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李焕英片酬捐出去了吗(拍一部电影能挣多少钱)
贾玲李焕英片酬捐出去了吗(拍一部电影能挣多少钱)正常情况下,一部电影会有十个左右出品方,多的话甚至有三四十个,所以你算算,每一个最终能分多少钱?如果按100块的票房来算,每个出品方平均下来也就两三块钱。这么算来,电影行业其实大家赚的也是些辛苦钱。假设,我自己费劲吧啦拍了一部电影并且还在影院上映了,拿到100元的总票房。那这100元该怎么分呢?首先,100元里国家电影局要抽走8块3的税费,这部分直接从票仓里划走,反正大家只需知道,你每买一张电影票,其实都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8.3%的税。然后,缴税后的总票房剩下91块7,这91块7就是留给各利益方的可分账票房。按照电影业的行规,电影院和院线要拿走其中的57%,也就是大概52块3,分完后,就还剩下39块4按照行规,电影发行方一般要再从中再拿走5%~15%,也就是4块6~13块8。把上面这些都扣除掉,最后还剩大概25块~35块的样子,这部分钱才是真正能落到出品方口袋里的钱,这里所说的出品方,就是
完整版视频见西瓜视频
2021年的春节档实在太火爆了,堪称“史上最强”!据统计,截止到2月25日,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110亿元,远超往年同档期的票房数据。另外,今年的春节档也创造了很多影坛奇迹:正月初一的总票房超过17亿,一举刷新了全球单日票房纪录;再比如,今年春节档的最大黑马贾玲,仅凭一部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就拿下了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的桂冠。于是大家都在猜想,贾玲通过这部电影应该赚疯了吧?事实可能出乎大家意料,今天我们用《你好李焕英》为例,好好讲讲电影票房分账背后的逻辑。
大家好,欢迎来到深简商业。我们节目的宗旨是“让天下没有难懂的生意”,又是新一期,依然期待大家点个关注,不要吝啬你的转赞评,也期待你的观点,评论区一起交流起来。
《你好李焕英》票房炸裂,贾玲这次到底能分多少钱?上一次市场上出现类似的疑问是在2017年《战狼2》票房大卖的时候,据说票房56亿吴京一个人就赚了10多个亿。这次贾玲和吴京的情况类似,也是自导自演,也是票房黑马。但意外的是,据权威机构预测,这次贾玲赚到的钱可能只有1亿元左右,远不及吴京的份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里面涉及到电影发行和票房分账的很多知识,我们深入简出地带大家了解一下电影背后的利益分配逻辑,顺便也来扒一扒谁才是《你好,李焕英》背后最大的赢家。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电影行业的分账规则。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做了一张图。
电影票房分账规则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票房分账的有四大集团:分别是国家电影局、电影院、发行方和出品方,按照以往的市场行情,这四大集团各自能拿到的分成比例大概也如图所示。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图还不够直观,那我就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给大家捋一捋。
假设,我自己费劲吧啦拍了一部电影并且还在影院上映了,拿到100元的总票房。那这100元该怎么分呢?首先,100元里国家电影局要抽走8块3的税费,这部分直接从票仓里划走,反正大家只需知道,你每买一张电影票,其实都已经自动给国家交了8.3%的税。然后,缴税后的总票房剩下91块7,这91块7就是留给各利益方的可分账票房。按照电影业的行规,电影院和院线要拿走其中的57%,也就是大概52块3,分完后,就还剩下39块4按照行规,电影发行方一般要再从中再拿走5%~15%,也就是4块6~13块8。把上面这些都扣除掉,最后还剩大概25块~35块的样子,这部分钱才是真正能落到出品方口袋里的钱,这里所说的出品方,就是指导演和投资方这些辛辛苦苦把电影搞出来的人。
正常情况下,一部电影会有十个左右出品方,多的话甚至有三四十个,所以你算算,每一个最终能分多少钱?如果按100块的票房来算,每个出品方平均下来也就两三块钱。这么算来,电影行业其实大家赚的也是些辛苦钱。
假如这次《李焕英》的票房是50亿元,那按上面的这套计算逻辑,最终出品方们能拿到的钱大概是13亿~18亿。这部分钱怎么分呢?我们来看看《李焕英》的出品方都有哪些公司。
猫眼娱乐公开信息
据官方资料显示,《你好,李焕英》共有7个出品方、19个联合出品方。这26个出品方中,北京文化投资占股比例最高,其次是儒意文化和猫眼娱乐,贾玲自己的公司叫“大碗娱乐”,排在第六位,也就是7大主出品方中的倒数第二,比较靠后。
当时吴京拍《战狼2》时,自己旗下的登峰国际是绝对的第一出品方,持有电影的大部分股份,所以最终分钱的时候,才能分到十几亿。当时吴京在采访中就说了,“这些年被资本绑架的电影全死了。所以我不能被资本’强奸’,我要睡了资本。”所以在《战狼2》的拍摄和发行中,吴京一直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当然,这些主动权是拿钱砸来的,据说当时吴京为了拍《战狼2》,把自己家的别墅都拿去抵押了8000万,最后才勉强撑下来,后来这个故事还成为一段佳话。
说回《李焕英》,这次官方并没有对外公布7大出品方的占股比例,所以各家具体能分多少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前几天,《李焕英》的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对外公布了自己的盈利情况。因为北京文化是上市公司,一旦股价有波动,就必须向股民说明情况。当时北京文化的公告是这样写的:该影片已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 15 亿 元。截至 2021 年 2 月 17 日 24 时,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 6000 万元-6500 万元。
北京京西文化公告
这个公告一出,立马让行业大跌眼镜,因为按照惯例,北京文化作为《李焕英》的第一出品方,理应是最大受益者,怎么说也能赚个4、5亿吧,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离预料的差这么多。这个公告上的收入金额来算,即使《李焕英》的票房达到50亿,北京文化的赚到的钱也仅仅只有1亿左右。
这是为什么?问题就出在“保底发行”上,按北京文化的公告来看,《李焕英》在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经委托第三方进行了15亿元的保底,也就是说,保底方预先支付了15亿元的票房收入,保证出品方和投资方稳赚不赔,但如果票房超出15亿,则收入大头就要被保底方拿走,相应的,贾玲这些出品方的收益则会大幅下降,这次第一出品方北京文化只赚到了1个亿,那贾玲的“大碗娱乐”作为第六出品方,肯定连1亿都拿不到。
所以仅从资本层面来看,《李焕英》这场盛宴中,真正的赢家并非贾玲,而是参与保底的那家公司。深简商业通过深扒发现,这次的大赢家保底方其实是视频前面提到的儒意文化,也就是电影的第二大出品方,但是儒意文化也不是这次保底的真正金主,背后还有更大的大佬,是一家叫恒腾网络的公司,可能大部分人之前并没听说过恒腾网络,但其实这家公司的来头可大着呢,我说两个名字大家肯定就能理解了:恒大和腾讯,恒腾其实就是取的恒大的“恒”和腾讯的“腾”,目前这几公司恒大持股60.48%,腾讯持股22%。
这次“李焕英”的票房大爆后,恒腾网络股价连续飙升,两日累计暴涨超58%,目前总市值高达1200多亿港元,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这家公司打底是干啥的,咋就千亿市值了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干啥的,我在网上找了一番,发现它旗下除了儒意文化,还有一家叫做南瓜电影的公司,说是要对标美国最大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据恒大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月底,南瓜电影的累计注册会员数已经超过3600万,对于这个数字,emmm...我只能说,可信度存疑,深简商业之后也会持续关注恒腾网络和南瓜电影的发展,看看这家千亿公司到底有没有干货。
我们再接着聊聊贾玲,有人问,贾玲拍了一部50亿的电影,最终才赚了不到一个亿,是不是亏大了?其实如果我们只关心贾玲在这一部电影里赚到的钱,那未免格局就太小了点。
从演艺事业上看,《李焕英》帮助贾玲奠定了中国喜剧电影一姐的地位。我们就拿吴京举例,吴京在拍完《战狼2》之后,一举成为中国电影最具票房保证的头牌明星,任何电影只要有他出演,都必将是热门电影,所以在《战狼2》之后,有无数的电影公司追着吴京,甚至可以说捧着大把钱,随时准备给吴京。所以,《李焕英》的巨大成功,不仅仅是让贾玲赢得了当下,更是赢得了未来。因为从此以后电影市场就会对贾玲有很强的信心,她之后的电影都不会再愁投资,下一步电影拍摄时,贾玲就可以像吴京一样给资本强硬喊话。
从个人价值上看,《李焕英》是贾玲最想讲好的一个故事,从编剧到导演到主演,从小品到电影,是充满了个人色彩的,且不说贾玲第二部电影会不会依然火爆,至少这次来看,这部电影是贾玲和他的母亲一次正式的告别,贾玲以后再聊母亲,不会再是遗憾和悲伤了,李焕英也在她的努力下,真的成了全国最知名的母亲,想必这是最好的告慰。
至于贾玲的第二部导演作品,我们一起期待着吧。
参考资料:
谁在分食春节档百亿票房? | 财经杂志
<你好,李焕英>最大赢家,还有更大的野心 | 燃财经
拍一部电影能挣多少钱? | 挖数
恒大和腾讯旗下的恒腾网络市值暴涨480亿 | 中国基金报
知乎作者:不写影评梁鹏飞
北京文化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