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叙事音乐(好莱坞科幻电影音乐合集)
流浪地球叙事音乐(好莱坞科幻电影音乐合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这种模仿,笔者特意在DAW上为大家扒谱还原对比了《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与汉斯·季默在《超人:钢铁之躯》中创作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并以音频的方式将和声、高潮片段展示给大家。而影片太空行走的音乐《马卡洛夫太空行走》疑似模仿了汉斯·季默在《星际穿越》中的《Coward》和《No Time for Caution》,以及Jon Ekstrand在《异星觉醒》中创作的《A Long Way Back》。然而这些电影中的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好莱坞电影音乐作曲汉斯·季默(Hans Zimmer)的喜爱。在欣赏这些电影音乐的过程中,听众或多或少能感觉到极高的相似痕迹在里面。可惜这样的模仿,或者说“致敬”,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水平。这些模仿缺乏变通、缺乏原创成分,导致其音
「影乐志」ID:SoundtrackM
和我们一起,关注电影音乐一百年
文 / 欧神
近年来,国产大片成绩不容忽视,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以及最近的《流浪地球》等,都有很好的国内观众口碑。其中,《流浪地球》作为国产大片里程碑式的作品带来了质的突破,其极高的完成度和剧组敬业的态度值得敬佩也值得惊叹。
然而这些电影中的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好莱坞电影音乐作曲汉斯·季默(Hans Zimmer)的喜爱。在欣赏这些电影音乐的过程中,听众或多或少能感觉到极高的相似痕迹在里面。可惜这样的模仿,或者说“致敬”,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水平。这些模仿缺乏变通、缺乏原创成分,导致其音乐与画面产生冲突,不能很好完成优秀电影音乐应有的职能。
在《流浪地球》这份观众满意答卷的背后,其音乐就有疑似对汉斯·季默大量模仿的痕迹。其中很多关键场景特别明显,比如影片开头新闻短片和出现标题的音乐《全球灾难与流浪地球计划》疑似模仿了汉斯·季默在《黑暗骑士崛起》中的《Rise》;
影片一分钟长镜头的音乐《行星发动机 从地面到太空》疑似模仿了《超人:钢铁之躯》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
而影片太空行走的音乐《马卡洛夫太空行走》疑似模仿了汉斯·季默在《星际穿越》中的《Coward》和《No Time for Caution》,以及Jon Ekstrand在《异星觉醒》中创作的《A Long Way Back》。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这种模仿,笔者特意在DAW上为大家扒谱还原对比了《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与汉斯·季默在《超人:钢铁之躯》中创作的《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并以音频的方式将和声、高潮片段展示给大家。
需要通过文字说明一下的是,两首曲目在结构和配器上已具有极高相似性,都是四个相同的和弦loop,并通过配器的改变等方式使得音乐越来越浑厚。配器上,两曲都大量使用铜管乐器体现气势,并搭配使用弦乐固定音型。两首曲目都没有听到木管乐器的存在。
笔者先用钢琴分别扒出了两首曲目loop的四个和弦,并进行对比循环。每次循环的第一遍是《钢铁之躯》,第二遍是《流浪地球》。
1、可以从音频第一轮循环中听出,两个曲目的前三个和弦,除了转位不同,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用的都是同样的音符),只有最后一个和弦稍做改变。两首曲目的调也不同,第一首为c小调,第二首为d小调。
2、接下来为了更好模拟出两曲的对比听感,笔者在第二轮循环中换用铜管齐奏音源,并将《流浪地球》对比曲目中的所有音符同时降低大二度,降调为c小调,使与《钢铁之躯》版相同。
3、第三轮循环中,笔者加入了两首曲目都存在的弦乐固定音型。为了验证扒谱的准确性,此次将《流浪地球》曲还原为d小调。将《钢铁之躯》中和弦简单转位,使其根音相同(注:转位并不会更改音符音名本身,只是E G C变成C E G而已)
4、第四轮循环加入了两首曲目的打击乐(汉斯·季默版由于打击乐较为复杂,只还原其底鼓重音和军鼓),同时为了对比,将《流浪地球》曲目转为c小调,使与《钢铁之躯》版相同。
5、第五轮循环不再模拟,直接将两曲高潮处进行对比,《流浪地球》的原曲由d小调转为c小调。
在上面的片段对比中,可以看到其弦乐固定音型和打击乐的节奏都使用了三连音和六连音,并搭配附点音符。弦乐固定音型更是都使用了密集的三连音进行,《流浪地球》版的固定音型简化了汉斯·季默版,直接在和弦上进行。
除开音频展现的高潮部分,两首曲目在前端都使用了钢琴,钢琴旋律都在主音向上走了五度音程(CG与DA),并都以相同的节奏,用相同的主音继续发展。
再进行全曲左右声道的对比,其中左声道为《行星发动机 从地面到太空》,右声道为《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的剪辑版本。
▲ 《行星发动机 从地面到太空》与《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音乐左右声道对比
除开上曲中对和声的模仿,在《流浪地球》电影音乐中,一些带有汉斯·季默个人标志的音乐元素也被运用了进去。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汉斯·季默在《蝙蝠侠》系列中使用的弦乐Staccato音型技法,被完整地复刻到了《流浪地球》原声带中的《全球灾难计划与流浪地球计划》一曲。
汉斯·季默的弦乐Staccato音型技法由于在《黑暗骑士》片尾蒙太奇中的出色表现,被广大电影音乐爱好者所熟知。在西方视频网站中,还有许多音乐爱好者创作了模拟汉斯·季默Staccato音型技法的视频,这样的技法已成为汉斯·季默电影音乐中标志性的音乐元素。
汉斯·季默Staccato技法的特点就是对于一个弦乐固定音型的持续渐强、渐弱处理, 并搭配钢琴、大提琴Solo、弦乐、铜管的长音作为主旋律和铺底。如下图总谱所示:
从总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提琴的一个声部和一提在演奏相同的弦乐固定音型,并同步做了渐强、渐弱处理。而其他大提琴声部与中提琴演奏长音作为主旋律,低音提琴、钢琴和长号铺底。三者层次分明。
汉斯·季默的Staccato技法也被其他好莱坞作曲家模仿过。在由Joseph Trapanese创作《分歧者3》的电影原声中,相似的技法也被运用到了《Beyond The Wall》一曲。但二者不仅在曲式、配器上有区别(《Beyond The Wall》更侧重于电子合成器带来的音乐效果),弦乐固定音型本身也有明显差异,观众不会在电影院里把《Beyond The Wall》与汉斯·季默联系起来。
但《全球灾难计划与流浪地球计划》的模仿与《分歧者》不同,《全球灾难》的弦乐固定音型直接照搬了汉斯·季默技法的音型。除开音型,配器也与汉斯·季默版高度一致(弦乐长音、大提琴Solo、钢琴、铜管乐器、钢琴的运用如出一辙)。结构也与汉斯·季默版高度一致,只有部分和声和旋律上的改动。
而《马卡洛夫太空行走》一曲,因为涉及疑似模仿曲目过多,就不一一展开分析,大家对比一下两曲即可,细节基本一致。
在这里需要跟大家解释一下的是,很多人认为这首曲子的部分素材疑似模仿的是Jóhann Jóhannsson在《边境杀手》中创作的《The Beast》的嫌疑。如果仔细对比《A Long Way Back》与《The Beast》会发现两者的下坠音效设计思路差不多,但音色上有区别:前者则非常直接,而后者是音色递进,有渐进的过程;编曲上前者有较多的电子元素,而后者则是用声学乐器辅以少量电子元素。《马卡洛夫太空行走》除下坠音效外,音乐进行速度,编曲和《A Long Way Back》基本无异。
▲ 三段音乐左右声道对比
如此多的模仿嫌疑,使得曲目之间在听感上有高度相似。这样的创作模式,可为创作者带来极大便利。其付出是极少的,少量改动带来巨大实惠。创作者在参考相似题材已有的电影音乐时,不用去思考新的和声,新的配器,将旋律和音符进行一些改动即可完成一首曲目,这样的创作模式,不太配得上大刘创作《流浪地球》时花费的精力和知识积淀。因为电影音乐除了有对画面最基本的情绪渲染的作用外,还承担了一定的影片客观表现要求,所以成熟电影工业体系下的电影音乐创作都有为这部电影特别设置的创作构思。
一部合格的电影音乐作品,不能直接照搬其它作品,而是要根据这部电影的画面、剧情量身打造以满足电影音乐情绪和客观性的需要,不可盲目地套用在另外的作品上。这就像一位男子穿上了不合适的西装,只能贻笑大方,影响效果。前文所提到的模仿曲目,其客观创作核心很多都不符合《流浪地球》中的场景音乐需求,比如《行星发动机 从地面到太空》模仿《超人:钢铁之躯》的循环四个和弦,其实是来自于对John Williams经典超人主题的解构。
一般来说,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主创自身的喜好倾向外,还有在影片剪辑时预铺音乐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为了更好、更方便地把握电影音乐的走向,主创会要求作曲家尽可能地贴近参考音乐(Temp Music)。这个问题很难被立刻根治,即便是拥有成熟的工业体系和创作模式的好莱坞,也和《流浪地球》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上会有一样的问题。
变形金刚的作曲家Steve Jablonsky在《变形金刚3》的一首《It's Our Fight》抄袭了《盗梦空间》预告片音乐《Mind Heist》而遭到该音乐作曲Zack Hemsey的长文控诉。
《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参考音乐,直接影响作曲家的创作过程,迫使抄袭了另一位作曲家Elliot Goldenthal的作品《圣诗复仇》,最终让华纳公司向Elliot Goldenthal道歉,道歉声明发布在当时《斯巴达三百勇士》DVD发行官网上。
甚至如果原作方认真一点,制片公司和作曲也可以轻易吃到官司,John Williams就曾因经典影片《E.T.外星人》的主题就和Les Baxter在50年代创作的一首歌曲《Joy》部分相似而被后者告上法庭;汉斯·季默也曾因当年的《角斗士》音乐涉嫌抄袭《行星》组曲而被作曲家霍尔斯特的家人指控侵权。
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国电影,没有必要去重蹈好莱坞创作体系的覆辙,好莱坞未解决的弊端正是中国电影可以“弯道超车”的地方。参考音乐可以指导作曲家对电影片段情绪风格的把控,但不可成为1:1对比借鉴的地方。导演可在电影筹备初期就找到作曲家进行交流,以免由于工期太紧导致容错率急剧下降。导演和作曲家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在创作中导演可以把关电影音乐的整体风格、感情基调,但留足够的空间供作曲家使用是必要的。同时,音乐编辑等职位的有效利用,也能为导演减轻负担,同时确保电影音乐符合导演的大致要求。
虽然参考音乐模式不应该被复制,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对电影音乐的重视。之所以寂默的电影音乐能被人们传播和喜好,也正是工业体系给了作曲极大的自身发展空间,使得音乐,特别是主题音乐可以成为电影ip中的一员,可以全面扩大电影的周边价值。
《流浪地球》的电影音乐只能说是合格地完成了其应有的任务,因为它极度缺乏自身的核心音乐素材和完整的音乐体系构架,我们期待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不停留于此,而是能够变得更优秀。我们期望在未来,参考音乐直接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况越来越少。我们也期望在未来,当与世界各地的人自豪地谈起我们的电影时,可以主动哼出咱们自己电影音乐的旋律。
最后衷心祝愿国产电影音乐能够持续进步,越做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