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作品 面纱(毛姆代表作面纱)
毛姆的作品 面纱(毛姆代表作面纱)最令人心酸的是,他从不对凯蒂抱有幻想,从不奢望能得到凯蒂的爱。只要能爱着凯蒂,他就感激不尽。他说:“大多丈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在我这儿,我视作恩赐”。他爱得太卑微,真真是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可悲的是,瓦尔特从始至终都知道真相,知道她不曾爱他。他知道她愚笨轻浮、头脑简单,追求的理想庸俗不堪,可他还是爱她。甚至隐藏真实的自我,努力去喜欢凯蒂喜欢的东西,把自己变得庸俗无知、傻里傻气,仅仅因为他知道,凯蒂看到聪明人会恐慌。仔细想想,也许并不是无迹可寻。瓦尔特沉默寡言,凯蒂却活泼开朗。或许,凯蒂是他沉闷生活中的精灵,仿佛太阳一般照亮他的世界。但光明只是短暂的,在发现凯蒂与查理的事以后,瓦尔特的世界开始陷入黑暗。可一细想,从前的温暖,也只是瓦尔特自己想象的,因为凯蒂从来就没有爱过他。凯蒂选择嫁给他,仅仅是因为妹妹将要结婚,而她不想居于妹妹之后,也受不了母亲的冷嘲热讽。对于那时的凯蒂来说,瓦尔特刚好是合适
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也是极其“凶残”的作家。因为他总能冷静、残酷地将美好撕得粉碎,将他笔下人物的面纱一层一层揭开,把人类的欲望、恐惧等,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毛姆的作品,总能让人感觉悲伤,但同时也能跟随主人公一起成长。让我们领悟:人性是复杂的,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许多灰色地带。人亦不能简单地区分为好人和坏人。
《面纱》里,我最喜欢的是男主人公瓦尔特,他特别有魅力——头脑聪明、才华横溢、工作出色,遇事冷静,同时用情专一,有一颗柔软的心,品格也算高尚。
我一直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这样的瓦尔特,会喜欢凯蒂。但爱情如果能够解释,许多事就变得简单多了。就像凯蒂明知查理是什么样的人,仍无法克制爱他一样。
仔细想想,也许并不是无迹可寻。瓦尔特沉默寡言,凯蒂却活泼开朗。或许,凯蒂是他沉闷生活中的精灵,仿佛太阳一般照亮他的世界。
但光明只是短暂的,在发现凯蒂与查理的事以后,瓦尔特的世界开始陷入黑暗。可一细想,从前的温暖,也只是瓦尔特自己想象的,因为凯蒂从来就没有爱过他。
凯蒂选择嫁给他,仅仅是因为妹妹将要结婚,而她不想居于妹妹之后,也受不了母亲的冷嘲热讽。对于那时的凯蒂来说,瓦尔特刚好是合适的人选。瓦尔特带她去香港,那也是她向往的新生活。
可悲的是,瓦尔特从始至终都知道真相,知道她不曾爱他。他知道她愚笨轻浮、头脑简单,追求的理想庸俗不堪,可他还是爱她。甚至隐藏真实的自我,努力去喜欢凯蒂喜欢的东西,把自己变得庸俗无知、傻里傻气,仅仅因为他知道,凯蒂看到聪明人会恐慌。
最令人心酸的是,他从不对凯蒂抱有幻想,从不奢望能得到凯蒂的爱。只要能爱着凯蒂,他就感激不尽。他说:“大多丈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在我这儿,我视作恩赐”。他爱得太卑微,真真是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其实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两人性格差距太大。在爱的天秤上,又是极其不平等。一方若太卑微,另一方便会恃宠而骄。
瓦尔特的深情,被凯蒂嗤之以鼻,当成笑话,令她生厌,让她瞧不起。相比之下,长相丑陋,甚至滑稽的沃丁顿,却都让她感觉不讨厌。这对瓦尔特非常不公平,仅仅因为爱你,却要被你厌恶,未免太委屈。
虽说不敢奢望得到凯蒂的爱,但那是理智上的。瓦尔特是真实的人,拥有七情六欲,又怎么可能真的做到无欲无求,内心深处必定也是偷偷幻想过的。哪怕只是一瞬,就被理智占上风。但凯蒂却亲手打破了所有幻想,连带着剥夺了瓦尔特爱她的机会。
可凯蒂的背叛,又似乎是必然。即使不是查理,凯蒂大概也会被其他有趣的男人吸引。因为瓦尔特实在是太闷了。
凯蒂本就是个喋喋不休,爱交流的人,而瓦尔特总是沉默寡言。凯蒂对他的工作感兴趣,他却不愿多谈,搪塞说太无聊了。凯蒂想多了解他的身世、教育程度,以及相识前他的状况,需要不停提问,但得到的回答也是唐唐突突的。
其实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培养感情的方式。相爱,本就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不愿意给机会对方去了解你,那别人又怎么会爱上你。
凯蒂跟他闲聊,更是得不到回应。凯蒂说:“雨下得好大啊,瓢泼大雨。”她心里希望他说:“是啊,真是一场大雨。”可他却闷声不吭。
有时凯蒂干脆摇他,又重复一遍:“我刚说雨好大啊。”
他露出深情的微笑说:“我听到了。”
确实令人哭笑不得。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不都是有说不完的废话吗?如果因为是废话就不说,那会少了多少乐趣。
除此之外,他还总是表现得谨慎、冷漠,哪怕在心爱的人面前,也没有十分放松和热情。这样的他,又怎么能讨得凯蒂的欢心。
说实话,前期看瓦尔特,总给我感觉他是一台深情的机器。他的爱情都是沉闷的。直到他开始报复,我才感觉他是一个有着真情实感的人。
可他所谓的报复,也是带着爱她的样子。在他们开诚布公交谈后,凯蒂想要离婚。他的条件是,查理夫人也同意离婚。并让查理保证,在两份离婚协议签订后,一个星期内娶凯蒂。否则,凯蒂就跟他去湄潭府,如若不然,便起诉。
其实我觉得,无论如何都不会走到起诉。哪怕查理不娶凯蒂,凯蒂不肯去湄潭府,瓦尔特也不会起诉。这跟他的性格有关,他也不会真的想让凯蒂身败名裂。
当然,聪明如瓦尔特,他定然知道查理是什么人。他提出那个条件,或许也是想让凯蒂看清真相。
他必定不会跟凯蒂离婚,否则被查理抛弃的凯蒂,不仅心灵受创,连生活也失去保障。他爱她,也恨她,却不会不管她。
他将她绑在身边,带她去湄潭府,很有点同归于尽的味道。
在湄潭府,他们天天吃沙拉。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互相赌气的样子,居然有些好笑。
很多时候我在想,要是凯蒂喜欢上瓦尔特就好了。甚至有时,我都感觉似乎是有些苗头了。但是,并没有。她不再看不起他,还开始仰慕他。但仅仅是敬重、依赖,没有爱。或许,这就是现实。
瓦尔特也是知道的。可他无法原谅她,又无法不爱她。他将对她的报复,转移到自己身上。又或者一开始,他就没有真的想要报复她。
他选择自我了断,大概是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给凯蒂新生。因为他明白,他们永远不可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要分开却也极其不易。
如若离婚,凯蒂生活会变得窘迫,名声也会变差。但瓦尔特的离开,不仅能让凯蒂得到一笔遗产,过得滋润,还能顶着“费恩太太”的光环得到许多便利,又能还她自由。
这对凯蒂来说,似乎是最好的结果。
可这结局,对瓦尔特来说,未免太过残忍,令人痛心。他的爱太沉重了。
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放过自己。如若他能放松点,学会放下,懂得变通,不那么拧巴地活着,或许就不会酿成悲剧了。但是这样的话,就不是瓦尔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