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上映的日本电影(日本新片展明日开票)
最近要上映的日本电影(日本新片展明日开票)左:《电车男》;右:《夏日大作战》另外一部反映御宅族的影片的电影《电车男》(村上正典,2005)讲述由山田孝之扮演的“御宅族”在偶遇自己爱情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不得不在论坛上求助于网友。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背后,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社会问题。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6%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就有“御宅族”的存在,40%的人预计自己在四十岁之前会成为御宅族。近年来,ACG产业的生产值占据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1%左右,ACG文化逐渐从一种亚文化范畴转变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其中《Goodbye 以谎言开端的人生喜剧》为世界首映,《午夜0时的吻》《决算!忠臣藏》为国际首映。这批电影里集结了片寄凉太、桥本环奈、妻夫木聪、石原里美、福山雅治、浅野忠信、竹野内丰等知名演员,更有小田切让从演员转型到导演后的首部作品《一个船夫的故事》,《默片解说员》则是著名导演周防正行时隔五年后执导的又一部喜剧作品。影展
-----
-----
由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浙江省电影放映协会主办的“2020·中日新片展”之“日本新片展”定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在上海和杭州举行。明天上午9时,上海站即将开票!
本次“新片展”将展映的日本影片有:《默片解说员》《音乐会结束时》《决算!忠臣藏》《闭锁病房》《一个船夫的故事》《午夜0时的吻》《不存在于记忆中》《Goodbye 以谎言开端的人生喜剧》。
其中《Goodbye 以谎言开端的人生喜剧》为世界首映,《午夜0时的吻》《决算!忠臣藏》为国际首映。这批电影里集结了片寄凉太、桥本环奈、妻夫木聪、石原里美、福山雅治、浅野忠信、竹野内丰等知名演员,更有小田切让从演员转型到导演后的首部作品《一个船夫的故事》,《默片解说员》则是著名导演周防正行时隔五年后执导的又一部喜剧作品。
影展题材广泛,涉及诈欺、纯爱、戏说历史、疗愈心灵等故事,明星荟萃,探讨的依然是日本影片所擅长的“怪人如何存在于世界”的话题。日本电影聚焦“怪咖”、“小人物”、“边缘人”由来已久——
韩国导演奉俊昊曾执导过一部名叫《震动东京》的短片(《东京!》,2008),这个故事是围绕着如何能让一个东京的“御宅族”(Otaku)离开家门而展开的。戏剧化的是,导演最终让一场大地震直接将“御宅族”的房子震垮,将他们赶出家门。影片运用这种近似于戏谑嘲弄的方式给予了主人公一个“被动的激励事件”。“御宅族”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这个词语在当下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里始终保持着足够的热度,这足以说明“御宅族”这个概念在青少年群体当中具有广泛的适用度。“御宅族”一词发源于日本,一般是指热衷并沉迷于日本动画、漫画、游戏等相关文化产品的忠诚粉丝。不难发现“宽松世代”这一代年轻人正好伴随着电子以及网络游戏开始兴盛的年代,这个时期也正是日本动画和漫画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些亚文化在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另外一部反映御宅族的影片的电影《电车男》(村上正典,2005)讲述由山田孝之扮演的“御宅族”在偶遇自己爱情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不得不在论坛上求助于网友。在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背后,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社会问题。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6%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就有“御宅族”的存在,40%的人预计自己在四十岁之前会成为御宅族。近年来,ACG产业的生产值占据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11%左右,ACG文化逐渐从一种亚文化范畴转变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左:《电车男》;右:《夏日大作战》
细田守的《夏日大作战》(2009)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青春动画电影。它既有青春片的标准模式,也含有家庭情节剧的必要元素。主人公健二是一个典型的“宽松世代”,在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老实内向的高中生,但在网络世界里,他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故事开始于健二接到一份暑期兼职的工作,他需要假扮成学姐的男友与学姐一起回家乡。学姐的家族是一个世代相承拥有传统习俗的大家族,接下来的部分影片开始糅合了家庭情节剧的元素,故事的内容也就包含了这个大家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另外,电影虚构了一个名为"OZ”的网络虚拟世界,健二无意中破解了这个系统的密码,导致整个虚拟世界遭到黑客入侵。于是大家开始了齐心协力击退黑客的战斗。影片最后以家族矛盾的化解以及健二和学姐之间情感发酵为结局。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通道。《夏日大作战》当中的健二代表了当下青少年的普遍状况,现实与虚拟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完全相反的人格倾向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电影也正是通过不断强调这种两面性来制造情节冲突。
岩井俊二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或许是一个擅长拍摄纯爱电影的导演,但显然他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情书》大获成功后,岩井俊二立即投入拍摄他的野心之作《燕尾蝶》。电影以一个少女的视角来观察故事所虚构的“元都”,那里是一个物质至上充斥着利益交换的世界。影片由丧母少女被古力果收养开始,在见证了社会沉浮、人生际遇的变化以及理想的稍纵即逝之后,少女仿照古力果在自己的胸前也文了一只燕尾蝶——象征着她的成熟。岩井俊二在他的虚构世界里将画面聚焦在都市的妓女、非法移民等社会边缘人群。他一改《情书》中温柔的笔触,着力表现暴力和残酷。
他的另一部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也是一部残酷青春物语。影片的主人公莲见雄一(市原隼人 饰)和家人生活在一座小城当中,他和同班同学星野修介(忍成修吾 饰)是一对好朋友。星野本是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遭到同学的嫉妒而性情大变。他开始用残酷的手段欺负同学,并从中寻找快感,他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一个女同学的自杀。雄一性格孤僻,但却迷恋着偶像莉莉周。在莉莉周的粉丝论坛上,他结识了一个网名叫做“青猫”的人。然而后来雄一发现青猫竟然就是星野,失落和绝望以及长期以来的压抑一并爆发。在人群之中,他将匕首刺进了星野的身体。导演岩井俊二在这部影片当中展现出了暴戾青春。青春之所以残酷,是来源于青春的撕裂感,一方面是美好的青春年华,另一方面却又是残酷的现实。两者之间的反差正是岩井俊二想要表现的残酷。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们可以察觉到影像风格和故事内容的撕裂感,画面上是无限美好的麦田和少年,故事内容却是阴暗潮湿的现实。这部电影也开启了所谓“无病呻吟”式残酷青春的先河,无缘由的感伤成为电影表现的重点。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像这样表现边缘青春和亚文化青春的电影还有《蛇舌》(蜷川幸雄,2008年)。对生活充满绝望的少女路易(吉高由里子饰)漫无目的地游荡在东京街头,她在夜店邂逅了朋克青年阿玛(高良健吾饰),在阿玛的影响下,路易开始对打孔、文身、分舌等亚文化着迷,身体打孔和文身的痛楚让路易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在隐藏于东京地下的亚文化世界里,少年们通过身体上穿洞和文身所带来的疼痛来体验生命的存在感。此类影片还有讲述“奧姆真理教”成员子女的电影《金丝雀》;讲述边缘少女不断堕入社会阴暗面的电影《害虫》等。
《蛇舌》导演蜷川幸雄的女儿蜷川实花拍摄的作品《狼狈》则将故事背景设置在近年来的日本,莉莉子(泽尻英龙华饰)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接受了风险极高的全身整容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当红的模特,她凭借魔鬼的身材和天使般的面孔红遍整个时尚界。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整形手术的后遗症开始逐步侵蚀她的身体,红极一时的事业瞬时土崩瓦解。蜷川实花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其真实目的显然是要指涉当下的日本社会,尤其是流行于东亚文化圈的追星文化。
《狼狈》
另一部电影是行定勋的《GO!大暴走!》(2001)指涉了日本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的边缘群体——在日朝鲜人(韩国人)。朝鲜半岛曾是日本殖民地,生活在日本国土的朝鲜后裔大约有六十万到八十万人,这些人至今无法得到与日本国民完全相同的待遇,忍受着歧视与不公。《GO!大暴走!》的主人公杉原(洼冢洋介饰)是一名朝鲜裔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他的性格暴戾好斗,复杂的血统、民族以及身份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一次偶然的机会,杉原的父亲趁前往夏威夷的机会将朝鲜国籍变更为了韩国,父亲的这一行动颠覆了杉原对父亲的看法。他认为父亲改变了信仰,在杉原的眼中父亲从一个拥有坚定理想的人变成了一个投机者。父亲原本高大的形象归于一旦。杉原作为朝鲜后裔在日本社会也是备受歧视,他遇到的心爱女孩在最关键时刻因为他不是日本人而抛弃了他。杉原最终将青春期的躁动、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弑父的冲动都付诸暴力。他故意挑衅警察、同街头混混斗殴,甚至找曾是拳击手的父亲拼拳,对现实不满的主人公只能通过暴力宣泄心中的压抑和痛苦。行定勋作为岩井俊二曾经的副导演,在独立拍摄电影以后也一直致力于创作纯爱电影,这部电影并没有在深度上走得太远,影片最后以父子和解和情侣终成眷属告终,没能进一步深挖主人公内心更深刻的痛楚,仅仅提供了一个可供解读的对象。
在表现同样题材的电影中,朝鲜裔导演崔洋一的《血与骨》(2004)和梁英姬导演曾获得电影旬报奖的《家族的国度》(2012)似乎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左:《血与骨》;右:《家族的国度》
2018年日本政府通过了天皇退位的相关决议,明仁天皇成为明治维新立宪以来第一个在世退位的天皇,同时这也将意味着历经三十年的平成时代即将谢幕。相较于朝气蓬勃的昭和时代,平成时代的日本总是被形容成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日趋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日渐保守的社会氛围以及日益严重的阶级固化。在其邻国韩国和中国相继崛起的时候,日本却像一位老者蹒跚前行。昭和时代经济高速发展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都在平成时期慢慢消化。昭和时代激情岁月退潮以后,留给平成时代的日本的是一个隐忍的、低欲望的、看起来毫无生气的氛围。平成时代的青少年以及青少年文化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以“叛逆”为主色调,而是以“治愈”和“丧”这对反语所构成的话语体系。实际上,这两组反语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也可以看作是“两生花”般的结构,两者都共享着相同的电影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共同作用于19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形成巨大的精神空洞。
但无论如何都不容忽视的是日本仍是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电影领域它也仍是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的佼佼者。平成时代并非一成不变的沉寂状态,就像平成天皇敢于打破千年来的皇室传统一样,循序渐进的改良替代了过去狂飙突进的变革。日本也正在逐渐改变过去封闭的内卷化模式,在全球保守思想逐渐风行的当下,日本选择张开双臂拥抱更多来到日本的外国人,也开始出现了反映外来年轻人在日本生活的影片。
2017年获得《电影旬报》奖的影片《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当中,就展示了菲律宾年轻劳工的形象。或许有了这样的先例,在即将到来的新纪元当中,那些“专门拍摄给日本人看的,只说日语的电影”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元化的题材,例如涉及种族和LGBT等话题的影片。
在电影技术方面,凭借着日本发达的游戏和动漫产业,或许日本电影将在交互性和VR领域引起一次真正的技术和美学的变革。而这些正是由1990年代以来的这一代年轻人所全权掌控的领域,在流行文化之余,或许那些被称为“平成废宅”的一代年轻人将为电影乃至艺术领域制造出一场真正的美学革命。他们将用事实向那些曾把他们当作失败的“宽松世代”的长辈们证明自己。
(本文摘自《日本青春电影物语》,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略有编辑,以原文为准)图片来源于豆瓣
《日本青春电影物语》
张愉 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