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揭露女性困境的电影(今年最死硬的女性电影)
一部揭露女性困境的电影(今年最死硬的女性电影)《柔情史》围绕一对胡同中的母女展开。女儿靠写作为生,偶然得了一笔稿费之后在胡同里租了一套房子。父亲去世,母亲和家中的老人住不习惯,于是搬去和女儿住在一起。两人开始了相互折磨,又相互依赖的生活。这邪恶,竟是亲情体现出的。二者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展现东方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极强的操控欲,以及以牺牲自我为美德并绑架子女的人生。《柔情史》虽名为柔情,表达出的感情却一点都不柔情。导演杨明明称《柔情史》是一部电影,也是一份病例,深刻、理性地剖析个体行为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平庸生活中的邪恶。
《柔情史》,导演杨明明的处女长片。
获得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提名,第20届首尔国际女性影展最佳导演奖,香港国际电影节、西雅图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均有斩获。
如今《柔情史》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被影评人称为“今年最死硬的女性电影”。
在《柔情史》的观影过程中,我频频联想到前段时间看到的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二者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展现东方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极强的操控欲,以及以牺牲自我为美德并绑架子女的人生。
《柔情史》虽名为柔情,表达出的感情却一点都不柔情。
导演杨明明称《柔情史》是一部电影,也是一份病例,深刻、理性地剖析个体行为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平庸生活中的邪恶。
这邪恶,竟是亲情体现出的。
《柔情史》围绕一对胡同中的母女展开。女儿靠写作为生,偶然得了一笔稿费之后在胡同里租了一套房子。父亲去世,母亲和家中的老人住不习惯,于是搬去和女儿住在一起。两人开始了相互折磨,又相互依赖的生活。
电影分为三个章节——奶、羊蝎子、瓜,以母女之间吃东西的片段串联起电影的情节。
豆瓣上有一个知名的小组,名叫“父母皆祸害”,《柔情史》就是将这小组的内容活生生地展现了出来。
母女住在一起之后,操控欲极强的母亲开始想要管束女儿的一切——
吃饭时怎么吃,走路不许歪着头,找男人要怎么找,洗碗应该怎么洗,母亲事无巨细可以从任何角度、找任何时机对女儿进行一番批判。
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指责女儿家务做的不好。
女儿反击,“你从来不等我做好,在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否定我,你就是不愿意给我机会。”
这时候母亲驴头不对马嘴地说了一句,像我这个年纪还能活多久呢,没准哪天就倒在大街上了。你这样顶撞你的母亲,绝对不会有好运的。
两个人互相攻击,却完全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母亲因为有“母亲”这个身份的加持,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不讲道理。因为是母亲,你就必须尊重,这是很多家庭中存在的可以说非常专制的现状。当然换成父亲也同理。
母亲还有一个武器,那便是“要不是我们那个年代,我一定会比你做的更好。”
这样的假设,完全没有任何绝对的逻辑可言。但母亲就是喜欢用这一句话来压制女儿。
我不行,是因为我身处的时代不行。而你不行,就是你不够努力。
被控制的女儿当然有反击的时候,当看似顺从的女儿拿起言语的武器来伤害母亲时,母亲反而更容易被击垮。
当这个时候,母亲大哭,女儿离家。
神奇又悲哀的是,母女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再次连接在一起,之前的架,就像没有吵过一样。
说好听了,这是血缘纽带亲情羁绊,说不好听了,其实母女之间相互折磨的关系早已病态,他们通过压榨对方来寻找价值,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早就已经边缘化了。
《柔情史》中的母女关系尖锐又扭曲,观影过程中有人在笑,可一想到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这样的亲情关系,我便怎么都笑不出来。
即使没有如此这般夸张,你也一定会从影片的只言片语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值得所有家长反思的问题。
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太美的东西不真实。
或许这也是导演一直遵循的道理,于是在《柔情史》中,充斥着大量人物面部的大特写——
皱纹、眼袋、黑眼圈。喝奶的母亲嘴角流下白色的液体,聊着男人的女儿吮吸着鸭舌。
画面的直接和粗糙,很容易让观众产生生理不适,甚至有人提出了导演是对审丑的执着。
不过杨明明觉得,这并不是审丑,而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
肩负编剧、导演、主演的杨明明不管复原生活状态,片中母女关系的源头也是基于她和母亲之间的生活,以及参考了身边的母女关系之后,她发现大家都差不多。
杨明明导演认为,在中国,很多母亲在一定程度上,根本就没有做好称为母亲的准备。这样的关系很容易侵犯孩子,人的独立意识很少。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中国的孩子是没有人权的。
父母也常说,无论什么时候你在我们眼里都是孩子。这话一方面听是温情,另一方面,也有一种不可置否的笃定,无论如何你都得听我们的。
电影的最后,母女在公交站的灯牌前合影自拍,似乎是一幅美好的画面。
但就像电影中所说,太美的东西都不真实。
眼前的和解注定是短暂的,只知道一味索取的母亲只有女儿拿回来钱的时候,才是她最爱女儿的时候。而这样母亲教育出的女儿也根本学不会爱人。
《柔情史》无论从画面、立意、还是情感表达上都非常尖锐生猛,就像一把手术刀,把最残忍的现实剖开给你看。
我们当然需要像《四个春天》那样温暖人心的父母,同时华语电影也要有这样死硬的作品,在观众的心上来一次钝击。
(版权归橘子娱乐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