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时村里都放什么电影(那些年在村里看电影)

儿时村里都放什么电影(那些年在村里看电影)记得有一次去邻村看电影,因为依着一个麦秸垛,不知不觉睡着了,散场的动静惊醒了我,站起来跟人群稀里糊涂走,过了拐向我村的路口也忘了拐,跟着另一个邻村的队伍走下去。过了一段时间,才发觉走错了,忙又折回头,只剩自己一个人回,天虽不太黑,旷野里一个人走也是挺害怕的,想着老人讲过的“鬼打墙”等故事,不免有点肝儿颤,于是要胡乱哼哼着小曲给自己壮胆。最恐怖的是看过恐怖片以后,一个人住在村边,总觉得房子里有个人影;遇到雷雨,不敢看窗户,唯恐看到电影里那种“一个闪电,窗户上出现一个穿着雨衣的人影”镜头。印象中最早看的电影是黑白的,《少林寺》是记忆中最早的一部武打片,《画皮》是最早的一部恐怖片,其它的老片如《惊变》《马兰花》《画中人》《花木兰》《朝阳沟》《七品芝麻官》《卷席筒》《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大渡河》《大桥下面》《南征北战》《白蛇传》《少林小子》等等。老电影放映时,有倒计时,在

#遇见更美童年##露天电影#​#看电影#​

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搜查了所有的记忆,似乎在高中时由学校组织过两次,一次是看《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次是看《烛光里的微笑》;大学时,学校大礼堂周末常有电影演出,两元、两元五一张票,放《泰坦尼克号》时也不过三元钱,所以在大三大四时,有时和同宿舍的兄弟一起去消遣。

在银幕上看电影,比较多的时候还是在村子里,上高中之前。当地有个习俗,逢娶儿媳妇或给先人办三周年祭的时候,一般会请放映员来放一场电影(当地的叫法是“玩电影”)做庆贺或纪念。即便东家没能力或没意愿放,也会有人去起哄要求放电影,或找来参加仪式的亲戚中有钱的姑父、姨夫起哄,请他们出钱放电影,九十年代请放一场电影需要五十元左右,两部片子,有大片新片的话略贵。

儿时村里都放什么电影(那些年在村里看电影)(1)

放电影的场景,如果没有亲身体会过,或许能从某些乡村题材的电影中见过掠影。在村子里放电影是露天的,必须等到天黑之后才能开始,场地选空旷之地或宽阔的街道,条件允许的话不会离东家太远,也不会离东家太近,以免影响摆在东家的酒宴等事项。银幕的安放多数会在场地中略偏一端,不会放在场地尽头,为的是看电影的人多时,在银幕正面容纳不下,在银幕反面也可以看,只是有字幕时是反得的而已,虽不舒服,但不太影响看的效果。银幕一般是四方的,比现在放投影的银幕大一些,四角用绳子固定在两根埋下的铁杆上;大约八十年代下时期出现了宽银幕,那时看到宽银幕时都会很高兴,这意味着要放映的片子是大片或新片。放映机离银幕约五十米远,不设座位,自带装备。银幕前的人多是席地而坐,或用自己的鞋、包谷皮、板砖等东西垫坐,其后的人坐矮凳子,再后坐高凳子,再后站立,再后站低凳子,再后站高凳子……,但,不允许遮挡放映机的光束,所以往往形成一个前面低后面高、中间低两边高的形状。为了能好好地看电影,村民们多数还是自觉地调整队形,有时放映员也会通过扩音器吆喝民众注意配合。我没少在银幕反面看过,因为不擅于钻挤,抢不到正面的好位置,也不喜欢拥挤,在银幕反面看比较宽松。

儿时村里都放什么电影(那些年在村里看电影)(2)

一场电影一般是两部片子,有时会有三部,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跑片”,就是两家甚至三家同时在不同地方放映,有时同村,有时邻村,一部片子再一个地方放完,立即会有人拿走送到另一个地方放,交替着放。为避免传递片子的过程空白,就需要一个地方多放一部,或放映时间向后延。跑片的好处是一则可以节省费用,放映员多赚几块,一则可以联合财力拿大片好片。当然,也有过为了跑片,让观众等待的时候,有些人会提前回家,有些人依然会苦苦等待。

放电影的季节主要在冬季,因为农闲,娶亲的人比较多。因为是露天放映,所以天气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对于有线电视尚未普及,看电影机会比较少的村民来说,只要天气不是恶劣,就依然要去看看是否有值得看的片子,如果是自己感兴趣的,下雨打伞、天寒穿棉也要看。尤其是冬季,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依然有人看,边看边跺脚取暖,或者在靠边的位置点一堆火取暖,记得曾有见过一次事故,由于点火取暖的火堆离银幕太近,烧的又是玉米杆,有带有火的飞灰飘扬,结果把银幕烧个大洞;听说还有把银幕烧光的事故,不知道是不是讹传。

为了看电影,有时还没有吃完饭就先去占位置,等家里人去了再换回来吃饭。为了看电音,有时要走很远,穿过别的村子。为了看电影,有时根据一个“听说”,也会成群结队地去“望风捕影”。为了看电影,有时找不到场地,停下了听听电影的声音,听音辨位,也能找到放映地。为了看电影,有时从学校晚自习中偷偷溜走,甚至翻过紧锁的大门。为了看电影,有时在父母的阻止下,佯装睡觉,等父母睡了再偷偷溜出去,有时在出去时或回来时被发现,少不了一顿呵斥。为了看电影,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走,几乎就是摸索着前进,深一脚浅一脚,雨雪过后还会有泥水,于是有“白的是水,黑的是泥,不黑不白是好地”歌诀。

儿时村里都放什么电影(那些年在村里看电影)(3)

印象中最早看的电影是黑白的,《少林寺》是记忆中最早的一部武打片,《画皮》是最早的一部恐怖片,其它的老片如《惊变》《马兰花》《画中人》《花木兰》《朝阳沟》《七品芝麻官》《卷席筒》《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大渡河》《大桥下面》《南征北战》《白蛇传》《少林小子》等等。老电影放映时,有倒计时,在银幕上是从十到一,或是白点,五个到一个,这时,常常观众会一起喊“……五、四、三、二、一,开始!”,不可谓不是一种壮观。

记得有一次去邻村看电影,因为依着一个麦秸垛,不知不觉睡着了,散场的动静惊醒了我,站起来跟人群稀里糊涂走,过了拐向我村的路口也忘了拐,跟着另一个邻村的队伍走下去。过了一段时间,才发觉走错了,忙又折回头,只剩自己一个人回,天虽不太黑,旷野里一个人走也是挺害怕的,想着老人讲过的“鬼打墙”等故事,不免有点肝儿颤,于是要胡乱哼哼着小曲给自己壮胆。最恐怖的是看过恐怖片以后,一个人住在村边,总觉得房子里有个人影;遇到雷雨,不敢看窗户,唯恐看到电影里那种“一个闪电,窗户上出现一个穿着雨衣的人影”镜头。

上大学时,和宿舍的兄弟一起去校大礼堂看电影,买了一些瓜子磨牙。我舍友邻座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突然说了句“吃点瓜子”,就隔着舍友伸手抓舍友和我中间座位把手上挂着的瓜子,我和舍友虽是惊奇,却没言语。一会儿,孩子吃完手中的,又来抓,第三次时,舍友说“吃一次就行了,没玩没了是吧”,方才作罢。孩子的大胆逼得舍友的直白,让人惊奇。

很久没有在露天的银幕上看过电影了,有了VCD和网络之后,电影都是在小空间里看的。不过,无论什么影片,无论什么环境,看电影的味道已经没有当年那么浓厚了,《少林寺》《画皮》已经不能逾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