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  经历三年的准备,以苏村阻击战为原型故事而改编的电影《绝地防线》于2021年6月开机,7月中旬杀青。这场敌我悬殊的、战略意义重大的战役,乡亲情、兄弟情和战友情交织,家国情怀与战争的严酷复杂相斗,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使这段浓墨重彩的青春得以呈现,带领我们触碰到了那个年代青年的信仰与光荣的价值核心。近日,电影制片人吴明正在接受莘县融媒体中心采访时,谈及了自己策划这部家乡红色电影的幕后故事和心路历程。《绝地防线》主场景开工  他们是抗日年代的青年,他们是那个年代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不是选择了一条生命无虞的康庄大道,而是选择成为毛泽东口中的“星星之火”,他们没有犹豫,没有懈怠,没有观望和等待,在他们所在的历史时段贡献着青春的力量。126人,当你们的青春定格在77年前的那个冬天,今天90后青年用自己的方式为你谱记。没有任何一代的青春应该遗忘,而影像是时代最好的记录,吴明正决定要把这场战役搬上银屏。吴明

  2018年 6月,吴明正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苏村阻击战,介绍简单概括笼统,文字冷静客观如百度百科,但有几个字眼刺疼了吴明正的眼睛:1941年,莘县,牵制了十几倍于己的日军,126人壮烈牺牲。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1)

《绝地防线》团队实地采风

  作为莘县人的吴明正内心翻腾起来,他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老家有这么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于是他开始了多方考察,验证,收集了大量素材,故事的脉络也逐渐在他脑中鲜活。1941年到2018年,77年后,吴明正要捡起这个故事,他要把战争中的壮烈青春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2)

团队在苏村阻击战纪念馆采风留念

  他们是抗日年代的青年,他们是那个年代最美的逆行者,他们不是选择了一条生命无虞的康庄大道,而是选择成为毛泽东口中的“星星之火”,他们没有犹豫,没有懈怠,没有观望和等待,在他们所在的历史时段贡献着青春的力量。126人,当你们的青春定格在77年前的那个冬天,今天90后青年用自己的方式为你谱记。没有任何一代的青春应该遗忘,而影像是时代最好的记录,吴明正决定要把这场战役搬上银屏。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3)

吴明正

  吴明正,内地制片人,曾服役于原武警某王牌机动师,莘县柿子园镇人,少小离家,有了军旅生涯的磨砺,凭着对影视行业的好奇和模糊的认知,找到一份与影视相关的工作。在剧组,从最底层做起,从一个彻底的“无名小卒”到影视制片人,从没有传奇式的一鸣惊人,也没有戏剧化的峰回路转,而是从一场试炼走向另一场试炼。当过兵,让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抗压能力和韧性。入行九年他曾参与制作《深海x异种2》《狙击手》《维和防暴队》等多部国内优秀作品。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4)

《绝地防线》主场景开工

  经历三年的准备,以苏村阻击战为原型故事而改编的电影《绝地防线》于2021年6月开机,7月中旬杀青。这场敌我悬殊的、战略意义重大的战役,乡亲情、兄弟情和战友情交织,家国情怀与战争的严酷复杂相斗,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使这段浓墨重彩的青春得以呈现,带领我们触碰到了那个年代青年的信仰与光荣的价值核心。近日,电影制片人吴明正在接受莘县融媒体中心采访时,谈及了自己策划这部家乡红色电影的幕后故事和心路历程。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5)

吴明正接受莘县融媒体中心采访

  @谈策划

  “当家乡人问我制片人是干什么的时候,我常打个比方说,有点类似建筑行业的项目负责人,其实又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是情怀吧。”

  莘县融媒: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作为制片人策划《绝地防线》这个项目的初衷吗?

  吴明正:我从事的这个行业对家乡人有点陌生,当家乡人问我制片人是干什么的时候时,我常打个比方说,有点类似建筑行业的项目负责人,每个影视剧其实都是一个“项目”,制片人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其实又不一样,我想不一样的地方是情怀。一部戏在酝酿期就需要有一个对项目的情怀,然后根据行业规则进行一个框架的拟定和规划,攒聚编剧、导演、演员、服装、化妆、摄影、美术、录音、后期等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一个创作合力。对于我来说策划《绝地防线》,是怀着一种非常特别的情怀,因为我的家乡莘县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作为莘县人,我必须传承在这片土地上空唱响的红色壮歌,莘县需要一部自己的红色电影,作为莘县人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6)

《绝地防线》拍摄现场

  还有,当我在莘县老家向周围人讲起苏村阻击战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了解甚少。历史曾经贫弱,总有青年先起来振兴它,历史曾经沉睡,总有青年先起来唤醒它。我决定把拍摄地址定在没有影视土壤的家乡,意味着拍摄难度和更多的成本花费,我就期待,让家乡人有兴趣了解这段历史,这也算我的家乡情怀吧。

  @谈筹备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莘县融媒:作为策划人,您在筹备《绝地防线》这部影片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吴明正:说到困难吧,真是一言难尽,这是截至目前,我筹备的最操心的一部电影。首次立项申请被认为是抗日神剧未通过。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像是个神剧,当然,在这个故事里,先辈们没有神力去手撕鬼子,没有神技玩枪斗术,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从清晨打到黄昏,接连打退敌人的4次进攻,击毙日军300余名,从击溃敌军方面,确实是表现出“神”的一面。但故事的内核却不是“神”,他们是一刀刀、一枪抢,用生命之躯,用无畏的青春换取了边区首脑机关和当地军民的安全转移。

  后再次提出申请通过后,开始筹备,整个项目准备开拍的时候,疫情爆发。团队200余人被隔离,拍摄计划搁置,投资方撤资 ,筹备了一整年,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当时可以说挺难受的,身边一些好友甚至也劝我说放弃这个项目。但是从我内心深处来说,遇到的这些困难我照单全收,但是说让我放弃,我做不到,不是因为前期投入过多的“沉没成本”,而是在我看来,做一件事情遇到各种困难是正常的,只要这个事情前进的方向是对的,我要做的就是为做成这个项目想办法。包括《绝地防线》这个项目本身所传达出来的也是一种不放弃坚持下去的信念,如果这个时候放弃的话又何谈为项目的筹备全力以赴了呢。“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我当时想的就是我一定得把这个项目做下去。于是我是一边做工作一边想办法,直到遇到了此次的项目投资人吴凌霖,她给予了这个项目极大的支持,同时还有家乡政府部门对我这个项目的认可,所以从2020年上半年我又重新开始筹备《绝地防线》,直到2021年夏天开机。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7)

《绝地防线》开机留念

  @谈片场 

  战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个青春生命的付出,他们是我们敬畏的一代。

  莘县融媒:在片场,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在7月份最酷热的月份,穿厚棉衣,演冬天的戏,听说大家都非常地拼。

  吴明正:战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个青春生命的付出,他们是我们敬畏的一代。当年战争之残酷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没有理由在舒适的环境里完成一场硬仗的塑造,演员们也都很在状态,敬畏心让每个人都生怕自己有一丝丝的失误。有时候为了一个角色的拿捏,我们讨论到深夜,有时候一天下来累得臭死,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空档来睡觉。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8)

《绝地防线》拍摄现场

  七月份的高温和溽热,有一位爆破组大哥因中暑进了重症监护室,所以辛苦肯定是有的,我们这个剧组没有一丝矫情,没有人哭诉辛苦,我觉得我们剧组,真的是非常敬业和专业的剧组。还有一个让我感动的群演大哥,一听说我们招群演很快就报名了,他说那时候打仗听老人说过,拍苏村呢,我得第一个报名啊,咱就热一会儿算啥,还要啥报酬啊,那时候当兵吃的苦不比这多得多。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9)

绝地防线》主演王挺杀青留念

  @谈创意 

  拍摄前我们进行了多次沙盘推演,根据掌握的资料一遍遍去复盘这场战役。

  莘县融媒:这个故事的梗概我们都了解,那么在电影化的处理当中又如何将创意更好的融入进去呢?

  吴明正:片名《绝地防线》,就是故事主线,“绝地”二字就已经点明了故事主题。接下来就是我们怎么样用镜头语言去讲述这四个字。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10)

团队座谈会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11)

团队实地走访采风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真实性的问题。因为不了解这段故事的大多数人听完这段故事感觉就假,拍出来就像神剧。根据我们查阅的大量资料及走访当地村民最后和研究党史的领导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手里掌握的资料。最后我们决定少用大场面镜头,尽量多舍弃一些传统的“大烟大火大爆破”的大场面,用更多的展现战场细节的镜头去代替。因为在战争片中,除了在战役的宏观表达之外,更需要有微观血肉的描画,比如影片中血肉模糊的断肢,一车车胡乱叠加在一起成堆的尸体,以正面镜头和特写呈现,观之悚然。影片通过这些真实的场景,反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从而,我期待通过影片,传递对逝去青春生命的缅怀。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12)

《绝地防线》剧照

红色微电影追寻介绍(莘县首部红色电影绝地防线总策划)(13)

《绝地防线》剧照

  战役发生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并且在当时缺枪少弹的情况下,我们是如何巧妙的去和多于我们数倍的日军展开阻击战,抵挡日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拍摄前我们进行了多次沙盘推演,根据掌握的资料一遍遍去复盘这场战役。直到开机敲定最终的拍摄方案。

《绝地防线》沙盘推演

  @谈感触

  家乡有更多红色故事等待着去挖掘去发扬。

  莘县融媒:拍完这部戏,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吴明正:我们是在用电影《绝地防线》来纪念那些牺牲的前辈们,我们做的事情跟他们比微不足道,就拿这段历史来说,战士们为掩护村民与首脑机关的转移坚持到最后一刻,这其中遇到了多少困难是我们作为后辈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我们的前辈们在他们的缺衣少食,缺乏后勤补给的时代坚持完成他们的责任,我在拍摄过程中也是生怕有一丝丝失误,对不起先辈们的付出。这部戏也使我更加成熟,足以影响我的一生。

  同时,通过这部剧的拍摄我深深感到我们莘县这片红色热土是有影视土壤的,不仅仅是我们莘县领导与群众给予的极大支持,同时还有更多的红色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发扬。

 《绝地防线》拍摄花絮

  后记:

青春应该是什么模样,历史无声,却自有答案。把时间拉长几十年、上百年的跨度才会发现,每代人青春都有自己所处历史阶段的内容和精彩。历史正由每代人来接力书写,而正青春的一代也在这种接力和传承中不断成熟成长。

记者 | 赵彩霞 孙宏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