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群星璀璨完整版(港影满眼群星璀璨)
香港群星璀璨完整版(港影满眼群星璀璨)他要么是忧郁或深沉的,要么是跳脱或欢愉的。梁朝伟的电影角色大致有两种形态。梁朝伟就是用自己替代角色的那类,而梁家辉则是用角色替代自己的另一类。前者那条路很多人在走,后者却仅得寥寥数人。一边摩肩接踵,另一边踽踽独行。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从某种角度来说,影坛其实只有两种演员。
一种是用自己替代角色,另一种是用角色替代自己。
以双梁为例就很容易明白。
梁朝伟就是用自己替代角色的那类,而梁家辉则是用角色替代自己的另一类。
前者那条路很多人在走,后者却仅得寥寥数人。
一边摩肩接踵,另一边踽踽独行。
梁朝伟的电影角色大致有两种形态。
他要么是忧郁或深沉的,要么是跳脱或欢愉的。
前者如《悲情城市》、《东邪西毒》、《春光乍泄》,也包括《暗花》、《花样年华》和《无间道》、《色戒》,这种类型几乎是他的标志性作品,深沉内敛,肢体语言也尽量内收,主要以眼神和微表情传递精微而复杂的情绪,尤以《色戒》为巅峰。
后者则如《新难兄难弟》、《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重庆森林》、《东京攻略》和《韩城攻略》,甚至也包括《摆渡人》。
两种类型泾渭分明,但也可以看得出来,忧郁深沉类型的七部作品尽皆名导,跳脱类型的六部则只有王家卫的《重庆森林》质量颇佳,当然这部电影相对杂糅也较为本色,其他几部单论表演显得寻常。
这一方面说明梁朝伟很适应文艺深度类型的表演,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较为依赖导演功力。
而这两种类型其实都是本色,就是个人性格的两个面。
亦即用自己替代角色的意思。
他将自己的喜乐哀愁,直接放进角色里面,戏里戏外一体。
走这条路线的演员多如过江之鲫。
周润发岳峙渊渟、任达华内敛本我、李子雄阴狠怪戾,张家辉斗狠执着、吴镇宇老成癫狂、刘青云淳朴厚重、林家栋阴沉邪气,曾志伟万搭、吴孟达小人物、林雪吃货,刘德华帅气、古天乐冷酷、郑伊健洒脱,成龙式搞笑和周星驰的极简,更多的演员恕不尽列。
以上的描述是取演员最常见的角色形态而论,如梁朝伟的双面,其他演员也都如此,在本我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加减法的处理,以此塑造角色。
这种方式其实也没什么可诟病的地方,而因这类演员实在太多,就不再单独针对个人作品剖析。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演员,也都必然同样要经历入戏、揣摩和表达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只是视乎演员不同,在表演的专注、深度和创造上有所区别。
毫无疑问,在表演上来讲,这种方式较省心力。
但随着年资日深,一旦创造力衰减,非常容易出现表演固化问题,导致角色魅力度大减。
俗话来说,就是会令观众感觉到演员在“吃老本”。
梁家辉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学会了写人物小传。
然后几十年坚持下来,虽然他也不可能每部电影都这样去做,毕竟总计拍片一百来部,还包括很多商业速食片或者戏份极少的客串角色,但首先来讲这种态度就尤其值得尊重。
写小传其实是一种提前进入创作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塑造角色的辅助手段,也属于表演创作范畴的动作之一,而另外一些演员或许惯于在脑子里百转千回,这只是形式不同,真正的好演员必然会反复揣摩角色的宏观与细节问题。
梁家辉的角色形态很难界定。
以作品而论,从《垂帘听政》的青涩年代开始,到其后的《监狱风云》、《情人》、《新龙门客栈》、《棋王》、《黑金》、《江湖告急》、《刮痧》、《长恨歌》、《黑社会》、《十月围城》到《寒战》,如果这些作品全部看过,就知道确实无法找到两个雷同的角色。
按角色讲,有心事重重的咸丰、青涩耿直的卢家耀、风流倜傥的东尼,有豪侠义气的周淮安、偏执若病的王一生、隐忍嚣张的周朝先以及多疑搞笑的任因久,还有歇斯底里的许大同、旧年代感的程仕路、暴躁的大D、进步人士陈少白以及鹰视狼顾的警队高层李文彬。
这么梳理下来,应该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被称作“千面影帝”。
因为他从来不以个人的特质去替代角色,而是力求以创作去生发出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人物。
当然,这种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阅片的基础上。
另一个走这条路的演员,是郭富城。
他比梁家辉晚六年出道,作品大致仅有其一半的数量。
但从塑造角色的手段、态度和结果而言,几乎可以视作唯一直追梁家辉的演员。
惯例作品和角色说话。
早期有重情的杀手银狐、赤诚懵懂的关丰曜、励志悲情的王学勤和深情霸烈的步惊云。
零零年代有醉心武道的东尼、情深极致的孙兆仁、可怜可恨的周长胜、泰国侦探阿探、大气稳重的康三爷及渐进式崩溃的凌光。
一零年代则包括陕北农民、商业大亨、警务处长、基层老警、武学宗师、神话人物、幽默黑警、多面悍匪、潦倒白领及绅士富豪,而这又不只是常规意义的饰演过多少种角色,即便完全看过相关作品,你也绝对无法从其中一个角色身上看到另一个角色的影子。
他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甚至逐渐抹掉了最具个人特征的微表情。如果熟悉他的影迷,应该会留意到他早期一个很有个人特点的表情,就是即将开口说话前会下意识地抿唇。
所以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郭富城甚至比梁家辉走得更远。
但很神奇的地方是,他只是在电影中将之抹去,在生活中则照旧。
这一点参看他的访谈即可确证。
而很多人喜欢的刘洵,演技当然无可挑剔,但一则他以配戏为主,二则其反派表演带有很重的戏剧特征,所以他虽也可以归类于梁家辉和郭富城一类的演员,但似乎说服力还略有欠缺。
另外一个演员是张学友,他的角色其实也类型颇多,有纯粹搞笑的,有底层小人物,有嚣张跋扈的,也有内敛深沉的,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同类型角色的塑造手段显得较为单一,此外是前期和后期表演风格未能融合,也缺少足够数量的经典代表作品。
其他演员,似乎都走了另一条路。
两种表演方式或许无所谓优劣。
若要论及高下,始终还是要用演员的创造力说话。
也即一再强调的入戏程度、共情以及情绪的层次与释放能力。
这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换做是你,会选哪条路走?
其实也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