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为什么退出演艺圈(从翟天临到仝卓)
翟天临为什么退出演艺圈(从翟天临到仝卓)虽然最终把自己变成应届生的仝卓仍旧没能被军艺录取,但拥有报考资格这一项权利,对于不能报考的学生来说,已经是极大的不公平了。仝卓言论一出,不少网友犀利地指出这一行为涉嫌“高考舞弊”,高考舞弊的严重性有多大?不用多说了吧。这里给没有往届与应届概念的网友简单解释一下,正常情况下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学生被称为应届生,复读生则称为往届生或历届生。在高考面前,应届生与往届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不少高校或专业有“只招应届生”的限制,比如仝卓曾经向往的军艺,在当年便是只招应届生。为了再次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已经成为复读生的仝卓在直播中表述他用了“XX(方法)”把自己由“往届生变成了应届生”。
现在的明星越来越“实在”了,以前人品是狗仔爆、恶行是观众挖,但当下的娱乐圈却流行“铁锅炖自己”,而且一个比一个炖的香。
感叹着论文很秃头、炫耀着“高上大”博士身份的翟天临,用一句“知网是什么”把自己从娱乐圈炖到学术圈,“皮开肉绽”后至今也没能正常复出。
拥有梅溪湖滤镜的实力派歌手仝卓,一边安慰着为高考忧心的粉丝,一边泰然自若地说出自己当年为考心仪的学校在第二次高考时将“往届生改成应届生”的经历。
一时间,全网哗然。
这里给没有往届与应届概念的网友简单解释一下,正常情况下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学生被称为应届生,复读生则称为往届生或历届生。
在高考面前,应届生与往届生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有不少高校或专业有“只招应届生”的限制,比如仝卓曾经向往的军艺,在当年便是只招应届生。
为了再次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已经成为复读生的仝卓在直播中表述他用了“XX(方法)”把自己由“往届生变成了应届生”。
仝卓言论一出,不少网友犀利地指出这一行为涉嫌“高考舞弊”,高考舞弊的严重性有多大?不用多说了吧。
虽然最终把自己变成应届生的仝卓仍旧没能被军艺录取,但拥有报考资格这一项权利,对于不能报考的学生来说,已经是极大的不公平了。
显然,仝卓比翟天临的学术问题还要严重许多,因为他涉及到了目前社会中相对算是最公平的一个竞争制度——高考,这是影响全体中国人利益的制度。
改往届为应届,则是对这个制度公平性的挑战,在教育部门介入调查、母校中戏速核实报备的情况下,仝卓本人也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下,于29日晚间正式道歉。#教育部调查仝卓改往届生身份#
他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手写道歉信,表示将向母亲申请撤销学历,接下来也将闭门思过,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仝卓道歉#
多米诺骨牌一块被掀接下来的坍塌不过是瞬间光景,仝卓愿意以放弃正常途径取得的中戏学历以及经营多年的事业来道歉,看起来还是有诚意的。
但引发这场风波的他,其实也只有回家去唱“凉凉”这一条路了。
这种把自己从娱乐圈冉冉升起的新星“炖”成劣迹艺人的操作,不知道该让人表扬他“自我牺牲”为人民谋公平的精神,还是该感叹此人清奇的智商。
此时,相信看客们也都有一个灵魂疑问:为什么铁锅炖自己的明星越来越多了?
从“不知知网”翟天临到“往届生改应届生”的仝卓,已经有两位明星一句话将自己锤死,完全不给没有留下转圜余地。
而涉及问题较轻的“自曝”明星,更此起彼伏的涌现。
曾经在采访中营销“父母安排事业单位工作”的郑云龙,疑似锤了自己“走后门”。
真人秀综艺里大方说出“文物断了可以修”的袁珊珊,给自己的她口碑褪了一层皮。
似乎,“铁锅炖自己”才是娱乐圈的主流导向,有点劣迹或素质问题的艺人,都控制不住那颗自曝的心,而这种现象,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多。
因为这是明星光环逐渐被打破后的必然产物。
少了一层朦胧的纱,明星们越来越“真实”了想要弄清为什么当下明星热衷“铁锅炖自己”,先要看一看为何老牌明星里此类现象为何极少发生,便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从根源上来看,年轻一代在业务、敬业精神、自我修养上不若前辈们有榜样姿态,这是老牌明星少出错的根本,但同时,老牌明星也有着朦胧滤镜加持。
曾经,普通人与明星之间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影视作品、海报、报刊杂志是观众了解明星的主要途径,这些显然只能让观众看到明星包装后的模样。
正如费玉清、邓丽君时代,歌手们在舞台上的什么时候跺脚、什么时候回眸,都是经过台下无数次的演练,只为将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后续,娱乐产业逐渐发展起来,有了狗仔追踪的花边新闻更加有料,《鲁豫有约》等访谈节目的走红更深入到明星的自我剖析,观众与明星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
然而,无论是狗仔追踪还是综艺访谈,最终呈现的都是冰山一角,明星之于观众来说,仍旧隔着一层纱,有着距离产生的美,他们的缺点也被距离淡化。
但到了当下,社交平台的便利以及真人秀、直播产业的井喷式发展,让明星与观众之间的那层纱被扯开,观众能接触到更明星真实的一面。
于是,没有经过公司包装过滤、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推敲的言行便在不经意间呈现到了观众面前,才有了翟天临等人无意中的自锤。
“铁锅炖自己”肯定不是这些明星的本意,但架不住亲身上阵放松后不经大脑的“真实”与缺点流露,未来随着直播与真人秀的持续发展,这种现象显然会越来越多。
“特权”,已经让明星有了“何不食肉糜”的局限除了接触距离贴近后控制不住的“真实”,大量明星因为言行遭遇口碑滑铁卢,在七话看来,与他们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以及享有的特权息息相关。
以仝卓和翟天临为例,两人犯的错性质不同,但之所以会曝光在镜头前,一定程度上是因他们有一个共性: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是不对的,更理解不了其中的严重性。
仝卓在直播里大方说出“往届改应届”,可见他并不将这种“特权”行为视作违规、违法,只是将它当成了一种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甚至是炫耀工具。
客观来说,倒退回到网络不发达的年代,生活里将“特权”当成炫耀的案例并不少,但碍于人微言轻,很多人只能默默忍耐。
然而,大众维权意识已经逐渐觉醒,对制度公平性的捍卫意识也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越来越浓郁,把“特权”当成炫耀工具,只会人人喊打。
然,在明星越红越拥有特殊待遇的娱乐圈,这种打倒“特权”的正确价值观觉醒,似乎要来得更迟一些,他们还处在安心享受“特权”的阶段。
所以有了仝卓毫未意识到严重性的自曝,可能在他最初被抨击时心中还觉得委屈:改了一下学籍怎么了?你们想操作也可以想办法达成啊。
翟天临的“不知知网”同样是个中典范,若翟天临以正常博士生的身份进行论文查重,他会犯“不知知网”的低级问题吗?显然不会。
那他又为何没有经历普通博士生头秃的查重过程呢?除了明星这个身份享受的“特权”外很难有其他解释了,走绿色通道的人,是永远不会理解人挤人前行的艰辛。
随着娱乐市场的扩大与消费能力的提高,影视行业优先于其他行业率先享受了社会红利,享受到红利的明星们有些担起了榜样责任,有些却逐渐漂浮。
一些享受“特权”待遇的明星失去了对规则、制度、公平的敬畏,才会不断出现“铁锅炖自己”而不自知的情况,总能用最低级的错误揭露最惊人的问题。
这种现象,可悲,却也有两面性,至少,大众不会轻易宽恕“铁锅炖自已”的明星们,将他们当成典型案例,也能点醒那些仍旧不敬畏公平、试图享有特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