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缅战争发生于哪年(清缅战争持续7年)
清缅战争发生于哪年(清缅战争持续7年)很显然,朝廷上下对于刚兴盛起来的缅甸充满了轻视的态度。然而,正式对决时清朝的四战四败,却是历史事实。这场持续7年有余的战役在起初一直维持着小型边境冲突的形态。因边防情报有误,乾隆以为只是土匪在侵扰云南边境,直至1765年发现这是一群有预谋的异国军队,才真正派兵前往对战。抛开戏剧的欢愉,今天就一探真实的清缅之战,结局究竟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结局?继康熙与雍正的文治武功之后,清王朝经过长期稳定的积累,于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自然经济一枝独大,排外性极强;汉学与民间艺术风生水起,经典云集;同时,繁盛的国家武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戡乱边疆、平定四方,国家版图达到最大化,大国意识愈发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在中南边陲,于1757年完成大一统的缅甸,也正依靠国内改革和海外贸易,一跃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霸主。它一面发起战争,征伐周边小国,另一面则跃跃欲试,骚扰清政府设立在云南边境的土司,侵犯普洱等地。
在国产电视剧蓬勃的时期,无数个千禧世代在还珠格格的背景音里度过了童年的夏天。而这剧中最让观众感到新鲜的章节之一,便是尔康随军南下,在战场上遇见骄纵美艳、强取豪夺的缅甸公主。
至此,这部主要演绎在宫闱之中,既梦幻又单一的古偶剧,忽然具备了更为复杂的情节与更严肃的背景:孔武有力的异域文化登场、热兵器出现、跨国战争爆发。
在浪漫主义的渲染下,还珠格格中的缅甸之战有太多惊奇有趣的虚幻布景。但实际上,即便乾隆一生以骁勇善战自居,在他82岁那年撰写自己的"十全武功"时,仍对清缅之战产生了迟疑。
现如今,剖析这场发生在极盛的清朝与极盛的缅甸之间的交锋,我们不难发现,清缅战争那未免让人啼笑皆非的过程和结局,其实隐隐预示了百年之后,笼聚在中国上空的鸦片的硝烟。
抛开戏剧的欢愉,今天就一探真实的清缅之战,结局究竟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结局?
一、大小巅峰的碰撞继康熙与雍正的文治武功之后,清王朝经过长期稳定的积累,于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自然经济一枝独大,排外性极强;汉学与民间艺术风生水起,经典云集;同时,繁盛的国家武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戡乱边疆、平定四方,国家版图达到最大化,大国意识愈发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在中南边陲,于1757年完成大一统的缅甸,也正依靠国内改革和海外贸易,一跃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霸主。它一面发起战争,征伐周边小国,另一面则跃跃欲试,骚扰清政府设立在云南边境的土司,侵犯普洱等地。
这场持续7年有余的战役在起初一直维持着小型边境冲突的形态。因边防情报有误,乾隆以为只是土匪在侵扰云南边境,直至1765年发现这是一群有预谋的异国军队,才真正派兵前往对战。
很显然,朝廷上下对于刚兴盛起来的缅甸充满了轻视的态度。然而,正式对决时清朝的四战四败,却是历史事实。
二、皇帝的偶像包袱与"花剌子模"信使1765年,清缅第一次正式战役爆发。在经历了两平准部、统一西域及二定金川的壮举后,作为一位早已声威大震的明君,时年54岁的乾隆正享受着他人生的黄金时期。
这一日,他在朝堂上收到一纸由云贵总督刘藻发来的捷报,称在一次正面对峙中,"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听闻此报,百官齐跪"吾皇万岁!",轻蔑之声自朝堂上传出:斗胆蟑鼠小国,竟敢犯我大清,不自量力!然而,好景不长,缅军攻势渐猛,清军伤亡愈重,刘藻在军中自刎身亡——原来,之前的捷报竟全是这厮为讨圣上欢心编造的谎言而已。
1766年,暴怒的乾隆派出边疆大将杨应琚赶赴云南,开启第二次清缅战役。杨应琚率部突进,收复失地,与此同时,缅军忽然连连撤退,清军似是有了大捷。
消息传回宫中,乾隆十分满意。百官再贺:咱们上回只是错用了书生当将军,如今用对了人,要踩死那蝼蚁岂非难事?吾皇英明!
然而这一回,缅甸仍是没被拿下。缅军似退实进,突增上万兵力,将清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的杨应琚竟重蹈覆辙,虚报杀敌上万的战绩,导致乾隆将他痛斩。
继皇帝数次震怒之后,云南已摇身一变成了倒霉之地,百官避之不及。这故事倒和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有些相似:传闻花剌子模国国王只喜好消息,厌恶坏消息,因此为前者升官加爵,将后者喂老虎。
事实上,随着清王朝的国威增长且专制加深,皇上好大喜功、崇尚奢侈、同时还死要面子的个性,也已在宫中上下传遍。
因此,在战场上,刘藻及杨应琚二人作为核心将领,却因惧怕皇威,谎报军情,成了报喜不报忧的"花剌子模信使",严重耽误了评估战局、制定战术的最好时机。
三、不对称战争:"天兵"VS火器两次出乖弄丑,使乾隆开始正视缅甸这一对手。不过,极盛的清朝对战极盛的缅甸,看似是强强之间的相抗衡,实则不然,当时两国的战斗值是不对称的,而且劣势都出现在看似更为强大的清军身上。
在云南边陲的治理上,清政府一向依靠半独立的土司,而大清的主要势力、人力与物力仍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地区,因此,清缅之战其实是一场安土重迁的非主场之战,意味着需消耗更多的军士、马匹、粮食和武器。
然而,直至战争初期,朝廷才发现云南自上而下的贪腐和猖獗的买官卖爵行为,此时借助当地力量,如同隔靴搔痒。
未解决人力,朝廷只得从内地招兵,但沿途道路险峻、环境恶劣,无数清兵还未到战场,就死于水土不服和瘴气。在粮食方面,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为了向前线的三万名清军补充军粮,朝廷派出几十万农夫浩浩荡荡地运粮护粮,经过途中消耗,军粮最终十不存一。
在至关重要的战术及武器方面,缅甸军队土洋结合,一方面大范围使用自英国买入的燧发枪,另一方面四处设置灵活有效的陷阱。而乾隆始终小瞧对手的作战,忽视前线战士的战斗体验,认为自己的军队是天兵,仍旧使用硬弓和马匹,导致清兵伤亡惨重,连连败退。
在1767至1769年间的后两场战役中,随着缅甸大军在暹罗战场完胜,其主力军回国,清军疲于应战,直至最终,也不再有捷报传回。
四、被捧杀的清王朝:盛世之下的深刻危机诚然,清缅战争看似应是大国"碾杀"小国的格局,然而,乾隆时期的清朝虽盛,却因始终试图维持小农经济地位,因而盛似强弩之末。
乾隆虽在治国强邦方面建树颇丰,个性中却仍充满了富三代的傲慢气息:比起联合同样遭受侵犯的暹罗共同抗击缅甸,乾隆更相信一己之力,等到终于想要联盟,却发现暹罗已被灭国。
在战后,协商停战的双方因停战条款各执一词,比起确切的战果,清政府竟更在意缅方是否重新上交代表着大国面子的贡表。
两相比较,没有大国包袱的缅甸在世界局势风云突变之际,应时变、导时利,及时加入了"工业革命成果分享会"的用户群。
对抗同处盛世的缅甸,清朝从头到尾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距在于战术和武器。事实上,如果对国际局势能够再了解一些,他们完全应当将这场战役当做一次有价值的历练。
但是,或许是因为乾隆之后,举国仍以他的"十全武功"为尊,因而无人再深入剖析清缅战争所暗示的隐患,加之国家日益走向盲目与闭塞,在接下来的百年中,即使枪支弹药已成为世界各地基本的作战武器,清朝的将士却始终未能熟练使用热兵器。
清缅战争百年之后,帝国主义全面入侵,在三万清兵对抗八千英法联军的八里桥之战中,寥寥数日,清兵死伤数千,而英法联军竟只阵亡5人、受伤47人。
落后的武器装备把关乎国家荣誉与民族存亡的战役打成了过家家,宛如对方扛着滑膛炮,而你竟拿着仙女棒。
清政府这才当头一棒——原来这枪不是皇亲国戚拿在手中把玩、打鸟儿、亦或是用来拍摄宫廷御照的道具,而是杀人于无形、灭军于瞬息的基本武器——但,为时晚矣!
文献参考:
李飞《中国史记:清朝绝对很有趣》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清朝》
爱新觉罗·弘历《御制十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