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2013-2020年,4季《我是歌手》与4季《歌手》轮番而来,成为霸屏最久的季播音综。2007年,他进入了湖南卫视洪涛团队,先后参与了包括《舞动奇迹》第1-3季、《挑战麦克风》第1-3季、《2009快乐女声》、《2010快乐男声》、《百变大咖秀》、《跨年演唱会》等在内的17档节目及晚会的制作,在电视的黄金时代,不断更新着音综舞秀的表达方式。▍认出风暴,身处潮头每个电视人都曾认出风暴,但激动如大海的人一定曾身处潮头。在洪啸的身上,或许没有“勇立潮头”的口号,但这却是他和团队综艺实践的最好概括。在“超女”“快男”火爆的当口,洪啸成为《星姐选举》《为她而战》两档节目的制片人。在地面频道播出的节目却掀起一股久久不息的“星姐热”,赛事举办了整整13届,推出了柳岩、颖儿等影视圈新生力量,也推出了如今湖南卫视“四小花旦”中的沈梦辰和靳梦佳。

文丨「广电独家」林沛

从好导演到好制片人,洪啸一直是广电改革成果的受益者。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1)

《声生不息·港乐季》的舞台创意,是“时空折叠”。如果将洪啸的时间折叠,19年恰好对折于2013年的春天。其时,超级综艺尚未命名,他以导演组组长的身份参与制作《我是歌手》第一季。洪涛火了,洪啸的名字也紧密相连。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2)

如果说洪啸用前10年完成了向超级综艺制作人的跃迁,这个10年的末尾,他试图用互联网的语态做节目——去年10月,洪啸开始策划《声生不息》。

▍认出风暴,身处潮头

每个电视人都曾认出风暴,但激动如大海的人一定曾身处潮头。在洪啸的身上,或许没有“勇立潮头”的口号,但这却是他和团队综艺实践的最好概括。

在“超女”“快男”火爆的当口,洪啸成为《星姐选举》《为她而战》两档节目的制片人。在地面频道播出的节目却掀起一股久久不息的“星姐热”,赛事举办了整整13届,推出了柳岩、颖儿等影视圈新生力量,也推出了如今湖南卫视“四小花旦”中的沈梦辰和靳梦佳。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3)

2007年,他进入了湖南卫视洪涛团队,先后参与了包括《舞动奇迹》第1-3季、《挑战麦克风》第1-3季、《2009快乐女声》、《2010快乐男声》、《百变大咖秀》、《跨年演唱会》等在内的17档节目及晚会的制作,在电视的黄金时代,不断更新着音综舞秀的表达方式。

2013-2020年,4季《我是歌手》与4季《歌手》轮番而来,成为霸屏最久的季播音综。

从《超级女声》到《星姐选举》,从《舞动奇迹》到《舞蹈风暴》,从《我是歌手》到《声生不息·港乐季》……站在头部风潮上,制造新头部,立于爆款风口上,创造新爆款。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4)

在《舞动奇迹》的经验之上,2019年,洪啸将工作室成立后第一个原创季播节目押宝舞蹈,《舞蹈风暴》硬是把这个“高冷题材”做热,不仅一时掀起了中国舞蹈行业大事件,其模式点“风暴时刻”还一度引发了综艺节目制作技术的讨论。

作为用互联网语态制作的第一个原创项目,洪啸坦言,对《声生不息·港乐季》的期待很高,“大家主要目标还是做出好东西来”。芒果TV节目中心都为节目的最终成型不遗余力,“中台的支持、所有领导对创意也非常保护,尊重我们的想法。”

在《我是歌手》中尝试过的以灯光为主的舞美形式,在《舞动奇迹》中曾经以“香港回归10周年”为主题的合作样态以及经由各类竞秀节目磨炼后的对赛制的新理解,都早已预示了《声生不息·港乐季》的火爆:截至7月10日收官,节目线上播放量突破35亿;在社交平台上,节目以2006 次热搜以及十二大权威榜单TOP1的成绩在市场领跑;在短视频平台,#声生不息#主话题累计播放量超42.4亿,产生了800多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的爆款。7.1之际,《人民日报》发布了《狮子山下》、《东方之珠》合唱,并前后6次发布节目相关内容。

▍审美标准,永不过时

“长视频的趋势在变化,受众的观看习惯在变化。”洪啸是81年生人,加他在内团队平均年龄仍然在25岁,大部分是90后和95后。洪啸觉得,“不是我在转,是团队需要持续地转起来,不断出现新人、新想法和新的节目形态。”

与此同时,他仍然十分“老派”地相信一些审美标准永不过时,比如品质感,又如叙事性。操盘大型音综多年,他始终把“业务能力”作为选择嘉宾的第一标准,于是有了一鸣惊人的邓紫棋,有了空灵纯真的徐佳莹,有了翩飞起舞的胡沈员和坚韧自由的李响。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来源于他的业务,当你通过业务真正去欣赏一个人的时候,再去看他的真人秀部分就顺理成章。”早在《我是歌手》时期,团队定下的找歌手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一定要听过他的现场,只发一个demo是不行的”。

奔赴演唱会、音乐Live是常事,团队也会亲赴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只为听到真实现场。在《舞蹈风暴》的前采阶段,洪啸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舞蹈行业调研以及将近一年的选手找寻。他们长居各个城市,为的就是去到中国各大顶尖学府和院团找寻有潜力的舞蹈新星,面试过的选手足足超过6000组。

到了《声生不息·港乐季》,调研还一度进入学术层面。“‘港乐’这个词提出来,有人质疑说要么是粤语歌,要么是国语歌,‘港乐’概括不了一个类型。后来团队真的查到了黄霑先生的一篇学术论文,真的提到港乐概念,才为这个定义最终找到合理性。”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5)

业务能力决定了品质,而叙事则意味着输出意义。

当流量歌手逐渐占领市场,《歌手》以“音乐没有附加意义,只做最纯粹的音乐节目”的理念坚持,引导歌手、大众听审、观众逐渐回归理性,摒弃浮躁,静下心享受一场纯粹的音乐盛典;当“舞蹈”成为越多越多电视人不敢触碰的“高冷题材”,《舞蹈风暴》用心展现了一群坚守理想的舞者,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去练习,是真正用汗水与泪水走进大众视野的年轻力量;抓住香港回归25周年的节点,《声生不息·港乐季》在对过往的回溯中探寻着文化同根同源的中国情。

对于《声生不息·宝岛季》,洪啸也已经有了继续讲故事的冲动,「广电独家」获悉,《声生不息·宝岛季》正在积极策划中。

▍翻新思维,加速成长

2007年进入洪涛团队,如今已过去15年,一代综艺湘军已经成为各平台综艺创新的实践者和实现者。看到大家都沉浸在创作状态中,洪啸在感慨之余更多自豪:“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在竞争。”

在进入洪涛团队的第10个年头,洪啸第一次感受到电视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平台也能做出爆款,用它们的语态”,在这个时代,谁的提案更出彩谁做出爆款的可能性就多一分,不分年龄不分资历,况且往前数个几年,“湖南卫视不是没有年轻人提过案”。因此,对于在其它平台做节目的老同事们,他觉得他们的初衷和自己没什么不同,“可能都想做一些从受众层面考虑不一样的节目”。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6)

与芒果TV的机缘同样开始于提案。早在湖南卫视与芒果TV宣布大规模融合前,双方便已经开放了互相提案的通道。在双平台提案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团队翻新思维、加速成长的可能性。“想法会更加自由,取材的角度也会更有创意。”他提到那个火爆一时的热搜“芒果台拍完了人的一生”,“其实任何的角度都可以做节目,只不过立意点需要更多元、更自由。”

▍锲而不舍,向上攀升

在直播、短视频切割注意力的当下,中视频的玩法已在洪啸脑中盘旋了许久。“一是多多少少符合现在受众碎片化欣赏的习惯,二是成本也会低些。”

核心资源逐渐收拢的后综艺时代,对洪啸来说,“钱很重要,成本很重要”是一种更为明显的体感。“之前的习惯是所有东西制片人会照顾得很好,考虑很周全。现在花一分钱都要想清楚该不该花,怎么花。”换言之,没有做过操盘手的总导演,不是一个好制片人。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7)

从好导演到好制片人,洪啸一直是广电改革成果的受益者。

2018年11月,洪啸工作室位列湖南卫视第二批授牌工作室之列;今年5月,湖南卫视与芒果TV首次以台网融合的面貌联合招商,洪啸凭借《声生不息·港乐季》业已获得的巨大反响,又以芒果TV节目制作中心制片人的新身份,官宣了《声生不息·宝岛季》即将于4季度落户双平台的消息。

在新的消费环境下,这是湖南广电的自体转型,也是每个优秀综艺人寻求新定位的大好时机。从卫视工作室的30多人到目前移植过来的16人团队,同一体系内的人才流通,让双平台的融合逻辑更加夯实。

他认可自己的团队,而这也源自于对芒果体系的认同,“这个体系对于创作者的保护和支持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一代传帮带下来的对业务的追求、坚持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难以抹掉的。”

洪啸采访完整版(专访声生不息洪啸)(8)

一个节目是快消品还是成为经典,自有内在的命运主宰。节目如其人,他自认“快男”“超女”的起点是一种莫大的运气,而从这样的高位开始创作旅途,洪啸认为最大的影响就是“不要去做那些自己都觉得low的节目,因为起点已经在这里,你只能不断地往上攀升”。

从现场导演做起,他做过后期,尝试过导播,放过带,也写过台本。他想到某个被按头写宣传词的晚上,那天,他从7点到12点写了20版,直到凌晨通过后领导带他去吃了个夜宵。

在无数个磨方案磨到痛苦的时候,他时常想起那个时刻,“人对一个东西要有高要求。人的能力可能有限,但心志决定了你能到达的地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