循了一条以演员为主的明星守则。
黑帮家族的吴宇森、周润发,拳脚功夫的成龙、杨紫琼,十年磨一剑的张曼玉,成家班、袁家班,都投奔好莱坞去了。
虽然他们的存在与否对好莱坞的影响不大,但对于他们的母体——香港电影,却是致命的打击,再加上王晶、周星驰的逐渐低调,香港电影的人才流失愈发严重。
他们的出走和隐退使得电影圈手忙脚乱,年轻一代仓促上阵,青黄不接的导演、演员很难坚守“打了10年”的香港电影阵地。
而影片制作的大部分资金和精力都放在了演员身上,导演反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道具。刘镇伟、谷德昭的票房保证,杜琪峰、韦家辉、郑秀文的常胜组合,香港电影字幕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同样的名字,明星们频繁演唱着独角戏。
郑秀文、杨千桦这些还可以算作票房保证的明星,一年中就不止在3部电影里出现。资源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新人难以出头,难免使观众对换汤不换药的电影产生厌倦。
4.盗版日益严重以及失去自身品牌
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盗版音像制品的肆虐、网络电影下载的盛行、专业精英人才的流失与匮乏、韩国电影的崛起导致外部市场的萎缩(地域原因导致了其极高的海外市场依赖性)资金运作模式陈旧等,都可以被看为是港片没落的罪因。
而盗版和网络下载固然也是导致今日惨状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影迷将香港电影斥之为“垃圾片”,每上映一部都遭群起攻之的落魄局面。
香港只有几百万人口,电影主要靠外销来赚钱,但近年盗版猖獗,抢去了电影投资者八成的外销收益。
首先,虽然得到内地市场却失去了本土阵地。透过放宽政策,开放合作的配额限制,加上香港政府得到国家支持而实施的一些条款,使得香港电影利用合拍方式,取得发行资格,从而在市场获取到巨大的票房利润。内地和香港公司的携手日趋成熟。
可惜与此同时,香港本土的电影生意却一蹶不振,过去香港人热捧香港片的热情不再,票房数字从数几十亿计下滑到只得三四亿,港产电影的数量,也从十年前一年二百多套急降到这几年勉强的五十多部,香港电影人,早已宣告本土阵地的失陷。
虽然得到国际荣誉,却失去“香港”这个品牌。
回归之前,吴宇森已在好莱坞闯出名堂。香港导演在国际上受到瞩目,是凭借几位天才型导演的努力得来的成果。
例如王家卫,刚好是十年前,他的《春光乍泄》便为他摘下戛纳影展的最佳导演荣誉,往后,他更是影展常客。香港导演载誉而归,日益受到重视,已是不争事实。
另一方面,香港电影却在传统市场失去他的品牌光芒,过去一直被香港电影业视作探囊取物的东南亚市场,因为恶性循环的互为因素,“香港片”已失去竞争力。只靠几位大导演的少量作品,如何令“香港片”重生?
/ 香港电影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
现状虽然残酷,却并非绝境。香港电影的优势就在于电影人的灵活性与变通性,也许许冠文、成龙、王晶们告别辉煌往事,也意味着开始了香港电影业的结构性转型。
这是香港影人面临的最坏的时代,或许也是最好的时代。要拯救香港电影,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影片质量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
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
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2.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
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
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
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
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3.建立起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
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针对人才流失严重问题,主要是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强,香港大批优秀电影人被美国拉走。希望大部分影人能够带着一颗热爱电影的心继续回港发展,或者带回一些先进的经验技术,掀起一股“回流潮”,以重振香港电影业。
除了老一代电影人的回归,新一代电影人才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目前香港电影业的后继力量尚未羽翼丰满,“断档”现象严重。
但是我们相信,这种“人才真空”的窘境不会持续长久,只要努力培养新一代的电影人才,给新人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一至两年时间即可缓解。
还有全球化,深深影响了电影业从制作到市场的整个格局,这十多年,“全球盛大首映”、“全球同步上映”越来越多的见于报刊之间,这意味着,电影可以无阻拦地进入任何开放的电影市场,大片、新片在不同地区的上映时间间隔将会愈来愈短,电影宣传的整合效应、协同效应也应该在不同的地区不断扩散和放大。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
文来源银幕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