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对比很强烈的电影海报(准备好打开这些被时间选中的电影海报了吗)
上下对比很强烈的电影海报(准备好打开这些被时间选中的电影海报了吗)海报很完整地保留了整部歌舞片的律动感——不论是人物肖像或是字体处理,都是活的。明媚的色彩间接向观众透露出电影基调,颇有些后印象主义的味道。▲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接下来出场的朋友们,是来自历届奥斯卡的最佳海报,诸位看客可凭着喜好将其加入本周影单。▲ 卡萨布兰卡(1943)海报出自传奇电影海报设计师Bill Gold之手,以蒙太奇的拼接形式细致地描绘出人物肖像,顺滑漂亮的手写体辅以吸睛的大红色,为这部黑白片的卖相增色不少。除了卡萨布兰卡外,香饽饽Bill Gold也被希区柯克、库布里克、雷德利·斯科特等知名导演抢着点名。
我们为什么着迷电影?
美国独立导演贾木许曾经借着片中角色之口说出一段在我看来极浪漫的话,也许这就是一部分人的答案:
“我喜欢老电影,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的样子,三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一百年前,你可以欣赏到那时候的服饰、电话、火车、人们吸烟的方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细节。
最好的电影有如梦境一般,你从来都不能确定你真正看到的是什么。”
接下来出场的朋友们,是来自历届奥斯卡的最佳海报,诸位看客可凭着喜好将其加入本周影单。
▲ 卡萨布兰卡(1943)
海报出自传奇电影海报设计师Bill Gold之手,以蒙太奇的拼接形式细致地描绘出人物肖像,顺滑漂亮的手写体辅以吸睛的大红色,为这部黑白片的卖相增色不少。除了卡萨布兰卡外,香饽饽Bill Gold也被希区柯克、库布里克、雷德利·斯科特等知名导演抢着点名。
▲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
海报很完整地保留了整部歌舞片的律动感——不论是人物肖像或是字体处理,都是活的。明媚的色彩间接向观众透露出电影基调,颇有些后印象主义的味道。
▲ 80天环游地球(1956)
两个有趣的点——引号的大量使用违反了所谓"show don't tell"原则;华丽却精致好看的维多利亚与爱德华风格。
▲ 桂河大桥(1957)
一幅色调很美的夕阳西下桂河桥,配上考究的手写体,仿佛一张景点宣传招贴画(误。)
▲ 公寓春光(1960)
一张元素繁多却难以快速抓住重点的作品,或许导演的幽默被含蓄地藏进这字里行间了。
▲ 西区故事(1961)
浓浓的Saul Bass风格——简洁的色彩搭配、故意弄花的印刷字体、将主角变成可重复的平面基本图案。虽然这张海报压根儿不是Saul Bass设计的。
▲ 窈窕淑女(1964)
这张竟带着点日和风的海报,由Bob Peak操刀完成。Peak前期典型的风格——运用色块与营造渗色感,也展露无遗。之后他还为不少商业电影做过经典的海报,诸如《超人》、《现代启示录》、《007之海底城》、早期的《星际迷航》等。
▲ 炎热的夜晚(1967)
半剪影式的三格漫画拼贴,搭着迷幻的色调与字体,似乎有意隐藏着片子的阴暗面。
▲ 雾都孤儿(1968)
主体部分的圆圈仿佛一个个自由的气泡,随着剧中歌舞上升、跳跃,这是一张自带旋律感与活力感的海报,也正好赶上了60年代后期维多利亚风格与爱德华风格的复兴热潮。插画师Howard Terpning还为《音乐之声》、《日瓦戈医生》、《阿拉伯的劳伦斯》等电影设计了海报。
▲ 午夜牛郎(1969)
Jon Voight和Dustin Hoffman的黑白剧照加上酸味儿浓厚的无衬线字体,这张海报曝光后就在反主流文化的后嬉皮士中广为传播。
▲ 法国贩毒网(1971)
20世纪60年代后期,彩色照片开始慢慢普及开来,越来越多海报开始以剧照代替插图。而这张海报选择的剧照定格了代表性的瞬间,却也违背了常规——嫌疑犯作为画面主体而英雄尾随其后,这在如今的警匪片海报中已经很难看到。
▲ 教父(1972)
两个亮点——初始版海报借鉴了由美国日裔设计师S. Neil Fujita设计的原版图书封面上的木偶标志;特别设计的极细衬线字体成为画面构成的重要元素。
▲ 飞越疯人院(1975)
反英雄主角Randle McMurphy 占据海报主体并没有什么奇怪,他的表情神态极为到位地表现了影片主题——自由、自我的美国精神。身后手绘的简易铁丝网与挂锁,直截了当地隐喻着什么。
▲ 猎鹿人(1978)
画面十分苦大仇深,可就表现痛苦与控诉战争而言,这张海报也做到了。
▲ 克莱默夫妇(1979)
孩子的表情出卖了这段不咋地的婚姻关系。
▲ 莫扎特传(1984)
当摄影开始逐渐窜上电影海报设计的主导地位,Old School插画也不甘示弱。导演Milos Forman找来儿童绘本作者Peter Sis,请他创造一个看似由莫扎特的对手萨里埃利一手主导的扭曲世界。不论是古欧式字体Garamond还是迷人的黑暗氛围,你可能也说不上原因,但它确实吸引人。
▲ 野战排(1986)
来自前文提到的《卡萨布兰卡》海报设计师Bill Gold。
▲ 为戴茜小姐开车(1989)
性情倔强的老太太与个性温和的黑人老司机之间的故事,全被框进了这枚后视镜里。
▲ 沉默的羔羊(1991)
Jodie Foster口中的昆虫头骨由七名裸体女性组成,这模仿了Philippe Halsman于1951年为达利拍摄的照片“Salvador Dali In Voluptas Mors”,同时向达利致敬。
▲ 阿甘正传(1994)
不能指望一张海报塞得下整一个血肉丰满的故事,于是导演Robert Zemeckis 决定将海报留白处理。值得玩味的空白与被预埋的细节,给予观众的是大片大片想象与回味的空间。海报的配色似乎又碰巧透露了些什么。
▲ 美国丽人(1999)
玫瑰与肉体,隐喻到位。海报由美国广告公司Pulse Advertising完成。
▲ 艺术家(2011)
HD画质的复古,点睛的红色字体带出整张海报的生命力与现代感。
▲ 鸟人(2014)
海报延续了影片片头的动态打字机风格,这实则是向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致敬,后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使用过相同的手法。
▲ 月光男孩 (2016)
海报由三位扮演主角喀戎不同年龄段的演员组成,图像高饱和度的蓝紫色让影片在茫茫片海中脱颖而出。
翻看电影老海报也是件很好玩的事情,那时候啥啥全凭着手绘,没什么捷径可走,仿佛隔着屏幕就能闻见油墨香。这六十多年来的海报,不仅只是一部部片子的缩影,也不仅是设计师们参考学习的模板,它们还为你我打开了一扇直接观察、贴近、触摸那些过往岁月的窗口。
而时代到底向前打了几个滚?从这二十余张的海报中,我们也多少能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